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2236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62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常考题型提升训练”装置图“式探究实验选择专练1. 某同学用以下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若MnO2过量,则浓盐酸可全部消耗完B. 图:证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和漂白性C. 图:产生了棕黄色的雾D. 图:日光照射烧瓶中的饱和氯水会有气泡产生,这是由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溶解度下降而逸出2. 下列实验对应描述及结论正确的是 A. 上下移动图左侧量气管,两侧液面保持等高,证明气密性良好B. 图可以防止倒吸,能用作某些反应的安全瓶C. 图可以用来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D. 量取10.00mL液体时,起始时平视读数,终点时如图所示读数,量取液体体积偏小3. 下图是

2、实验室制备K2FeO4的实验装置图,其中甲为制氯气的装置。(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具有强氧化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中所用试剂为饱和食盐水B. 丙和丁中均会发生反应:Cl2+2OH-=Cl+ClO+H2OC. 丙中产生紫色固体,说明碱性条件下,Cl2氧化性强于K2FeO4D. 若取反应后丙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Cl2,则证明了K2FeO4具有氧化性4. 实验是化学研究的基础,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装置中液体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B. 装置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C. 装置可用于制取蒸馏水D. 装置中液体蒸干后停止加热5. 下列装置

3、、操作及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探究NaHCO3的热稳定性B. 图2证明铁生锈的条件与空气有关C. 图3溶液上层无色,下层紫红色D. 图4定量测定H2O2的分解速率6.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B. 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胆矾C.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NH3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关于高中课本中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为铁与水蒸气反应,湿棉花可以为反应提供原料B. 图2为实验室制氨气,干棉花可以吸收多余的氨气以免污染环境C. 图3为实验室制乙酸乙酯,

4、m试管中物质只有乙醇、浓硫酸和乙酸D. 图4为沉淀溶解转化实验,不能用来说明Ksp(AgCl)Ksp(AgI)Ksp(Ag2S)8.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NH3B. 用图2所示装置可除去中NO2中的NOC. 用图3所示装置可分离CH3COOC2H5和饱和碳酸钠溶液D. 用图4装置制备Fe(OH)2并能较长时间观察其颜色9. 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的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B. 用图所示装置验证镁和盐酸反应的热效应C. 用图所示装置验证HCl气体易溶于水D. 用图所示装置检

5、验NH4Cl分解产生的气体10. 用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图装置可证明以(煤油)(钠)Cu2+ 氧化性:Br2I2 Ksp:AgClAgBrAgI 非金属性: CSi A. AB. BC. CD. D18. 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 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 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 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 NO.下列对该实验相关描述错误的是()A. 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B. 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不含NOC.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

6、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D. 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19.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甲所示装置可分别制取和收集少量CO2、NO和O2B. 用图乙装置蒸干FeCl3饱和溶液制备FeCl3晶体C. 用图丙装置制备氢氧化亚铁可保存较长时间D. 用图丁装置证明酸性:CH3COOHH2CO3硅酸20. 某同学欲利用图装置制取能较长时间存在的Fe(OH)2,其中实验所用溶液现配现用且蒸馏水先加热煮沸。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X可以是稀硫酸或稀硝酸或稀盐酸B. 实验开始时应先关闭止水夹a、打开b,再向烧瓶中加入X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在

7、烧瓶中观察到白色沉淀D. 反应结束后若关闭b及分液漏斗活塞,则Fe(OH)2可较长时间存在21.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设计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少量H2B. 用图2所示装置分离K2CO3溶液和苯的混合物C. 用图3所示装置验证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D. 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蒸干AlCl3溶液制取无水AlCl322. 下列装置图中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图可用于中和热的测定B. 图可验证FeCl3对H2O2分解反应有催化作用C. 图可用于探究铁作负极的原电池原理D. 图可用于验证酸性:H2SO4H2CO3HClO23. 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

8、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ABCD装置图现象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快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试管中先出现淡黄色固体,后出现黄色固体试管中液体变浑浊结论催化活性:Fe3+Cu2+氧化性:Br2I2Ksp:AgClAgBrAgI非金属性:CSiA. AB. BC. CD. D24. 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观察到相应现象并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浓盐酸 石灰石 NaAlO2溶液 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先出现沉淀后消失 氢氧化铝溶于碳酸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乙中蔗糖变黑色、丙中溴水褪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

9、SO3 Ba(NO3)2溶液 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乙中有无色气泡,丙中出现白色沉淀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A. AB. BC. CD. D25.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装置:构成锌铜原电池B. 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C. 装置: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D. 装置:由实验现象推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C6H5OH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以及实验室制法,注意氯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氯气、氯水的性质的异同,题目难度不大。【

10、解答】A.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随着反应进行,浓度减小到一定程度,不再与二氧化锰继续反应,所以盐酸不能全部消耗,故A错误;B.图中氯水中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滴入石蕊试液遇到石蕊变红证明酸性,但次氯酸存在溶液最后会褪色,即证明氯水的酸性,故B正确;C.图中: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故C错误;D.氯水中含HClO,光照时HClO分解生成氧气和HCl,则气泡主要为分解生成的氧气,结论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实验基础题,考生在平时应多积累与实验相关的仪器操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解答】A.上下移动图左侧量气管,两侧液面保持等高,说明

11、漏气(连通器原理),故A错误;B.图里面有液体,当通入气体时当瓶内压力过大时会导致瓶内的液体被压入其它装置内,故不能用作某些反应的安全瓶,故B错误;C.图收集气体的小试管密封,里面的气体无法排出,无法收集气体,去掉塞子,用水或稀硫酸浸湿的棉花球堵住管口即可收集,故 C错误;D.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起始平视读数,终了时如图所示仰视读数,读数位置低于液面,由于滴定管的最小刻度在上面,最大刻度在下面,所以量取液体的体积小于读数,即偏小,故D正确;故选D。3.【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制备原理、实验装置的作用、物质的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由图可知,甲中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发生2MnO4+10Cl+16H+=5Cl2+2Mn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