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2118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电器实验指导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蓄电池结构认识及检测实验一、蓄电池的充电无论是启用新的蓄电池和修复的蓄电池,还是装在车上使用的蓄电池以及存放的蓄电池都须对其进行充电,这对蓄电池的寿命有很大影响。1、充电方法蓄电池的常规充电方法有定电流充电和定电压充电两种,非常规充电有脉冲快速充电。(1)定电流充电: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使其充电电流保持恒定不变,随着蓄电池电动势的逐渐提高,逐步增加充电电压的方法叫定电流充电。当充到蓄电池单格电压上升至2.4V(电解液开始冒气泡)时,再将充电电流减小一半后保持恒定,直到蓄电池完全充足。一般使用充电机,在充电工作间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常采用这种定电流充电法。因为它有较大适用性,可任意选择和

2、调整电流,适应各种不同条件(新蓄电池的初充电,使用中的电池补充充电以及去硫充电等)下的蓄电池充电,其主要特点是充电时间长。(2)定电压充电:在充电过程中,加在蓄电池两端的充电电压保持恒定不变的充电方法,称为定电压充电。汽车上的发电机对蓄电池的充电即为定电压充电。其特点是充电开始,充电电流很大,随着蓄电池电动势的不断增高,充电电流逐渐减小。充电终了,充电电流将自动减小至零,因而不需要人照管。同时由于定电压法充电速度快,45h内蓄电池就可获得本身容量的9095,比定电流充电时间的大大缩短。所以特别适合对具有不同容量的蓄电池进行充电。在定电压充电过程中,充电电压对充电的效果影响很大,如果充电电压合适

3、,蓄电池充足电后,充电电流可自动减小到0。如果充电电压低,蓄电池将永远也充不满电,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充电电压过高,在蓄电池充满电后还会继续充电,此时的充电即为过充电,过充电将会消耗电解液中的水份,也会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3)脉冲快速充电法 脉冲快速充电,亦为分段充电法。整个充电过程为:正脉冲充电、停充(25ms)、负脉冲(瞬间)放电或反充、再停充一再正脉冲充电。该充电方法显著的特点是充电速度快,即充电时间大大缩短。一次初充电只需5h左右,补充充电仅需lh左右。采用这种方法充电,还可以使蓄电池容量增加,使极板“去硫化”明显。但其缺点是充电速度快,析出的气体总量虽减少,可

4、其出气率高,对极板活性物质的冲刷力强,故易使活性物质脱落,因而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会有一定影响。2、充电种类2.9.2.1初充电:新蓄电池或修复后的蓄电池(更换极板)在使用之前的首次充电为初充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铅蓄电池外壳是已破裂,拧下加液口盖的螺塞,检察通气孔是否畅通。(2)按照不同季节和气温选择电解液密度,将选择好的温度低于35的电解液从加液孔处缓缓加人蓄电池内,液面要高出极板上沿15mm。(3)蓄电池加人电解液后,静止68h,让电解液充分浸渍极板。此时由于电解液渗透到极板内部,容器里的电解液减少,液面下降,应再加人电解液把液面调整到规定值。待电池内温度低于30时,将充电机的正

5、极接到蓄电池的正极,充电机的负极接到蓄电池的负极,准备充电。因为新蓄电池在贮存中可能有一部分极板硫化,充电时容易过热,所以初充电的电流选用的较小,充电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5,充电至电解液中有气泡析出,端电电达到2.4V。第二阶段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30。充电过程中,应经常测量电解液的密度和温度。充电初期密度会有降低情况,不需要调整它,但要随时以相同的电解液调正液面高度到规定值。如果充电时电解液的温度上升到40时,要将充电电流减半;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到45时,则应停止充电,采用水冷或风冷的办法实行人工降温,待冷至35以下时再继续充电。整个初充电大约

6、需60h,初充电过程中,如减少充电电流则应适当延长充电的时间。2.9.2.2 蓄电池的补充充电 蓄电池在使用中,如果发现起动机运转无力;灯光比平时暗淡,冬季放电超过25,夏季放电超过50,贮存不用已近一个月的蓄电池,都必须进行补充充电。另外,由于汽车上使用的蓄电池进行的是定电压充电,不一定能使蓄电池充足,为了有效防止硫化,最好每 23个月进行一次补充充电。补充充电具体步骤如下:(1)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清除蓄电池盖上的脏污,疏通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小孔,消除极桩和导线接头上的氧化物。(2)检查电解液的密度和液面高度,如果密度不符合规定要求,用蒸馏水或密度为1.4gcm3的稀硫酸调配,电解液液面应高

7、出极板上缘 15mm。(3)用高率放电计检查各单格电压的放电情况,要求蓄电池的各个单格电池读数(电压值)基本一致。(4)将蓄电池正极接充电机正极,蓄电池负极接充电机负极,补充充电也应按表2-5所示的充电规范进行,一共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蓄电池额定容量的110,充至单格电压为2.3V2.4V;第二阶段的充电电流约为容量的1/20,充至单格电压为2.52.7V,电解液达到规定值,并且在23h内基本不变,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电解液呈“沸腾”状态,此时表示电池电已充足,时间大约为15h。(5)将加液口盖拧紧,擦净蓄电池表面,便可使用。3、充电注意事项(图1)图1 充电注意事项(1)严格

8、遵守各种充电方法的充电规范。(2)充电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各单格电池的电压和密度变化,及时判断其充电程度和技术状况。(3)在充电过程中,密切注意电池的温度。(4)初充电时应连续进行,不能长时间间断。(5)配制和灌入电解液时,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器皿的使用规则。(6)充电时要经常备用冷水、10苏打溶液或 10的氨水溶液。(7)在极冷气候下加注蒸馏水时,蓄电池必须立即加以充电,直到电解液充分搅动,以防冻结。(8)充电室要安装通风装置,并要严禁有明火。(9)充电设备不应和蓄电池放置在同一工作间,充电时应先接牢电池线,停止充电时应先切断电源,严防火花发生。二、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查蓄电池技术状况的检测

9、包括: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蓄电池端电压的检测、电解液密度的测量及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查。图2 透明壳体液位检查1、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必须定期的检查电解液的高度,如有必要必须添加蒸馏水。蓄电池的壳体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在上面有正常液位范围标记(图2)。电解液的液位必须在该范围之内。在黑壳体的蓄电池中,电解液液体必须保持在隔板上10到15毫米(图3),即保持足够高以没过各电解槽中的极板。图3 黑壳体液位检查2、蓄电池端电压的检测 用高率放电计测量单格电池的端电压:高率放电计如图4所示,测量时按以下步骤进行:图4 高率放电计(1)放电叉的两触针紧压在蓄电池单格的正负极桩上。(2)测量5

10、s,观察放电计的电压,记录电压值。(3)分别测得6个单格的电压。此时蓄电池是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的端电压,各单格的端电压应在1.5V以上,且能稳定5s。如果各单格的电压低于1.5V,但5s内尚能稳定者则为放电过多应及时进行充电恢复。单格电压低于1.5V且5s内电压迅速下降,则表示有故障。某单格无电压指示,说明内部有短路、断路或严重硫化故障。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1)将万用表置直流 10V挡;(2)将万用表的正表笔接蓄电池单格的正极端,负表笔接负极端,如图5。图5 万用表测蓄电池电压(3)读出指示电压值,2V为正常值。(4)电压值低于1.7 V,表明蓄电池已放电,需进行保养充电。3、放电程

11、度的检查方法 (1)用密度计测量电解液密度测量前,先用温度计测量电解液的温度并做记录。测量时,用手捏住密度计上端的橡皮球,将其下端的吸管伸入单格蓄电池内的电解液中再松开,将电解液吸入玻璃管中使管中的浮子浮起,垂直拿起密度计,视线与浮子上的刻度平齐,图6 密度计即可测量该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用上述方法对蓄电池各单格的密度逐一进行测量并作相应记录,然后通过估算来判定放电程度如表1-1.电解液密度与放电程度的关系是密度每下降OO1g/cm3相当于蓄电池放电 6,当判定蓄电池在夏季放电超过50,冬季放电超过25时不宜再使用,应及时进行充电,否则会使蓄电池早期损坏。表1-1 蓄电池电解液密度测量记录电解

12、液温度单格项目123456密度测量值1.241.30平均值250C相对密度值平均放电率结论(2)利用蓄电池电量指示器观察内装式密度计(亦称蓄电池电量指示器,俗称电眼或魔眼),内部装有一颗能反光的绿色塑料小球,随其浮升的高度变化,从玻璃观察孔中可以看到代表不同状态的颜色。四、实训注意事项:1、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2、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的正负极柱,防止接反造成短路烧坏设备。3、使用仪器要轻拿轻放。4、测电解液密度注意防止电解液溅入眼睛。五、实验报告:将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及完整实验结果完整地记录下来,整理成实验报告。六、思考题: 1、怎样正确检查蓄电池的技术状况?实验二 发电机的拆装及充电线路连接

13、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交流发电机的拆装顺序,并且能够正确使用拆装工具;2根据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在拆装过程中熟悉交流发电机各零部件,并掌握其基本技术要求;3能清楚地说明各零部件在发电机工作时的作用;4掌握触点式调节器的常规检查和维护方法;5掌握集成电路式调节器技术状况的检查方法;6能够根据相关的标准对检测结果做出正确的结论。二、实验设备及用具:1.汽车电器专用台钳,汽车交流发电机(JF1321型或JF132N型)、电压调节器(FT61型双级触点式)、电流表、蓄电池、点火开关各1个;2.常用工具一套,万用表、试灯各一个,导线若干。三、实验步骤:(一)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不解体检测用万用表检测发电

14、机各接线端子间的电阻,应与规定相符。常见交流发电机各接线柱之间的阻值如表2-1所示。表2-1 常见交流发电机各接线柱间的电阻值发电机型号RFE()“B”与“E”之间的电阻()“B”与“F”之间的电阻()RBERBERBFRBFJF12、JF22、JF23、JF2519.5214050100050701000JF11、JF13、JF15、JF21564050100050601000一般12V发电机转子绕组电阻约为3.56,24V的约为1521。(二)交流发电机的分解与清洗交流发电机的分解与拆卸步骤如下(图2-1):1)拆下固定电刷组件和调节器总成的两个固定螺钉,取下电刷和调节器。2)分别用直径为

15、14mm、8mm的套筒扳手拆下输出端子(B+)和励磁绕组接线端子(D+)上的紧固螺母。3)拆下绝缘架固定螺钉,取下绝缘架。4)拆下防干扰电容器固定螺钉,拔下电容器引线插头,取下电容器5)拆下前、后端盖固定螺栓,分离前、后端盖,使定子与后端盖在一起。6)拆下整流器总成固定螺钉,从后端盖上取下整流器总成与定子。7)用3050W220V的电烙铁焊开走子绕组引线与整流二极管引出电极间的四个焊点,使定子总成与整流器总成分离。8)用布或棉纱蘸适量清洗剂擦洗转子绕组、定子绕组、电刷及其它机件。图2-1 交流发电机的分解与拆卸步骤(三)硅整流交流发电机的检修1转子检修1)转子绕组检修如图2-2所示,用万用表R1档检测两集电环之间电阻,应与标准相符。若阻值为“”,说明断路;若阻值过小,说明短路。图2-2 转子绕组检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