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206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8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以“气体制备”为纽带的综合实验【能力突破】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备并得到纯净的气体,装置a、b、c、d中依次选用的药品均正确的是()A. 制Cl2:浓盐酸、MnO2、饱和食盐水、浓硫酸B. 制CO2:稀盐酸、CaCO3,、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 制H2:稀硫酸、锌粒、浓硫酸、酸性KMnO4溶液D. 制SO2:浓硫酸、Cu片、饱和NaHSO3溶液、浓硫酸2. 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CaCl2B.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2、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红,说明NH3已经集满C. 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E点时喷泉最剧烈D. 工业上,若出现液氨泄漏,喷稀盐酸比喷洒NaHCO3溶液处理效果好3. 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浓硝酸可氧化NO;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A. 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B. 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的NO2D. 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干扰反应4. 已知饱和

3、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利用如下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NO2+NH4ClNaCl+N2+2H2OB. 、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H2SO4、碱石灰C. 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D. 实验结束,取中的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5. 由SO2催化氧化制取SO3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a可干燥并混合SO2和O2B. 装置b中流出的气体有SO2、SO3及O2C. 装置c中U形管内壁上有白色固体D. 装置d中有白色沉淀,说明通

4、入d的气体中含SO36. 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 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C. 测定总体积后,关闭K3,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并测出氧气体积D. 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7. 某同学用下列装置制备并检验Cl2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中:如果MnO2过量,浓盐酸就可全部消耗完B. 图中:生成蓝色的烟C. 图中:量筒中发生了加成反应D. 图中: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将硫酸溶液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结果有

5、Cl2生成8. 已知2FeSO4高温Fe2O3+SO2+SO3,某同学设计利用如下装置分别检验产物中的气体。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 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O4,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B. 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2,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C. 按照甲丙乙丁的连接顺序,可用装置丙检验分解产生的SO3D. 将装置丁中的试剂换为NaOH溶液能更好的避免污染环境9. 已知氨气可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下图中的装置(省略夹持装置及加热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实验时C中粉末逐渐变为红色,D中出现无色液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试管A中加入的试剂为N

6、H4Cl固体B. 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 装置B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碱石灰或无水氯化钙D. 装置D中液体可以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0. 通过测定混合气中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 Q气球中产生的气体主要成份O2、CO2C. 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 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球慢慢缩小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1. 甲烷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H4g+2

7、O2gCO2g+2H2OlH1=akJmol1 C2H2g+52O2g2CO2g+H2OlH2=bkJmol1 2H2g+O2g2H2OlH3=ckJmol1 则甲烷裂解生成C2H2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 (2)已知:CH4g+2H2SgCS2g+4H2g。向体积为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molCH4和0.2molH2S,不断升高温度,测得平衡时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该反应的H_(填“”或“”“=”或“”)v(逆)。 (3)甲烷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在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上意义重大。甲烷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如图所示。 过程中第二

8、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只有过程投料比nCH4nCO2=_,过程中催化剂组成才会保持不变。三、实验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12. 高纯镍常用作加成反应的催化剂,制取原理如下: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NiCO4.已知:CO+PdCl2+H2OCO2+Pd(黑色)+2HCl;NiCO4熔点25,沸点43,60以上与空气混合易爆炸;FeCO5熔点20,沸点103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装置C用于合成NiCO4(夹持装置略),最适宜选用的装置为_(填标号)(3)实验过程中,必须先观察到_(填实验现象)才加热C装置,原因是_(4)制得的NiCO4中常溶有FeC

9、O5等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填标号)A.分液 B.过滤C.蒸馏 D.蒸发浓缩、冷却结晶(5)利用“封管实验”原理也可冶炼高纯镍下图所示的石英玻璃封管中充有CO气体,则不纯的镍Ni粉应放置在封管的_温度区域端(填“323K”、“473K”)(6)实验中加入6.90gHCOOH,C装置质量减轻1.18g(设杂质不参加反应),E装置中盛有PdCl2溶液200mL,则Pd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_molL113. 三氯氧磷为无色透明液体,露于潮湿空气中易水解,广泛应用于农药、医药的生产。工业中常采用三氯化磷、氯气和水为原料制备三氯氧磷。实验室用下图装置模拟工业制备三氯氧磷,具体操作流程为将三氯化

10、磷加入B中,通入氯气,同时滴加水,用电热套加热至105109,使B内反应物汽化。混合物经冷凝器反复回流进入B中充分反应,直至产物色泽洁白、三氯化磷残存量在0.2%以下时,冷凝后导出三氯氧磷成品。已知:三氯氧磷熔点沸点密度(20)POCl31.25105.31.675gmL1请回答以下问题:(1)A装置中g的作用是_。_(2)上述制备三氯氧磷的化学方程式为_。_(3)某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存在缺陷,会有污染性气体排放,请你根据该同学观点完善上述装置_。(4)某化学实验小组想要测定粗产品三氯氧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步骤如下:.称取粗产品ng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再加酸调节至酸性并配

11、制成500mL溶液。.取上述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的AgNO3溶液50.00mL使Cl完全沉淀(此时磷元素没有形成沉淀)。.向其中加入5.0mL四氯化碳,充分混合,使沉淀表面被有机物覆盖。.加入指示剂,用0.2000molL1KSCN溶液滴定过量Ag+至终点,记录所用体积20.00mL。已知:Ksp(AgCl)=1.81010,Ksp(AgSCN)=1.21012。粗产品中含有副产物H3PO3(一种易溶于水的二元弱酸),步骤中H3PO3和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的化学式为_。_中所加指示剂最好是_(选填字母)。A.石蕊B.NH4Fe(SO4)2溶液C.K3F

12、e(CN)6溶液 D.甲基橙根据上述过程,测定氯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若省去第步,实验测定的结果将_(填“偏小”、“偏大”或“不变”)。14. 苯甲酰氯()是制备染料、香料、药品和树脂的重要中间体。以光气法制备苯甲酰氯的原理如图(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已知物质性质如下表: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酸 122.1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碳酰氯(COCl2) 118 8.2 较易溶于苯、甲苯等。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与氨很快反应,主要生成尿素CO(NH2)2和氯化铵等无毒物质 苯甲酰氯 1 197 溶于乙醚、氯仿和苯。遇水或乙醇逐渐分解,生成苯甲酸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氢 三氯甲烷(CHCl3) 63.5 63.1 不溶于水,溶于醇、苯。极易挥发,稳定性差,450以上发生热分解 I.制备碳酰氯反应原理:2CHCl3+O2=光2HCl+2COCl2(1)仪器M的名称是_。(2)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为_cd_。(3)试剂X是_(填名称)。(4)装置乙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5)装置戊中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II.制备苯甲酰氯(部分夹持装置省略)(6)碳酰氯也可以用浓氨水吸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7)若向三颈烧瓶中加入610g苯甲酸,先加热至140150,再通入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