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62061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试卷模拟试卷一: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实况详录法观察一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评价标准:评价项目1346710得分观察源起(10分)有观察问题,但是教育价值不大。Ss观察问题合理,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察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观察问题有价值。观察计划(10分)有观察计划,但是计划不完整,观察方法选择上有失妥当。观察计划较为完整,观察方法的选择较为恰当,但是匹配度不是很高。观察计划制定完整、观察方法选择恰当,能解决需观察的问题。观

2、察记录(20分)有一定的观察记录,但是格式有误、记录中有主观描述存在,不能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记录格式较正确、记录以客观描述为主,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记录格式正确、记录客观,能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反思(10分)有观察反思,但是反思脱离观察记录,较为随意,不能准确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反思能在一定程度上围绕记录进行恰当反思,能总结儿童的行为特点,有一定的教育建议。观察反思能够围绕观察记录进行恰当反思,能总结儿童的行为特点,教育建议合理。总分二、闭卷部分 50分(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3、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4、简述实施观察

3、的注意事项5、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参考答案:一、 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 什么是实况详录法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记录的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本身,或被观察者与它人互动时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被观察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场所等。 在实况详录法进行的过程中,观察者忠实地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以此进行客观的、毫无主观

4、推测的记录。 2、 什么是时间取样法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这种时间间隔有两种,一种是规律性间隔,另一种是随机性间隔。时间取样法与描述性观察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必详尽地描述、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只需在预先规定的时间段里,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3、 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列出目标行为;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完善观察记录表格。4、简述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避免引起观察对象的注意;不干预观察对象的活动;根据观察情况及时调整观察计划;保证足够

5、的观察次数或时间;客观的进行记录;及时整理观察记录。5、 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在开展正式观察前,需要对观察者进行适当的培训;在观察方案设计时,需尽量提供具体的、明确的观察行为的操作定义;在观察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观察者的年龄及注意时间,合理安排观察任务。(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察常常是因为好奇而引起的,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而且由于日常观察是随意发生的,所以也没有计划,因此可能只注意到了现象或行为的某个方面,或某些片断,而错过了另一些互有联系的现象、行为或片断;或者所观察到的事实只是偶发事件

6、或是在特殊背景下的行为,不能代表被观察者的典型状况。尽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我们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现象和信息,丰富我们的经验储备,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并不能说明问题。因此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是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严格记录,有一定控制的观察。有目的:对某次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获取的资料,由预先明确的决定,并对所要观察的问题或变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观察目的明确,不仅要明确提出问题,而且要求详细规定所要观察的具体行为。计划性: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计划、安排和准备。这些计划安排可以是观察的效率和质

7、量大大提高,并增强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严格的记录:记录时,应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这些欣慰的主观揭示与评价严格地区分开来。在正式的观察研究中,一般要求预先制定好系统的记录表格和详细的行为分类规则及符号系统,以便在观察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记录所要研究的行为,并使得多个观察着同时观察时,可以有统一的记录标准与方式。有一定的控制:区别于随意的观察。观察过程与观察的目的相符,能针对目的进行观察,确保观察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性。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主要观点: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

8、习惯是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强调练习的作用;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适用范围:解释儿童新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举例:观察者发现蒙蒙在娃娃家有撕拉玩偶的现象,通过对其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他在看动画片中接触到了一些暴力行为;蒙蒙在看动画片中学到了不良行为。启示:略。模拟试卷二: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轶事记录法观察一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评价标准:评价项目1346710得分观

9、察源起(10分)有观察问题,但是教育价值不大。Ss观察问题合理,有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察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观察问题有价值。观察计划(10分)有观察计划,但是计划不完整,观察方法选择上有失妥当。观察计划较为完整,观察方法的选择较为恰当,但是匹配度不是很高。观察计划制定完整、观察方法选择恰当,能解决需观察的问题。观察记录(20分)有一定的观察记录,但是格式有误、记录中有主观描述存在,不能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记录格式较正确、记录以客观描述为主,能一定程度上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记录格式正确、记录客观,能反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反思(10分)有观察反思,但是反思脱离观察记录,较为随意,不能准确反

10、映儿童的行为特点。观察反思能在一定程度上围绕记录进行恰当反思,能总结儿童的行为特点,有一定的教育建议。观察反思能够围绕观察记录进行恰当反思,能总结儿童的行为特点,教育建议合理。总分二、闭卷部分 50分(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1、 什么是轶事记录法2、 什么是事件取样法3、 简述如何在儿童行为观察中维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与安全。4、 简述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前的准备步骤。5、 简述什么是观察信度及其两种常用信度。(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1、论述观察学前儿童行为的原因和功能。2、论述成熟势力学说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11、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什么是轶事记录法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学前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通过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的报告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等重要的细节都讲清楚了。至于无关细节则完全省略。2、 什么是事件取样法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事件取样法是在自然情景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当行为出现后立即将行为记录下来,也可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终止与结果等内容。3、简述如何在儿童行为观察中

12、维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与安全。1)观察前,需要征得孩子的监护人的同意;2) 观察者的姓名不能出现在观察报告中;3) 做观察笔记时注意保密;4) 完成的观察记录要注意保存;5) 避免和任何人讨论所观察到的一切;6)避免根据孩子们的观察结果给孩子贴上标签。4、简述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前的准备步骤。设计并印制记录表格;安排观察预备期;培训观察人员;实地检查观察场地及周边环境;准备好观察所需的各种材料及设备。5、简述什么是观察信度及其两种常用信度。观察信度是指观察研究的精确程度及稳定程度。即观察者在观察记录或评估中对观察现象把握的精确程度和稳定程度。观察信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致性系数和稳定系数。一致性系数

13、是指不同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观察同一观察对象的一致性情况。这里一致性主要是指观察精确程度的一致性。稳定系数主要指同一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观察不同观察对象的稳定程度,或同一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多次观察同一观察对象的稳定程度。(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1、论述观察学前儿童行为的原因和功能。答案:1)从儿童行为特点出发:人类的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又如何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儿童的语言能力表达有限(即使他想表达,但是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心思全部表达出来);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鉴别儿童的发展状态需要专业知识,儿童无法识别自己属于什么发展状态,更无法完全告知他人其下一步的发展需

14、要)。2)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教育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如何通过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前提是了解儿童。如何了解儿童?观察是前提。3)从教师专业发展出发: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专家型教师不会冲动地作出教学决策,而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然后依据观察到的信息理性地作出判断和行动。4)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观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践只是,优化自身的只是结果,促进自身的教学

15、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因此,观察的功能是了解儿童的现状,鹰架儿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行为,促进教师的发展。2、论述成熟势力学说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成熟势力学说: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儿童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并形成固定的生活模式;且自我调节中存在不平衡和波动,表现为进进退退,并提出了儿童行为周期变化表。适用范围:理解、尊重儿童个体的发展规律;解释儿童行为发展中有适度的退化现象。举例:观察者发现2岁半的豆豆在学习如厕过程中,之前已经能够主动报告大小便,但是最近又开始经常大小便在身上。通过格塞尔的理论,观察者得出结论,豆豆的这种行为表现是正常的,是一种适度退化现象。启示:略。模拟试卷三: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时间取样法观察1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