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2044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 下学期期中复习 长春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一语文下学期期中复习长春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期中复习二、学习目标1、复习古诗文及文言文。2、课内生词三、学习重、难点1、了解期中试题的类型2、学习考试答题的方法四、学习过程(一)了解期中考试的相关课文(二)复习名著阅读给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注音 羞赧 忌妒 聚敛 惆怅 迫不及待 携走 恍惚 玄思冥想 信笺 雎鸠恣肆 畚箕 潋滟 犷悍 桀骜 装弶 寒噤 秕谷 嗤笑 恣睢阴晦 伶仃 榇 外埠 战祸迭起诗歌二首观沧海龟虽寿 复习要点名句积累及运用。1、上下句互填: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神龟虽寿, ,终为土灰 ,壮心不已2、理解填空题:观沧海中表明作者博大胸怀,抒发远大政治抱负

2、的诗句是 , ; , 。 观沧海中点明时令,极写大海的辽阔与壮美的诗句是 , 。观沧海中诗人从大处落笔,用小岛点缀,一动一静,相互映衬,写大海雄浑开阔的气象,描写了大海全景的句子是哪两句? , 。 观沧海中与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中“萧瑟秋风今又是”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龟虽寿中,诗人用比喻的修辞说明生命有限,对生命自然规律应有清醒认识的句子是: , , , 。龟虽寿中,再现诗人精神振奋,渴望建功立业,充满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 , , 。答案要点:1、上下句互填:东临碣石 山岛竦峙 百草丰茂 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 烈士暮年2、理解填空题: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秋风萧瑟,洪波

3、涌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唐诗四首 复习要点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望岳观刈麦雁门太守行名句积累及运用。上下句互填: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 。抽刀断水水更流,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丁壮在南冈复有贫妇人, ,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 ,童稚携壶浆理解填空题: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蕴含时光流逝、功业未成的精神苦闷,也融入诗人对污浊的政治现实的感受的句子是: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用比喻修辞表明诗人的愁绪无法摆脱,无法排抑,心急如焚,痛心疾首的句子是:3、望岳中表

4、明作者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4、望岳中表现泰山风光秀美,巍峨高峻的诗句是:5、观刈麦中写烈日下农民辛苦劳作的诗句是:6、观刈麦中体现诗人对劳动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7、观刈麦中体现劳作的农民矛盾心情的句子是:8、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为报君王的知遇之恩,誓死决战的诗句是:9、雁门太守行中展现敌我双方战斗后场面的句子是:10、雁门太守行中,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意境相似的诗句是:答案要点:上下句互填: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举杯消愁愁更愁 荡胸生曾云 一览众山小 相随饷田去 抱子在其傍 黑云压城城欲摧 塞上燕脂凝夜紫妇姑荷箪食理解填空题:1、弃我

5、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5、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7、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8、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9、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10、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词曲五首 复习要点望江南虞美人浣溪沙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名句积累及运用。上下句互填:1、过尽千帆皆不是, , 2、 ,只是朱颜改3、 ,去年天气旧亭台4、无可奈何花落去, 5、 ,小桥流水人家6、伤心秦汉经行处, 理解填空题:1、望江南的主旨句是:2、望江南中描写景

6、物,体现主人公希望落空的句子是:3、虞美人中以比喻修辞说明心中仇恨的多和长,感染力极强的句子是:4、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名句是:5、天净沙秋思中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了羁旅游子心中深沉而复杂感受的句子是: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长安因战乱由盛转衰的句子是:7、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明在漫长的封建社会,无论怎样改朝换代,带给人们的总是痛苦和灾难的句子是:答案要点:上下句互填: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洲。 2、雕栏玉砌应犹在3、一曲新词酒一杯 4、似曾相识燕归来5、枯藤老树昏鸦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理解填空题:1、肠断白洲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

7、向东流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6、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与朱元思书复习要点文章内容:第一部分:(1自然段)交代乘船游览富春江的季节、天气情况、行船方式,点出从富阳到桐庐沿途的景色特征:“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第二部分:(2、3自然段)具体描绘:“奇山异水”,先写“异水”后写“奇山”。文学常识,书下注解1、吴均:(469520年) 齐梁时期文学家。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县)人。2、书下注解。按原文填空:1、总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的句子:2、用夸张修辞写出江水清澈的句子:3、用比喻修辞写出江水湍急的句子:4、对富春

8、江山水景色进行整体概括的句子:5、流露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的句子:问答题:1、本文的结构有何特点?2、写水时,作者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3、写山奇,作者分别从怎样的感觉器官来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5、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要点:文学常识,书下注解:1、南朝 叔庠2、略按原文填空: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水皆缥碧,千丈见底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问答题:1、先总后分2、清,急3、视、听,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4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5、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三峡复习要点文章内容:第1段总写三峡的山。山的特点: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第2、3、4段写水,分别写三峡江水四季变化的不同奇景,夏季三峡的特点:水涨流急,交通阻断春冬: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水枯气寒,猿鸣凄凉文学常识:1、本文节选自 ,作者为 ,字 ,北魏 ,散文家。2、书下注解:通假字:阙:通“缺”,空缺按原文填空:1、侧面描写山高,遮天蔽日的景象的句子:2、写夏季水流湍急的句子:3、用夸张修辞写出夏季江水水势浩大的句子:4、对春冬之时景物特点进行总体概括的句子:问答题:

10、1、“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写此是为了表现什么?你能想到与此内容相似的一首诗吗?2、作者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有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而是先写夏季的景色?4、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答案要点:文学常识:1、水经注 郦道元 善长 地理学家2、略按原文填空: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问答题:1、两者相距“千二百里”,路程遥远,却能于一日之内到达,可见航行之迅速,夏水之湍急。作者用“乘奔御风”来与船速相比,用夸张手法写出三峡水流的迅猛速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也描写了三峡的水流之急。2、明确:写渔歌也

11、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以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3、作者是为江水作注,重点是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夏水”为首来写。4、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大笔点染的手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名著阅读一、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

12、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1、选文出自名著 ,作者是:2、请概括选文的情节:3、由选文可见武松怎样的特点?二、李逵看那人时,戴一顶红绢抓儿头巾,穿一领粗布衲袄,手里拿着两把板斧,把黑墨搽在脸上。李逵见了,大喝一声:“你这厮是甚么鸟人,敢在这里剪径!”那汉道:“若问我名字,吓碎你的心胆!老爷叫做黑旋风!你留下买路钱并包里,便饶了你性命,容你过去!”李鬼慌忙叫道:“爷爷!杀我一个,便是杀我两个!”李逵听得,住了手,问道:“怎的杀你一个便是杀你两个?”李鬼道:“孩儿本不敢剪径,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里,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