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建立模型》教案设计

上传人:副** 文档编号:14562023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建立模型》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建立模型》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建立模型》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2.建立模型》教案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建立模型【教学目标】1知道利用模型解释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形式;2了解简单模型可以向别人介绍自己的解释。【教学重点】认识模型的作用。【教学难点】建立模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学生材料:黑盒子、滚珠、厚纸板、胶带,两根线绳,以及铁垫圈、可打开的闭合纸筒、钻孔器、回形针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探究“黑盒子”模型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释”,这节课首先就请同学们来解释这只黑盒子。这是一个密封的盒子,盒子里有一个滚珠和一些用厚纸板做的障碍物。厚纸板粘在盒内的某个位置上。请你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想办法弄清楚障碍物的具体位置和形状,并做出解释。现在请大家考虑一

2、下,怎样才能知道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以及怎样做出解释。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方法)3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找障碍物的方法,现在我们再用画图的方法进行“解释”。4提供给学生相同的、包括里面障碍物的位置和形状,正面四角标有A、B、C、D的黑盒子,并提供标有A、B、C、D的图纸。5学生分组收集有关盒子的事实。6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7全班交流。(学生将自己组研究的结果写在黑板上)二、认识如何用模型解释1谈话:同学们是不是非常想知道盒子内的障碍物究竟是什么样的?遗憾的是我们不能够打开这个盒子。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于“黑盒子”的事物,我们无法通过直接观察它而获得结果,只能依靠这样那样的方法去

3、推测。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科学家又是如何解释的?2教师出示三球仪(模型)、植物细胞模型(图)、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课件),可以让学生说说对这些模型的认识以及这些模型的作用,也可以让学生说说根据这些模型懂得了什么。3课件出示圆周率的推导过程,使学生明白公式也是一种模型。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了“黑盒子”,又知道了用图可以解释植物细胞的样子,用模型可以解释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用动画可以演示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用公式可以让我们轻易地解决很多问题。这些都是科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方法“用模型解释”(板书)。5提问:我们以前用到过哪些模型?模拟了什么?起了什么作用?6思考并交流:用

4、模型解释事物或现象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三、探究纸筒模型1谈话:(出示纸筒模型)这是一个密封的纸筒,拉动露在纸筒外面的任意一根线绳,其他的线绳都会缩进纸筒里(教师演示一下),你们觉得纸筒里线绳是怎样连接的?把纸筒里线绳的连接情况画下来。2学生建立图示模型来进行解释。3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画的模型,用合适的材料做一个类似的纸筒,来验证自己的解释。四、小结1如何获得“黑盒子”里的信息:可利用除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器官了解周围环境,以确定物体间的相互关系。2怎样建立模型,解释现象:(1)分析问题;(2)收集数据;(3)找出物体之间的关系;(4)确定条件;(5)规定材料;(6)建立初步模型;(7)评价模型;(8)修改模型。【板书设计】2.建立模型“黑盒子”模型“纸筒”模型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解释与建立模型 - 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