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19600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摘 要: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中。教师是文化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选择好方法,把握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教材的思想性,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举止行为得到规范,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父母、感恩父母的人。主题词:课堂教学 渗透 德育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就成为摆在教师面

2、前的新课题。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用语文教材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寓思想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群聋哑孩子,由于听力障碍,他们的知识面很狭窄,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社会发展状况了解甚少,因此,我常常结合语文课本中的素材,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古今英雄们的事迹。赵州桥一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了中华民

3、族的灿烂文化,了解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他们为赵州桥那壮美的形态和极高的使用价值而拍手称绝,也为有李春这样的能工巧匠而感到自豪。曹冲称象一文中的曹冲和捞铁牛一文中的和尚怀丙代表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典范,航海家郑和,更是世人皆知的英雄。2020年感动中国的十大杰出人物之一杨业功,为祖国的国防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发现他的病情恶化,组织上让他住院治疗,他人在医院心在基地,梦语中还说着:“一、二、三、发射!”物理学家杨振宁已八十高龄,仍牵挂着祖国的建设事业,舍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国搞科研,为国家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承担起清华学子的教学任务。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的名胜古迹和杰出的古今英

4、雄,我们应为此而感到自豪。我们要热爱我们的祖国,树立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是祖国更强大更美丽,我们现在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我们的祖国出力。二、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善良心,学会关爱他人聋生也是祖国的公民,也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教育他们长大后能敬业奉献,具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必须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愿意帮助别人,学会关爱他人,团结友爱,这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做人的素养。教学中的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是学生的道德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都能向课文中的小姑娘学习,处处做好事,为社会献爱

5、心。学校附近住着一个孤寡老人,经常到学校附近捡破烂来补贴生活,学生了解这位老人的情况后,就自发地把学校垃圾桶中的废纸收集起来,送给这位老人。这一活动学生一直坚持到毕业。我为我的学生们有仁爱之心而欣慰。我国历来以礼仪之帮闻名于世,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果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和谐稳定,我们的民族将会更加繁荣昌盛。作为一名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因此我们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祖国的后代都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高素质的人。三、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学会承担责任背影一课,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

6、揭示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是不讲代价的。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父母是怎样为自己做出了许许多多无私的奉献。培养了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由于近几年来孝道教育的淡化,有些孩子对父母很不尊敬,不少报刊杂志时有案例刊登。有的青少年不求上进,好逸恶劳,流荡在社会上,讲吃讲穿比阔气,动辄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就偷,就抢,甚至杀死父母抢夺钱财,为自己享乐;有的青少年经常逃课到网吧打游戏,钱花完了就借口“交学费,买资料”向家长要钱,或向同学借钱,遭到家长训斥后就出逃,给父母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和伤害,也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全因素。有的学生不把心用到学习上,和人比吃比穿,学习成绩极差,

7、遭到父母训斥后就怒目相斥,与父母为敌,动不动就恶言相加,和父母闹不团结。为此,我经常结合语文教材给学生讲解孝道,讲孝经上的一些故事,王小卧冰、割肝救母还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对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并给学生讲“当代孝子”大学生张尚昀学习,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努力学习,孝敬父母,让文明之风在中原大地荡漾。我还教育学生帮助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给爷爷奶奶洗脚,剪指甲,给父母捶背、端水、盛饭,帮父母干家务等,结合学校评选“做家务的好孩子”活动,我布置学生放假期间每天至少帮家长做一件事,并把所做的事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家长过目后签字,送到学校参加评选。我们班的刘璐写的“帮妈妈熬八宝

8、粥”,王鹏写的“帮妈妈做面条”杜晓写的“帮爸爸打扫院子”,许元写的“帮奶奶剪指甲”,王小强写的“帮奶奶洗刷灶台”,都受到学校的表扬。通过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渐渐树立了孝敬父母、为家庭和社会承担责任的信念,懂得了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团结互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因素。德育在教学中渗透,净化了学生的心灵,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学们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升华,对教育者来说,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课堂教学是德育教育的载体,德育应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之中。教师是文化知识教学和思想道德教育的策划者和实施者,选择好的教学方法,把握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教材的思想性,在运用知识的同时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举止行为得到规范,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并且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能力,遵纪守法,关爱他人,感恩祖国、感恩父母,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