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952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瓦尔登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瓦尔登湖分层教学教案一、教学设想:本课重在景色描写,较易理解。故在介绍作者、布置生字词以后,将全课内容设计为一套阅读练习题,由学生自读课文后独立完成,最后再由教师评讲,再阅读有关评价文章。这样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题能力。二、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珍惜和对宁静恬淡生活的追求。2、学习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 3、探讨本文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大自然、生活和现代文明的看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 本文善于观察和细腻描写的语言特色。2、难点:作者的生活态度。四、教学时数: 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作品 梭罗(1817186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

2、散文家,文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芜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1845-1847年隐居山林,1854出版了瓦尔登湖。瓦尔登湖是一部寂寞、恬静、智慧的书,充满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深刻理解,表现出一个先觉者的超人智慧。梭罗在大学毕业后所写的第一篇日记中写道:“如果要孤独,我必须要逃避现在我自己当心。在罗马皇帝的明镜大殿里我怎么能独特得起来呢?我宁可找一个阁楼。在那里是蜘蛛也不受干扰的,更不用打扫地板了,也用不到一堆堆地堆放柴火。”这样一种寻求

3、孤独、在孤独中思索的观念贯穿了梭罗的一生。梭罗1862年因患肺病病逝,终年仅44岁,瓦尔登湖是他的第二本书。二、生字词: 深邃(su) 终年不涸(h) 俯瞰(kn) 蜿蜒(wnyn)曲折 寒光熠熠(y) 糅(ru)进 晶莹清澈(ch) 一泓(hng)湖水 凿(zo)水 菖(chng)蒲 璀(cu)璨(cn)三、集体朗读课文。四、文本解读 本文描写了瓦尔登湖美丽的湖光水色,抒发了作者观景时的丰富感受,表达了皈依大自然的心愿和人类文明发展对大自然破坏的痛心。 解读本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查,一是写景方面,一是抒情、议论方面,一是叙事方面(讲述与瓦尔登有关的传说故事和眼前发生的事)。 1、提出问题:梭

4、罗在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生物)?这些景物(生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那些动词可以体现出鲈鱼的特征?(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通过寻找景物,从而熟悉全文的内容C组)文中又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之情的?(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寻找出夹在景物描写中的抒情句子,从而让学生掌握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B组)作者在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基础上,又做哪些深刻的思考?你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又怎样评价这篇“静静”的文章中所蕴涵的一颗现代人“不平静”的心?(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在掌握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把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写作技巧,学会评价和探讨作者对大自然、人生和现代文明的看

5、法A组) 2、讨论问题:(1)梭罗在文中具体写了哪些景物(生物)?这些景物(生物)有什么样的特点?那些动词可以体现出鲈鱼的特征?(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通过寻找景物,从而熟悉全文的内容C组)让学生熟读课文第14自然段,在“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第13自然段)和“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第4自然段)中分别找出作者对景物(生物)的细腻描写的句子,明确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生物),并指出这些景物(生物)的特点。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多媒体显示):景“一个平静的九月下午”的湖景”:远观全景:“它象一条最精细的薄纱张挂在山谷之上”。 近观小景:“这像是玻璃的溶液,已经冷却,但是还没有凝结,而其中连少

6、数尘垢也还是纯洁而美丽的,像玻璃中的细眼”。(比喻) 小生命的自由欢快的活动:燕子低空汆水掠水虫带水生长鸭子整理羽毛鱼儿在空中画出圆弧线鱼儿捉虫子水蝎在水面滑行水的波痕水的旋涡等。“十一月中的一个下午”的湖景:小鲈鱼的嬉戏场面环境: 湖面“出奇地平静”,“反映出了四周小山的十一月的阴暗颜色” 湖水“这样透明、似乎无底”鲈鱼: 数量“成亿万” 身长五英寸或三英寸 身色是“华丽的铜色” 动作是“盘旋、飞翔”,有时“跳跃得比以前高,半条鱼身已跳出水面” 精彩语句鉴赏 “我好象坐了轻气球而漂浮在空中,鲈鱼的游泳又是多么像在盘旋、飞翔,仿佛他们成了一群飞鸟,就在我所处的高度下,或做或有地飞绕;它们的鳍,

7、像帆一样,饱满地张挂着。” “有时候那被它们激荡的水波,好像有一阵微风吹过,或者像有一阵温和的小雨点落下。” “它们惊慌起来,突然尾巴横扫,激起水花,好像有人用一根毛刷般的树鞭挞了水波,立刻他们都躲到深水底下去了。” 有声有色,形象感非常强。 总结:作者在这几个自然段里总体介绍瓦尔登湖及其特点,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美丽多变的色彩,描写瓦尔登湖湖水的清澈洁净,通过对湖中小生命的描绘,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2)文中又是怎样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对瓦尔登湖的热爱之情的?(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寻找出夹在景物描写中的抒情句子,从而让学生掌握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B组) 让学生熟读课文第14

8、自然段,找出作者直抒胸臆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多媒体显示):情在写景的同时抒发情感: “湖所产生的湖边的树木是睫毛一样的镶边,而四周森林蓊郁的群山和山崖是它的浓密突出的眉毛。”(比喻) 在写到“梭鱼或银鱼在捕捉一个虫子”时感慨道:“真是神奇,这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却可以这么精巧地显现。”(欣喜、喜悦) “这是何等愉快的事啊!” “湖的现象是何等的和平啊!” “又能引出何等的甜蜜的回音来啊!” “再没有什么像这一个躺卧在大地表面的湖沼这样美,这样纯洁,同时又这样大。” (直抒胸臆:抒发对瓦尔登湖的热爱) 总结:作者直抒胸臆,点到为止,不事铺陈,情景交融,相与为一,是景物

9、增添了情的色彩、情的光辉。五、布置课后作业 1、作者在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基础上,又做哪些深刻的思考?你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又怎样评价这篇“静静”的文章中所蕴涵的一颗现代人“不平静”的心? 2、见瓦尔登湖课后分层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检查课后练习三、解读课文第58自然段 (1)提出问题: 作者在描写景物和抒发情感的基础上,又做哪些深刻的思考?你怎样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问题试图让学生在掌握情景交融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把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写作技巧,学会评价和探讨作者对大自然、人生和现代文明的看法A组) (2)讨论问题: 让学生熟读课文第58自然段,找出作者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

10、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教师加以引导。 多媒体显示:理 “这是和恒河之水一样的圣洁的水。” “也许只有瓦尔登湖坚持得最久,最久地保持了它的纯洁。” “许多人都曾经被譬喻为瓦尔登湖,但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受之无愧。” (把湖作为衡量人的优劣高下的一个尺度) “它永远年轻。”湖的崇高 小结:作者歌颂瓦尔登湖,歌颂大自然。 多媒体显示: “懒惰是最诱惑人的事业,它的产量也是最丰富的。我这样偷闲地过了许多个上午。我宁愿把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这我也一点耳也不后悔。” 懒散却合理性的生活态度。 “这湖当然是一个大勇者的作品,其中毫无一丝一毫的虚伪!在他的思想中,予以深化,予以澄

11、清,并在他的遗嘱中,把它传给了康科德。”瓦尔登湖是作者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和创作激情产生的源泉。 小结:作者表达生活态度,对人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 多媒体显示: “我的缪斯女神如果沉默了,她是情有可原的。森林已被砍伐了,怎能望鸣禽歌唱?温和的批判 “哪里去找啊,找这个国家的武士,摩尔大厅的摩尔人,到名叫深割最深创伤的地方去掷出复仇的投枪,刺入这傲慢的肋骨之间?”痛斥 小结:作者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歌颂瓦尔登湖,歌颂大自然。 理 表达生活态度,对人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 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 (3)总结:作者把景、情、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歌颂瓦尔登湖,歌颂大自然,表达生活

12、态度,对人性、人的合理生存的思考,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批判。四、问题探究 徐迟瓦尔登湖译序一文中说:“(它)是本静静的书,极静极静的书,并不是热热闹闹的书,它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你的心没有安静下来,恐怕你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作者在文中表达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和批判。你怎样评价这篇“静静”的文章中所蕴涵的一颗现代人“不平静”的心?这样一部远离人间烟火的作品,为什么具有如此巨大而经久的魅力?参考资料: 瓦尔登湖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之一,是当代西方被广泛阅读的经典散文作品之一。 在作者看来,瓦尔登湖被当作纯洁、高尚、深刻、博大、富有生命力的象征,人类能像瓦尔登湖一样的贤者少之又少。 进入工业文明后,人的本性被压抑、扭曲,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当人返回大自然时,仿佛回到人类的原始状态,能发现人的最初的本性。但这种发现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各不相同,由于社会的熏陶感染、改造影响,有些人较多地失去人类可贵的本性,有些人则较多地保存了这种本性。 梭罗的这本书近年在西方世界更获得重视。严重污染使人们又向往瓦尔登湖和山林的澄净的清新空气。梭罗能从食物、住宅、衣服和燃料这些生活之必需出发,以经济作为本书的开篇,他崇尚实践,含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五、教学反思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