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1888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冷战”与“热战”》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册第10课 “冷战”与“热战”课堂同步训练通过这次练习,意味着你1、知道美国为遏制战后社会主义的发展,在欧洲采取“冷战”政策;在亚洲悍然发动侵朝、侵越的热战。2、通过列举美国的“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表现,学会归纳和分析历史问题;通过分析美国侵朝、侵越战争的失败,培养辩证地、发展地看待历史事物的能力。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选择题*(1)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苏联*(2)标志着美苏冷战政策开始的事件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3)马歇尔计划是希望通过 手段控制西欧。A.政治 B.经济 C.军事 D. 外交(4)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 A.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 B.美国插手越南战争 C.美国插手朝鲜战争 D.北约与华约组织的建立(5)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开始破裂,最主要的原因是A. 苏联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 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C. 苏联希望在世界事务重发挥更大影响 D. 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2、填图: (1)北约和华约分别于_年和_年成立。 (2)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国名。 (3)北约、华约总部所在国分别是_和_。3、什么是“冷战”政策?简述“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表现。*二、课堂回顾1、

3、下列分裂现象与美国无关的是 A. B. 南 C. 东德西德 D. 印巴分治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斯德丁(什切青)到亚的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摘自丘吉尔在富尔敦的演说 材料二 余相信美国之政策旨在支持自由民族以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之政府企图。 摘自杜鲁门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摘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 摘自北大西洋公约请回答:(1)丘吉尔所说的铁幕是指的什么性质的国家

4、?(2)根据材料2、3,说明杜鲁门政府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3)四段材料反映了美国战后初期的什么政策?目的是什么?(4)针对材料4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 *三、课堂延伸美国在20世纪50、60年代插手朝鲜、越南战争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课堂同步练习(A)一、课堂训练1、选择题(1)C (2)B (3)B (4)D (5)A2、(1)1949年;1955年。(2)冰岛、英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苏联。(3)比利时;苏联。3、“冷战”就是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 在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实施“马歇

5、尔计划”;在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二、课堂回顾1、D 2、(1)社会主义国家。(2)材料2表明美国要在全球扩张势力;材料3是马歇尔计划,表明美国要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 (3)冷战政策。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4)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为“华沙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三、课堂延伸目的:加强对亚洲地区的控制。结果:均以失败告终。说明社会主义的小国、弱国可以打败资本主义的大国、强国。因为一是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由本国人民的支持,能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来侵略;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外部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能协调一致,共同对付资本主义大国、强国。-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