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云*** 文档编号:14561851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5.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期中语文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傍晚时分,天还在酝酿一场雨,西边落日的一道金光,洒在这群豆蔻年华、风华正茂的孩子们脸上。现代文学受外国文学的影响是肯定的,但这种文学借鉴不是亦步亦趋的模仿,而是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篇传记引述传主笔下之事却没能理解文字背后的意蕴,致使牛头对不上马嘴,让读者简直不知所云。茫茫沙漠中忽然出现了绿树成荫、河流清澈的景象,转瞬之间又戛然而止,新疆鄯善地区的海市蜃楼奇观,令人惊叹不已!在世界杯足球赛上,南美队的高超技艺,欧洲队的粗犷、勇猛,非洲队的灵巧、迅速,无不表现得

2、炉火纯青。我尊重人的这些美德和规范,却更崇尚一种义无反顾的进取精神,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的坚韧不拔的品质。A. B. C. D. 【答案】C【解析】风华正茂: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不能用于形容“孩子们”,错误。 亦步亦趋: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正确。 不知所云: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正确。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不能用于形容“景象”,错误。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句意为“表现得很充分”,错误。 义无反顾: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正确。 故选:C。本题考查对

3、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高考能力层级E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 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 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 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 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 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

4、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A. 调查表明,我们无论怎样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雾霾天气的治理都将是长期的工作,不可一曝十寒。B.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既能支持本土人士勇攀高峰,又能吸引海归人才回国创业,还能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C. 那些只简单的把观众当成影视产品贡献多少票房的数字的做法,不仅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也将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D. 无人驾驶汽车拥有很高的安全性与适应性,它可以极大程度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还能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来跟车、变道,从而确保道路畅通,并且避免发生意外。【答案】B【解析】A语序不当,“无论都”前

5、后的主语不一致,应把“无论”放在“我们”前面。 B正确。 C语序不当,“不仅会对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产生污染,也将对影视产业造成致命的伤害”语序不当,应把“不仅”“也”的内容调换。 D“从而确保道路通畅,并且避免发生意外”应改为“从而避免发生意外,并且确保道路通畅”,这样才能与前面“减少人为的操作失误”、“依靠智能决策系统来跟车、变道”分别对应,也与第一个分句“安全性与实用性”的语序对应。 故选:B。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是否、

6、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序不当类型:1、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定语一般排列次序:表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名词、代词或短语,指示代词、数量短语,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形容或形容词性短语)。 2、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分句位置不当。 5、相关联的并列词语或短语语序不当。3. 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凝固的诗:;。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或神采飞扬,透

7、着现代的气息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压迫着人们的心灵改变着人生的轨迹。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语境“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前面的两个空格上应该先讲“古”后讲“今”,因而顺序是,排除A、B;两句应该是按照由主观到客观或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所以句子的顺序为,选C通读排序后的语段,符合语感和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 故选:C。作答此题主要运用排除法,在通读语段的基础上,了解语段的主要内容,根据结构、语意关系(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以及语段中的一些提示性词语(如:关联词、代词等)判断先后顺序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能力以及文段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在平时的

8、学习中要注意正确表述,也可以和同学多交流,这样就可以慢慢培养我们的语感4.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史上一般把“五四”后写作的诗歌称为现代诗歌,但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诗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B. 词牌就是词的词调的名称,如“念奴娇”“永遇乐”“声声慢”。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都有不同的规格。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D. 歌行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族诗歌体裁之一。琵琶行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典型的歌行体。【答案】A

9、【解析】A沁园春长沙为毛泽东用古体诗词形式所作,应属于现代诗歌。 故选:A。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常识的识记。学生应在关注生活的基础上,加强分类识记和积累。文化常识需要积累内容: 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1)作家作品。包括:中国古代作家姓名、字、号、谥号、朝代、作品及作品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集的体例;中国现代当代作家姓名、籍贯、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时代、作品及作品集、成名作、代表作、文学流派、对作者及作品的评价。 (2)古代文化常识。如

10、天文历法、地理、官职、科举礼仪、称谓名号等。 (3)文体知识与类别。包括古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和现代文体知识及类别,如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等。 (4)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环境描写的名句、名段;古代作家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名句的出处;诗、词、曲的名句等等。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9.0分)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勤劳是华夏子孙的传统美德。中国人的劳动精神一代代传承,离不开对中国传统劳动观念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是当下国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人建立文化自信的一个历史基点。 勤劳是中华

11、民族几千年贯彻始终的道德倡导。对人类社会劳动的认知和热爱,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多有论及。大戴礼武王践祚履屡铭中写道:“慎之劳,则富。”强调的是财富和劳动的关系。自古以来,对劳动的肯定和赞美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今药石续自警篇中写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是勤可以免饥寒也。”意思是人们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乏衣食,避免饥饿与寒冷。先秦儒家关注“礼制”,为中国古人构建了一种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后世儒家分离了“劳”和“思”两个概念,正如孟子所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表明劳心和劳力都属于“劳”的范畴。墨家本就是劳动者的学派,它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建立以劳动为本位的积

12、极性劳动伦理的范式,这体现了劳动和知识的有机结合。墨子中的“民有三患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三者民之巨患也”还蕴含着中国社会福利、劳动保障思想的萌芽。佛、道两家对于劳动和农业所持的消极态度,常常遭到治国者的批评。法、儒两家主张繁衍人口,认为劳动力是发展生产的根本保证,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重民思想。经过长期的文化大融合,儒、释、道、墨、法等多家思想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使“勤于劳动”被看作是“修齐治平”的根本性的道德品质,深深滋养着一代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心田。 古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生活本身和精神意境,诗文妙作可窥一斑。诗人李绅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融洽地将珍惜食物与辛勤劳动结合起来,一直影响塑造着中国人的勤俭节约的美德。诗人王维春中田园作中“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的诗句展现出了古代人们愉快劳动的情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可见,不仅劳动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劳动的协作性还可以培养人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是古代劳动人民战胜困难的智慧之源。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应在各个领域 -巍峨长城、巧夺天工的都江堰、贯通南北的大运河等等,尽责、乐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使这些遗宝成为历史的烙印和华夏子孙精神的内核。 伟大梦想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14、要“撸起袖子加油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人们的辛勤劳动,国家、社会、企业各界要提供更有利的劳动保障,让每一个劳动者都能体面劳动,使劳动尊严得到维护、劳动价值得以实现,更好地营造平等劳动,勤劳致富的正能量的社会氛围。只要我们守护中华劳动伦理的深厚底蕴,弘扬工匠精神和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劳动美德,一代代的劳动者就必定能创造伟大的历史,不断开创未来美好生活。 (摘自2019年06月03日光明日报夏明月弘扬中华传统勤劳美德)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中国人的劳动精神是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一代一代传承的。 B儒家特别是先秦之后的儒家继续发展了劳动观念,表现出

15、对劳力者的鄙视。 C劳动可以塑造勤俭节约的美德,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培养人的团结精神。 D要创造美好的未来,需要我们守护好中华劳动伦理,弘扬劳动精神和美德。下列对于原文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文章采用并列结构阐述了中国传统的劳动观念一直在不断地创造性发展。 B第二段论及孟子有重民思想是法、儒两家重视人口和劳动力的有力佐证。 C第三段运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论证劳动创造了人类生活和丰富的精神意境。 D文章由勤劳的历史意义论及勤劳对当下民族复兴的作用,可谓层层深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 A只要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弘扬劳动精神,中国人就能建立起文化自信。 B对于先秦时期学者构建的脱离田间生产的劳动价值理论,作者持批判态度。 C佛、道两家对劳动和农业态度消极,这使他们很难得到历代治国者的肯定。 D民族复兴需要辛勤的劳动者,所以国家和社会各界应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