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第一节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561850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教育学第一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学第一节(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教育学,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张群,学科性质,1、备考教师资格证 保教知识与能力:学前教育学 2、专业基础课:研究学前教育现象、规律和特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阅读思考,幼儿园只有一架秋千,幼儿都很喜欢玩。大二班在户外活动时,胆小的诺诺走到正在荡秋千的小莉面前,请小莉把秋千让给他玩。小莉没理会他。诺诺就跑过来向老师求助:“老师,小莉不让我荡秋千。” 问题一:这涉及到幼儿间的什么问题? 问题二:你的做法是什么?分析评价一下?,德国的幼儿教育,教学计划,16周 32课时,学习资料,1996年 幼儿园工作规程 2001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011年 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 2012年 3-6岁儿

2、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前教育学 李生兰著,视频: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小人国等 幼儿园著作类:窗边的小豆豆、56号教室的奇迹、儿童的一百种语言等,PPT模板下载:,授课方法,标,讲 授,案 例,情境演示,讨 论,练 习,第一章 导论,分享我们童年的记忆:开心的或者不开心的事情。,第一章 重难点,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年龄界定(重点) 学前教育的理论(难点) 学前教育的研究方法(重点),一、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对象: 幼儿园教育:教育对象 学前教育 是对胎儿至进入小学前的儿童进行的教育、 组织的活动和施加的影响。 学前教育包括胎儿、婴儿(0-3)、幼儿(3-6、7),共三个阶段,二、学前教育的

3、理论,学前教育思想的产生 1.柏拉图 古希腊 代表作有理想国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儿童优生优育 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儿童出生以后应接受公共教育; 强调通过游戏、体育、唱歌、讲故事等活动 对儿童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2.亚里士多德 把学前教育分成三个阶段:出生前的胎教、出生至5岁的婴幼儿教育、5-7岁的儿童教育; 重视胎儿的保健、优生、优育; 重视婴幼儿的体育、游戏,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二、学前教育的理论,3.夸美纽斯 捷克 代表作:大教学论世界图解 世界图解是世界上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读物。 他重视学前教育,提出学前教育应遵循儿童的自然,给儿童一种积极的、自由的、愉快的体

4、验; 感官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基础,二、学前教育的理论,. 4.卢梭 法国 代表作:爱弥儿 强调教育要回归自然,按照 儿童的自然发展历程来进行 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传统教育 和现代教育的分水岭,教育 从封闭走向开放,强调教育 要适合于儿童,而不是使儿 童去适应教育机构。,二、学前教育的理论,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 1、 福禄培尔 德国 代表作人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学等 世界学前教育之父 创建世界上最早的幼儿园 学前教育要全面 学前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 学前教育要游戏化 学前教育需要教师的指导。,二、学前教育的理论,二、学前教育的理论,福禄贝尔的“恩物”,二、学前教育的理论,二、学前教育的理论,学

5、前教育理论的发展 1、杜威 美国 代表作:我的教育信条 以儿童为中心 教育即生活 做中学 以美国的两所学校为例,二、学前教育的理论,2、蒙台梭利 意大利 代表作 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法 创办了儿童之家 儿童的心理具有吸收力和敏感期 教师要为儿童创设环境 教师要为儿童提供活动:日常生活活动和感官练习活动 (视频) 儿童的自动教育(案例) 教师的指导,二、学前教育的理论,儿童的敏感期,二、学前教育的理论,二、学前教育的理论,2、马斯洛 美国 需要层次理论,二、学前教育的理论,3、皮亚杰 瑞士 儿童的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比如寻找生源、用眼睛追随运动的物体、寻找在他眼前消失的物体,简单

6、的抓、推、敲、打, 获得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比如做假装游戏;模仿;动作解决问题;以自我为中心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后,二、学前教育的理论,4、埃里克森 美国 人格发展阶段论: 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5岁:满足婴儿吃饭、睡觉、抱、逗“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之向” 自主对羞怯,1.5-3岁:第一个反抗期, “犟脾气”凡是要亲力亲为。自主大小便、吃饭、走楼梯等。培养他的意志力,坚强、独立、自律、有决心、不怕困难 主动对内疚,3-6岁,有强烈的好奇心,经常问为什么,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有规划有目的的做事情。“小人精”。培养自信心、社会交往主

7、动性、鼓励其创造性。 勤奋对自卑:6-11岁,二、学前教育的理论,5、陶行知 中国 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农村幼稚园和劳工幼稚园,他提出幼稚园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 他针对国内的幼儿教育的“三种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 通过“艺友制”,来解决幼教师资的培养问题,二、学前教育的理论,6、陈鹤琴 中国 代表作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之研究“活教育体系” 他把自己的儿子当做“实验对象”,记录了其成长过程的每个变化。 “中国儿童教育之父” 考虑儿童的特点; 全面发展; 教育方式多样性 教师指导 与家庭紧密配合,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 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

8、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陈鹤琴观察记录陈一鸣的行为 2、访谈法:通过和研究对象进行交谈,深入了解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3、个案研究法:教师利用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方法对班级个别儿童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揭示儿童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超级保姆的视频案例,练习:,1、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 2、照料者应对婴儿的需求及时回应,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注重“教学做合一”,强调() 是中心 4、2岁半的豆豆不会自己吃饭,可偏要自己吃,不会穿衣,可偏要自己穿,反映了幼儿()的发展 5、由于幼儿是以自我为中心,辨别左右方向的,幼

9、儿教师在动作示范时应该(),练习,6、为了了解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者深入幼儿所在班级,详细记录其交往过程的语言和动作等,这一研究方法属于() 7、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家是() 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 8、创建活教育体系的教育家是() 9、在婴儿期,常常采用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反映他们的学习方式是()A模仿B操作学习C使用工具D习惯 10、根据皮亚杰的观点,2-7岁的儿童思维处于()阶段 11、婴儿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时,表明婴儿已获得(),练习,茵茵已经上了中班,她知道把两个苹果和三个苹果加起来,就有5个苹果,但是问她2加3等于几?她直摇头。根据上述材料简述中班幼儿数学学习的思维特点以及教育的启示。(2014),谢谢观看! 2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