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817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联考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答案I卷 选择题部分(20分)一、将下列各题的正确选项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来源:学#科#网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黄晕(hn) 静谧(m) 绽开(zhn) 淅淅沥沥(x)B莅临(wi) 恍惚(hung)抖擞() 各得其所(su)C憔悴(cu) 萧瑟(s) 粗犷(gung) 絮絮叨叨(dio)D确凿(zo) 酝酿(yn) 棱镜(lng) 咄咄逼人(du)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干涩 懒惰 拈轻怕重 不求甚解 B诅咒 殉职 喜出旺外 为罪潜逃C澄青 和蔼 废寝忘室 美不胜收 D琢磨 祷告 刨根闻底 人声鼎费 3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个扫街的老妈妈的劳动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B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夺取全面胜利。C入夜,亮化扩建后的西华路华灯齐放,流光溢彩。D有些人凭空想了许多念头,络绎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B通过“学会感恩”主题班会,使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C为了避免道路拥堵,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D秋天的西湖是一个美丽的季节。5、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

3、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A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到来,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B句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的气味。C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蜜蜂的闹,从侧面描写出花的繁茂。D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野花形状各异。6、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语言描写 )B、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

4、(动作描写)C、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语言描写)D、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景物描写)7、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来源:学科网ZXXKA、世说新语是南朝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B、金色花的作者泰戈尔是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园丁集。C、 李白,字太白,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 D、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作家,“天净沙”,曲牌名。8、选出对观沧海赏析有误的一项(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

5、,歌以咏志。来源:学科网ZXXKA.首句写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观海。 B.二三四句写出秋风萧瑟、万物凋敝的景象 。C五六句描绘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 D.全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9.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B.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日月/之行,若/出其中。10.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各种机遇从眼前滑过 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

6、深渊、失败的泥潭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 B、 C、 D、卷 非选择题部分(100分)二、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4分)11、默写填空 (8分)(1) ,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子夏曰:“ ,切问而近思。”(子张)(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子罕)(4)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 ,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6)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7)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纪念白求恩)(8)使它沉没于灰色的波浪, 。(吴望尧太阳船)12、综合性学习(4分)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7、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拟写标语】为激发同学们参与活动的热情,请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1分) 【设计活动】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活动一: ;活动二: 。【探究材料】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好

8、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探究结果: (1分)13、仿造下列句式。发挥你的想象,再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太阳把阳光献给大地,它的善良是温暖。大海把浪花献给沙滩,它的善良是灵动。仿句: ,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

9、)济南的冬天(节选)(11分)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4、这段文字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是按照、的空间顺序写的。全段围绕一个字,突出一个小字,把小山的色、态、光一一展现出来。(2分)15、“这样,一道儿白,一

10、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这句话中的“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全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和。(3分)16、“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一句中“更美的山的肌肤”指什么?(2分) 17、“那些小山太秀气!”“秀气”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18、“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微微”一词用得准确,请加以分析。(2分) (二)真正的慷慨(12分)一场龙卷风袭击了我们家附近的一座小城,那里的许多家庭损失惨重,报纸上一张特别的照片触动了我的心。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女人站在一座完全被毁坏的房屋前面,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低垂着眼站在她的身边,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用手抓着妈妈的裙裾,眼

11、睛盯着镜头,目光里充满了慌乱和恐惧。在相关的文章中,作者给出了照片上每个人的衣服尺寸。我注意到他们衣服的尺寸与我和孩子衣服的尺寸很接近。这是教育我的孩子帮助那些比他们不幸的人的好机会。我将照片贴在冰箱上,把他们的困境向我的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子布兰德和布雷特以及3岁的小女儿梅格安作了解释:“我们有这么多东西,这些可怜的人现在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应该把我们的东西和他们分享。”我从阁楼上拿下3只大盒子放在地板上。当男孩子们和我一起把一些罐装食品和其他一些不易腐坏的食物、肥皂等装进其中一只大盒子的时候,梅格安怀里抱着鲁西她爱极的布娃娃来到我们面前。她紧紧地将它搂在胸前,把她圆圆的小脸贴在鲁西扁平的、被涂

12、上颜色的脸上,给了它最后一个吻,然后,将它轻轻地放在其他玩具的上面。“噢,亲爱的,”我说,“你不必把鲁西捐出来,你是那么喜欢它。”梅格安严肃地点了点头,眼睛里闪烁着被她强忍着没有流出来的眼泪:“鲁西给我带来了快乐,妈妈。也许,它也会给那个小女孩带去快乐的。”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不要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真正的慷慨却是把自己最珍爱的东西给予别人。诚挚的仁爱,是一个3岁的孩子希望把一个虽然破旧却是她最珍爱的布娃娃送给那个小女孩的行为。而我,本来是想教育孩子的,结果却从孩子那儿受到了教育。 男孩子们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布兰德什么也没说,走进房间拿着他最喜欢的圣斗士出来了。他稍稍犹豫了一下,看了看梅格安,把它放在鲁西的旁边。布雷特的脸上露出了温和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