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6170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课时作业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3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8英国的制度创新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641年,英国议会在呈给国王的大抗议书中指责国王道:“毫无法律根据而征收吨税和磅税,许多其他沉重捐税仍继续违法征收。”这说明英国(B)A议会摆脱了王权的控制 B议会欲限制国王权力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 D国王鼓吹“君权神授”解析:英国议会在大抗议书中指责国王,表明议会欲限制国王权力,故B项正确。2有学者针对英国政体指出:“关于这个最高权力机关,就年代看,它是一个稀奇古物;就地位看,它是至尊无上;就权限看,它是无所不包。”该机关是指(B)A国王 B议会C内阁 D最高法院解析:英国国王是国家

2、权力的象征,“统而不治”,没有实权,A项错误;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就权限看,它是无所不包”,B项正确;内阁属于行政部门,首相组织,对议会负责,C项错误;最高法院负责司法,不是最高权力机关,D项错误。3有学者认为,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由此可知,“光荣”的本质是(B)A一次不流血的革命 B实现了“王在法下”C形成“双王共治”的局面 D终结了君主专制解析:根据材料“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可知,“光荣革命”后,签署了权利法案,有效地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使国王受到法律和议会的限制,故B项正确。4世界上下五

3、千年一书中在描述近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表述。“进口的国王”是指(C)A查理一世 B詹姆士二世C威廉三世 D查理二世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口的国王”是指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故C项正确;查理一世是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统治英国的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二世和查理二世是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国王,三者都不是“进口的”,A、B、D三项错误。5“光荣革命”以后,仍有一些英王掌握实权,其中尤以乔治三世为甚。在他统治时期,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对这段材料解读无误的是(B)A“光荣革命”的妥协必然导致此后果B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绝非一蹴而就C

4、英国首相曾丧失制约君主的能力D权利法案已经变成一纸空文解析:“光荣革命”后的国王依然拥有行政权,在责任制内阁形成后才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说明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故B项正确。6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延续了13世纪大宪章中“法律至上,有限王权”思想。“有限王权”是指在权利法案下,英国国王仍然拥有(A)A行政权 B立法权C财政权 D司法权解析: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但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内阁,A项正确;权利法案中规定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司法权等权力,B、C、D三项错误。7“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

5、发出痛苦的呻吟,当不受法律约束的克伦威尔死后,在许多人心中暗自怀着一种如获重释的轻松感,英国为克伦威尔举行了一次最欢乐的葬礼。”这说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A)A既符合传统且又顾及人民的心理B适应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对国内外政治制度产生重大影响D导致英国统治方式从人治走向法治解析:“当查理一世在断头台上身首分离时,数以千计的观众发出痛苦的呻吟”说明处死国王实际上是超出英国历史传统和社会心理承受力的一种极端行为。而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的暴行不仅与传统格格不入,而且与时代背道而驰,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继承了悠久的传统,照顾了人民的心理承受力。8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

6、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议出兵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的拨款,维多利亚女王同意对华宣战。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国的国王没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只对英王负责D首相是国家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解析:议会投票产生结果之后,维多利亚女王再宣布对华宣战,这表明英王只是虚位元首,议会才有实权,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英王有对外宣战的权力,故B项错误;议会不用对英王负责,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英国首相的信息,故D项错误。9某历史研究小组为了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做了下面的示意图。该图主要反映了近代英国(A)A君主立宪

7、政体的特点 B首相可以独揽国家大权C国王受到内阁的监督 D责任内阁制已得到完善解析:该图反映了英国政治机构的权力运行,体现了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的特点,故A项正确;首相对议会负责,受到议会的制约,故B项错误;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并不受内阁监督,故C项错误;该图反映了英国政体的权力运转,无法体现责任内阁制是否得到完善,故D项错误。10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取消或减少了一些 “衰败选区”和小选区的议会代表名额,并留出143个席位分配给其他城市。这表明当时英国(C)A选举制度完善 B责任内阁制形成C工业城市崛起 D普选权得以实现解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

8、仍受到种种限制,未实现普选权,选举制度还有待完善,故A、D两项错误;责任内阁制是18世纪前期形成的,B项不符合题意且不符合史实,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英国新兴的工业城市的崛起,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行选举制度改革,增加人口稠密的工业城市的选票,这促使英国进行议会改革,故C项正确。1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初,只有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1830年,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成年男性拥有选举权,而拥有被选举权的人则更少。直到1928年,英国才实现普选权。由此可见(B)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B英国的议会制度通过改革逐步得到发展完善C议会是英国政治权力的核

9、心D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改革解析:题干呈现的是英国选举权的扩大,从“拥有一定地产的成年男性才有资格当选为议员”到1928年实现普选权,这体现的是英国选举权的扩大,表明议会渐进地进行改革,是民主不断下移和完善的表现,故B项正确。12下表为英国议会改革的重大事件列表。表格反映的主要趋势是(C)1867年、1884年一再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1872年议会通过秘密投票法,使选民能够自由表达个人意志1883年通过取缔选举舞弊法1885年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确定按人口分配议席的原则A.英国议会选举限制不断降低B资产阶级获得了政治统治权C英国议会民主制度不断完善D英国最终确立议会至上原则解析:题干中

10、描述的是英国议会改革的变化内容,通过选举限制的不断降低,可以反映出英国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趋势,C项符合题意;A项是图表的现象,不是趋势;通过“光荣革命”,资产阶级获得了统治权,排除B项;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的颁布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30分,第14题22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止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

11、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光荣革命”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这一原则由洛克在他的两篇政府论中作了最充分的理论阐述,应当指出,洛克的这两篇文章几乎是与“光荣革命”同时完成的,这说明建立一种民主的政治制度早已成为许多英国人沉思良久的设想,而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恰恰反映了英格兰全民族统一价值取向的形成。材料三:君主立宪制从确立到完善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君主的权力不断衰落,议会的权力不断上升,产生于议会的责任制政府也逐步确立起来,“光荣革命”为不断的变革打开了通道,这是英国最终能够引领世界潮流的最主要的因素。大国崛起(1)材料一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

12、方向”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表现。这些创新有什么作用?(12分)(3)综合上述分析,你能得到什么启示?(6分)答案:(1)方向: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原因:议会在英国有较长历史,且掌握一定的权力;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选择了“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命”,并取得成功;与英国人长期的设想和全民族统一的价值取向相符合。(2)表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议会选举制度不断完善。作用: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树立了榜样;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坚

13、实的基础。(3)政治制度的确立应符合本国国情;不断创新才有活力。解析:第(1)问结合英国“光荣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归纳其原因。第(2)问联系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以及1832年议会改革等内容概括其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用。第(3)问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启示。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8世纪7080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刘成等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归欧洲材料二:1796年时,120名下院议员是贵族或贵族子孙,占下院总人数的21%,还有数百人与贵族有亲戚关系,或者是在贵族的赞助下当选的,二者加在一

14、起,超过全院人数的70%。程汉大文化传统与政治变革材料三:(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一革命把经济力量的中心完全转移了。1830年的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的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必须同贵族进行一次新的斗争。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英文版导言(1)材料一中“保守主义的政治”是如何建立的?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时期保守主义政治的特征。(8分)(2)材料三中“一次新的斗争”指什么?依据材料三,概括这次斗争的原因。(8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现代化各要素之间的关系。(6分)答案:(1)

15、建立:通过“光荣革命”(或权利法案)而建立。特征:议会取代王权成为国家权力中心;贵族控制议会;工业资产阶级未能充分参与政权。(2)新的斗争:1832年议会改革运动。原因:经济发展与政治之间出现了矛盾;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参政愿望的增强。(3)关系:政治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经济发展又推进政治变革。解析:(1)材料一中的时间限定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进行期间(工业革命未完成时段),联系工业革命的前提回答“保守主义的政治”的建立途径;结合材料二,从当时英国的权力中心和权力分配角度回答其特征。(2)首先明确19世纪30年代英国资产阶级和贵族进行的斗争是指1832年议会改革;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影响角度回答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地位和政治愿望的变化。(3)用经济与政治的作用与反作用的观点概括二者的关系。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