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668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2020届语文三模试题答案(修定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1. C(“都能获得最终王天下的政治成就”错。第4段原文信息是:“孟子列举了两种获得政治成就的可能性,推行王道收服天下人心并最终王天下”。)2. C(“用对比论证证明了孟子王霸之分观点的深远影响”错。引用孟子公孙丑上是引用论证,论证了孟子明确呈现了王霸之道所蕴含的治理或者统治方式上的对峙。)3. A(B“对君主更有吸引力和因此当时王道盛行”错,第4段原文信息是“可能更具有吸引力”,“因此当时王道盛行”原文推不出此结论;C“成鼎足之势”错,第5段原文是“三分法”,曲解原意;D“只是儒家在先秦的主张和与儒家思想的承继没有关系”错,从第7段原文“对我们认知儒家公

2、共性思想及其现代转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可以推知承继关系。)4. A(以偏概全,材料一原文信息是“消费型偶像也是大众文化背景下青少年偶像崇拜文化选择的主要存在形式”。)5. B(因果倒置,材料三原文信息是“容易追随大众陷入盲目崇拜,导致自我的创造力和批判精神丢失在崇拜之中”。)6.从社会层面来看:正确认识和科学引导大众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因素的建设性作用,加强媒体舆论的积极导向作用。正确认识和有效化解我国社会转型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引导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学校和家庭层面来看: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进行教育引导,提倡理性偶像崇拜,充

3、分利用偶像崇拜的积极影响引领青少年健康成长。从青少年自身层面来看:构建正确完整的价值观,克服盲从心理。提高批判力和自我创造力,客观认识偶像和自我,提高对偶像商业化特征的辨识能力。(每点角度1分,具体分析1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7. B(“又老又狡猾”是弄船人对老纤夫的看法。原文中说“人快到八十了,对于生存还那么努力执着”,可见作者对老纤夫生存的努力执着持同情和肯定态度)8.蕴藏的热情:对辰河优美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满怀热爱和赞美之情。(1分) 对辰河上努力执着生存的人民和第二故乡满怀热爱和赞美之情。(1分) 对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担负自己命运,忠实庄严地书写出人类繁衍生息的现实历史满怀

4、热爱和赞美之情。(1分)隐伏的悲痛:对辰河下层人民生存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满怀同情和悲悯之情。(1分)对辰河地方、湘西世界的保守闭塞满怀悲悯之情。(1分)对数千年如一日的恒常人生哀乐,一部民族的真正历史却被历史所遗忘满怀悲悯之情。(1分)(每点1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9. 文章前6段记叙了船行辰河时作者的所见所闻,主要叙写了长滩上船只遇险水手遇难、一位拉纤老人锱铢必较、河边村寨生活即景三个场景,使文章有形象美感,也为后文的议论做好铺垫,使议论不流于空泛。文章后两段在前文所见所闻基础上展开议论,将日常人生小景纳入民族千百年的历史空间予以关照,起到了画龙点睛、丰富内蕴和深化主题的作用,也

5、有哲理的意趣和升华。(每点3分,答对2点给6分;意思相近,即可给分。)10.C11.A(“亦指游太学”错,游太学指到太学求学,太学是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12.D(“以自己有病谢绝会客”错,原文“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是以太子有病谢绝会客。)13.(1)黄歇接受了盟约返回楚国,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受约:接受盟约:质:作人质;留:扣留。每个词1分,句意2分。)(2)那样就会失去相互交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与一个万乘大国的交好,这不是上策。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与国:相互交好的国家;绝:断绝;孰:通“熟”,仔细。每个词1分,句意2分。)14.C(颈

6、联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人以“马”“雕”自比,“马思边草”、“雕眄青云”为下一联抱病登台起兴。)15.同:衰老多病的诗人形象。(1分)此诗中“颜状”体现了诗人的衰老,“扶病”体现了诗人体弱多病。登高中“繁霜鬓”“百年多病”体现出诗人的年老多病。(1分)异:此诗塑造了一个老而弥坚、倔强进取的诗人形象。(1分)诗人虽已年老多病,但依然有战马从征、飞雕击空的壮志。(1分)登高塑造了诗人长年飘泊、孤愁潦倒、忧国伤时的形象。(1分)“常作客”体现了诗人正漂泊他乡,“独登台”“潦倒”体现了诗人的孤愁潦倒,“艰难苦恨繁霜鬓”既指作者的处境艰难,又指时世艰难,同时写出了诗人已经两鬓斑白,青春不再的窘态。(1分)

7、16.(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每空1分,如有错别字、漏字添字或句序颠倒,该空不得分)17.D (言简意赅:赅,完备。 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简明扼要:抓住要点,指简单明了。原形毕露:本来面目完全暴露。指伪装被彻底揭开。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滥用:过多地使用。点染:绘画时画家点笔染翰。渲染: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的形容。)18. B (A.此处是照应上文的“简”而言,“呢”表示另提一事,不是疑问。C.引号的作用表示特殊含义。D.此处不用点号

8、分隔。)19.D(承接上文,“像上列几个例子”更好,排除A.B;大费功夫,C成分残缺。)20.如何衡量一本书是不是好书 不同的书含金量不同 最大可能性是读书方法不对21.基础医学强基计划培育拔尖创新人才。22. 参考立意:审题参考:材料一:“因为两个小孩都有自己的根据,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争论要有根据;材料二:“后来就有了“郑人争年”这个成语,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不要做无意义、无根据的争论。综合这两个材料可以得出以下立意:1、 争论要有根据,不做无妄之争2、 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但要有根据3、 做有意义的争论【参考译文】春申君是楚国人,名

9、叫歇,姓黄。曾周游各地从师学习,知识渊博,奉事楚顷襄王。顷襄王认为黄歇有口才,让他出使秦国。秦昭王已命令白起同韩国、魏国一起进攻楚国,但还没出发,这时楚王派黄歇恰巧来到秦国,听到了秦国的这个计划。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占领了楚国大片领土,因为在这以前秦王曾派白起攻打楚国,夺取了巫郡、黔中郡,攻占了鄢城郢都,向东直打到竟陵,楚顷襄王只好把都城向东迁到陈县。黄歇见到楚怀王被秦国引诱去那里访问,结果上当受骗,扣留并死在秦国。顷襄王是楚怀王的儿子,秦国根本不把他看在眼里,恐怕一旦发兵就会灭掉楚国。黄歇就上书劝说秦王道:“天下的诸侯没有谁比秦、楚两国更强大的。现在听说大王要征讨楚国,这就如同两个猛虎互相搏

10、斗。两虎相斗而劣狗趁机得到好处,不如与楚国亲善。” 昭王读了春申君的上书后说:“好。”于是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秦楚盟约结为友好国家。黄歇接受了盟约返回楚国,楚王派黄歇与太子完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他们扣留了几年之久。后来楚顷襄王病了,太子却不能回去。但太子与秦国相国应侯私人关系很好,于是黄歇就劝说应侯道:“相国真是与楚太子相好吗?”应侯说:“是啊。”黄歇说:“如今楚王恐怕一病不起了,秦国不如让太子回去好。如果太子能立为王,他事奉秦国一定厚重而感激相国的恩德将永不竭尽,这不仅是亲善友好国家的表示而且为将来保留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如果不让他回去,那他充其量

11、是个咸阳城里的百姓罢了;楚国将改立太子,肯定不会事奉秦国。那样就会失去友好国家的信任又断绝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这不是上策。希望相国仔细考虑这件事。”应侯把黄歇说的意思报告给秦王。秦王说:“让楚国太子的师傅先回去探问一下楚王的病情,回来后再作计议。”黄歇替楚国太子谋划说:“秦国扣留太子的目的,是要借此索取好处。现在太子要使秦国得到好处是无能为力的,我忧虑得很。而阳文君的两个儿子在国内,大王如果不幸辞世,太子又不在楚国,阳文君的儿子必定立为后继人,太子就不能接受国家了。不如逃离秦国,跟使臣一起出去;请让我留下来,以死来抵挡他们。”楚太子于是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黄歇在客馆里留守,总是推托太子有病谢绝会客。估计太子已经走远,秦国追不上了,黄歇就自动向秦昭王报告说:“楚国太子已经回去,离开很远了。我当死罪,愿您赐我一死。”昭王大为恼火,要准予黄歇自杀。应侯进言道:“黄歇作为臣子,为了他的主人献出自己生命,太子如果立为楚王,肯定重用黄歇,所以不如免他死罪让他回国,来表示对楚国的亲善。”秦王听从了应侯的意见便把黄歇遣送回国。黄歇回到楚国三个月,楚顷襄王去世,太子完立为楚王,这就是考烈王。考烈王元年,任命黄歇为宰相,封为春申君,赏赐淮北地区十二个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