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阅读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667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脱贫攻坚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脱贫攻坚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脱贫攻坚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脱贫攻坚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阅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决跑赢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补短板、补什么、怎么补”等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工作着力点。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肯定发展成就、阐明思想方法、聚焦明显短板、提出任务要求,为实施精准攻坚,跑赢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提供了科学遵循。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作为十几亿人口的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在“全面建成”四个字上,要在短板上下功夫

2、,在短板之短板上下大功夫。要锁定全面小康目标,加大攻坚力度,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真正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实施精准攻坚。各地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认真梳理,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不折不扣完成剩余脱贫任务,全力攻克深度贫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坚决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着力解决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长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城市黑

3、臭水体、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补齐民生领域突出短板,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的任务仍然艰巨。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保持清醒头脑,主动克服各种困难险阻,凝心聚力攻克难关,确保攻坚成效不打折,全面小康的质量不降低。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补短板工作全过程,工作重点不转移、投入力度不下降、干部精力不分散,确保如期高质量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犹如催征鼓,补短板工作必须分秒必争。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要咬定目标不放松,突出重点抓落实,奋力拼搏、一鼓作气,坚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巩固脱贫成果要促进精神脱贫 光明网-光明日报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受疫情影响,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更显艰巨复杂。从陕西、山西到宁夏,习近平总书记密集察看各地脱贫攻坚任务,彰显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坚定决心。决战脱贫攻坚,既离不开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一鼓作气实现经济脱贫;也需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困难群众“造血”功能,以精神脱贫巩固提升脱贫

5、成果。“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贫困地区长期物质匮乏,会催生困难群众的等、靠、要意识,这种“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它使人消磨意志,失去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同志曾在对闽东九县深入调研后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既要输血更要造血,建立造血机制,防止返贫,而造血机制就离不开贫困群众的观念革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和扶智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

6、村贫困人口脱贫,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但应看到,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许多深度贫困地区长期封闭,同外界脱节;有的民族地区,尽管解放后实现了社会制度跨越,但社会文明程度依然较低;有的地区文明法治意识淡薄,不少贫困群众沿袭陈规陋习,有病不就医,而靠信教、搞法事,婚丧嫁娶讲排场、搞攀比,“一婚十年穷”如果不从思想上扫荡这些落后观念,即便一时脱贫,成效也难以巩固。培育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必要条件。大力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涵育文明乡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宣传普及工作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公共场所等方面的文明礼仪规范;针对奢侈浪费、厚葬薄养等不

7、良习俗,引导公众树立厚养薄葬的观念,自觉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广泛宣传推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确保贫困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公平普惠均等的良好教育这样逐步促进困难群众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才能激发困难群众向贫困命运挑战的精神动力,才能避免贫困群众脱贫后返贫,从根本上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脱贫攻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精神脱贫更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我们要持续教育引导广大困难群众转变观念,消除“贫困意识”,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帮助困难群众真正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有为的思想,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长久坚实的基础。凝心聚力,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国召开在即,许多国计民

8、生话题持续引发社会讨论。从正在进行的2020年人民网全国热点调查投票情况看,“脱贫攻坚”话题排名靠前。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无疑是今年最为重磅、最受关注的议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确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短短几年时间,脱贫攻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决定性进展,显著改善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今年如期实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

9、体贫困的目标任务,意味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将得到历史性解决,社会主义优越性将更加生动彰显。“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早在今年3月召开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而对那些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而言,巩固脱贫成果也颇具挑战。兑现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落一人的郑重承诺,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需要甩开膀子干、挥洒汗水拼。党的领导必须进一步加强,干群意志必须进一步激发,社会合力必须进一

10、步巩固。全国是国家民主政治的最高殿堂,也素来是为人民福祉出谋划策、排忧解难的民生会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大背景下,如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心聚力,如何为集中兵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建言献策,如何以民主监督严把贫困人口退出关、巩固脱贫成果,举国上下都高度关注,每个代表委员的肩上都有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代表委员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不仅有着强烈的民本情怀、坚定的民主责任,更有着深邃的民生思考、深刻的民意把握。广大代表委员围绕脱贫攻坚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可以把民意呼声、各界智慧、基层经验,更多更好地上升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行动、政府举措,为今年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智

11、慧和力量。新冠肺炎疫情对扶贫工作的影响不容小觑。方此之时,更需要众志成城战疫情、同舟共济渡难关,代表委员惟有深入调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方能为经济社会发展企稳向好议好案、建好言,努力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攻坚而进,克难前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打赢脱贫攻坚战意味着,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守惠泽于民的庄严承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响鼓重槌、弛而不息,咬定目标、苦干实干,一定能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

12、建成小康社会。绿水青山不负人 董璐“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这里富藏煤炭、硅石等资源,20世纪50年代起实施规模开采,但是因企业生产方式落后、环保意识不强等,生态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破坏。面对愈发脆弱的生态环境,宁夏打响了“贺兰山生态保卫战”。把贺兰山变成“金山银山”。“草木植成,国之富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美丽中国的题中之义,也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宝贵财富。近年来,宁夏在贺兰山全面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并把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和外围保护地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和修复

13、,封堵矿洞、回填矿坑、拆除建筑、植树种草贺兰山自然生态本底逐步恢复,一幅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的塞上山川新图卷徐徐展开,为宁夏各项事业的发展积淀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让贺兰山的“绿水青山”长存。“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是一天就能铺就的。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世世代代干下去。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把环境保护落到实处;对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必须扭住不放、一

14、抓到底,让绿色发展生生不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贺兰山的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是消耗自然资源的“竭泽而渔”,生态保护也不是贫守青山的“缘木求鱼”,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是可以实现的。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我们要再接再厉、攻坚克难,继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绘就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画卷,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脱贫攻坚是大考,我们如期交上合格答卷 作者:谢伟锋 来源:中国青年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

15、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当前,脱贫攻坚战进入到决胜的关键阶段,但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的影响,任务变得更加艰巨。这是一场硬仗,不管硬仗有多难打,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看,脱贫攻坚先易后难,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毕竟,此刻还未脱贫的人口,都属艰中之艰、难中之难。现在,脱贫攻坚与疫情防控两条“战线”的叠加,老矛盾必然遇到新问题贫困劳动力外出、农产品外销、扶贫产业开工等,都不可避免地受到阶段性影响。咬牙坚持就能尽快掌握主动,须臾松动则可能满盘

16、皆输。面对重重困难,越需各级党委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方案、更果断的措施,以闯关夺隘的姿态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脱贫攻坚战不仅要如期打赢,还要高质量获胜。在此关键时刻,我们既要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信念,更要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坚决把贫困的帽子彻底拿掉:在贵州,100多万搬迁群众走出山间村寨、住进城镇社区的同时,还用文化“家当”建起了自己的精神园地;在四川,对村里兴办的扶贫车间予以金融扶持,“及时雨”给大伙吃下了“定心丸”;在青海,给安置小区配套建设了扶贫商贸综合市场,用于贫困人口的后续扶持从温润南国到高原雪地,从边远山区到民族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背后,是各级党委政府带着问题导向去破题、去使力。火热的场景,更是彰显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胜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