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61647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强化训练:第10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0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梭伦改革前雅典的公民大会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实际上国家的最高权力为贵族所控制,公民只能就贵族的提议进行投票表决。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实行改革,由公民组成的五百人会议取代了贵族会议,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公民大会成为实际上的权力中心。这一变化反映了A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B五百人会议是最高权力机构C贵族权利在雅典政治中清除 D雅典民主程度已大幅度增强2.古希腊克里斯提尼时期的“陶片放逐法”中规定:“被放逐的人不会因此而名誉扫地,也不会丧失公民权,个人财产也不会充公,只是被逐出雅典也有再任公职的可能”。当时此项

2、规定的实施A破坏了雅典的民主制度 B充分保证公民的人身自由C实现民众法庭的公正性 D有利于城邦的安全和稳定3.伯利克里改革扩大了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将军是掌握兵权的实力人物,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伯利克里就是从公元前443年起到公元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将军而控制了雅典政局,成为事实上的终身政府首脑。上述材料体现了A雅典民主轮番而治的政治特点 B制度设计有利于保障雅典的国防安全C雅典精英治国与公民政治并存 D首席将军事实上取代公民大会的地位4.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拥有立法权,陪审法庭也拥有立法权,但是,未经五百人议事会事先以书面形式公布的任何法案在公民大会不能通过。这说明A五百

3、人议事会并不拥有立法权 B雅典民主机构权力交叉,存在制约C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 D雅典立法权完全掌握在公民大会手中5.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6.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公民自杀要得到批准,若公民未经允许而自杀将被视为犯罪行为,梭伦执政时又要求公民不能以人身做抵押,来偿还债务。古代雅典的这些规定主要是为A保障城邦民主政治的运行 B防止公民人数减少影响税收C彰显雅典的人文主义精神 D体现法律限制公民人身自由7.公元前5

4、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公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8.“公民自己而不是通过推选代表来制订法律。在吸收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加,每年约集会40次的公民大会上,雅典人就城邦的重大问题进行辩论和投票,如宣战、签约、使用公共基金等。最下层的鞋匠和最富有的贵族同样享有在议会表态,投票和任职的权力。”这表明A雅典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高 B雅典民主的广泛性和公正性C雅典城邦实行直接民主制度 D雅典民主制度的成熟和完善9.古雅典

5、五百人议事会,专事公民大会的准备、召开、主持以及执行大会决议。500人又均分为10组,抽签轮流担任议事会执委会,负责处理国家日常事务。执委会再抽签一人出任议事会和公民大会主席,掌管金库钥匙和国玺,任期一天,不得连任。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A突出轮番而治和权力制约 B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运行机制得到法律的保障 D有效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10.公元前427年,希腊小城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

6、决策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11.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 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 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12.古希腊雅典城邦的十将军之一修昔底德曾如此评论雅典公民:“你们是悦耳言辞的俘虏,就像是坐在演说家脚下的听众,而不像一个讨论国事的议会。”这表明当时雅典A民主政治由演说家主宰 B公民大会不具有议会性质C政治野心家放纵不受控制 D民

7、主政治带有非理性一面13.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众演说是从政的必要条件。苏格拉底曾说道:“公众演说并不在于是否了解事实真相,而在于找到一种说服技术,以便使他能够给无知的人留下他比专家还知道得多的印象。”这一现象A说明雅典政治的民主化特征 B容易造成雅典公民决策失误C表明演说对从政的决定作用 D反映了公民参政意识的增强14.公元前340年,罗马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罗马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罗马()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

8、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15.公元前5世纪,罗马共和国早期的法律是习惯法,成为贵族为自身谋利益的工具。后来,经过平民长期的斗争,迫使贵族成立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成文法,这就是十二铜表法,它被认为是真正罗马法的开端。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说明罗马注重法律产生程序的合法性 B表明贵族与平民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C成文法的产生维护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 D成文法的产生是罗马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16.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

9、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17.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公元前59公元前17年)指出,依据公众的意见作了充分的修正后,十二铜表法即令在今日这种律例浩繁,法令叠床架屋的时候,它仍然是一切公私律令的根源。这表明A十二铜表法是全体罗马人制定的法律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的重要基础C缺乏完整的法律体系是罗马法的不足D十二铜表法适用于一切时代和国家 18.“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

10、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 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19.罗马法规定买卖时,由司秤人持秤,买受人一手持标的物或其象征物,一手持铜块说,“依照罗马法律,此物应归我所有,我是以此铜块和秤买来的”。说毕,以铜块击秤,随即交给出卖人,买卖就告成立,买受人立即取得所有权。材料表明,罗马法的特征是A保护私有财产 B最早的成文法 C注重形式规则 D保护贵族利益20.古代罗马的法学家发明了这样一条定则,即“奴隶不是人”,并把它载入法学阶梯之中。法学家盖乌斯和乌尔比安则更加明确地指出,奴隶即畜类,是“另一种家畜”。这主要反映出古代罗马法A

11、保护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B缺乏“人人平等”的理念C仅保护奴隶主阶层特权 D公法和私法都有较快发展21.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因此,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比如通过书信或传信人”。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A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 B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C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 D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22.有学者指出,罗马时代的法律并不直接反映人们的行为,而只是行为的可能性。我们不能设想所有的罗马人都理性地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从法律条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只是帝国所需要解决的种种问题以及帝国解决这些问题的意

12、向。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A罗马法的精华在于其思想和原则 B罗马法律制度稳固了帝国统治C罗马的法律制度无力解决社会纠纷 D理性是罗马法律制定的指导思想23.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24.罗马法的“法学的论证”方式,在政治领域表现为“依据人们的权利和统治者有依据的权力来推理”。在帝国时代,元首或皇帝总揽帝国大权,法学家们认为“皇帝所决定的都有法律效力,因为人民已把他们的全部权力通过王权法移转给他”。这一思想A否定了雅典人的人民主权原则 B蕴含了启蒙思想中的契约精神C强调了法律应重视证据的思想 D确立了法律是君主意志的体现答案:1-5:BDCBD6-10:ACCAB11-15:ADBAD16-20:BBBCA21-24:BA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