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人与生物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561508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五人与生物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五人与生物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专题五、人与生物圈一 专题知识平台二、高考热点聚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研究的宏观领域。本部分涉及必修和选修教材中的两章内容,即 生物与环境 和 人与生物圈 。站在这样一个高度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学习,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因为该部分涉及到许多社全热点、焦点问题,如生态农业、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沙尘暴、温室效应、西北大开发的环境问题、森林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酸雨的形成等全球性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恢复高考以来,该部分的赋分比值逐年增加,单科考试占总分的20%左右,每年都有l-2个大题考查该部分知识: 综合考试中亦有题目涉及, 这反映了人们越来越关心人们赖以生存的家

2、园 -地球,关心与人们友好相处的各种生物,关心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从该部分高考题命题素材看,均来源于各种生产、生活实际,要求考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生命科学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产生的影响,关注生命科学发展的热点问题。 高考题中的考点分布主要有:生态因素及实例判断、种间关系的经典研究案例、种群与生物群落、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两者关系、营养级、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类、生态平衡的原理及应用(如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西部大开发等)、环境污染、水体1名校名 推荐 染及自 化原理、 森林在 境保 中的作用 在 合 中 可以将 胞 微 构、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能量代 、 代 型等

3、与生 系 的 构和功能揉 一体 行考 , 可以 出 目 行 、 分析。 本部分主要考 学生的 合能力、分析解决 的能力、 能力及 造性思 等多种能力,能 体 出高考的能力要求,是考 能力的重点内容之一。三、重 点知 整合本 考点章、 合 三条主 ,第一条主 是生 学研究的 次及其之 相互关系的 合; 第二条主 是生 系 构与功能相互关系及其相关知 合;第三条主 是人与 境、生 境保 之 关系的 合。1以生命的 构 次 例,从低 到高 第一条主 相关知 点之 的内在 系。2以生 系 能量流 例分析生 系 构和功能相 一 点,将初、高中生物相关知 点有机 合起来。3以人口 展、人 活 境的影响 例

4、 合分析人与 境 立 一的关系,从而建立生 学的基本 点,建立可持 展的 点, 立并增 保意 。(一 )非生物因素 生物的影响1生 境中的各因子 然是 合的 生物起作用,但 有某个因子起主 作用。( 1)影响在不同海拔高度和 度植物分布的主 因素是温度;( 2)在同一 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 因素是水分;( 3)同 度、同 度上影响植物分布的主 因素是阳光;光 是影响水生植物垂直分布的主 因素。光 质生物分布表 海水 光、 紫光 多适于富含叶 素a、 b 的 藻 行光合作用海水稍深 光、 紫光、 光、青光适于含叶 素a、 c 和藻 素、藻 素的褐藻生存海水深 光适于富含藻 素的 藻生存注:海水中

5、透射率最高的是 光, 紫光大多会被海水反射,因此海面看上去是 色的。光照 度主要影响 生植物的垂直分布(分 象 )。( 4)光照 短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 因素。2名校名 推荐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短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2海拔高度、水域深度、地形等非生态因素间接地对生物产生影响,本身不直接影响生物。3动物单位体积的散热面积与温度高低呈正相关关系。温度单位体积散热面积生物分布北方动物低小个体大,端小南方动物高大个体大,端大(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解题时不要忽视同种 (同类 )生物本身所固

6、有的相似性,如蛇像蛇;( 2)生物的适应往往不是单一的。如蝽象,前翅色泽灰暗,属保护色,后翅鲜红,能放臭屁,又有警戒色适应特征;( 3)虎、斑马、云豹、长颈鹿等身上有鲜艳的花纹,在光暗斑驳的环境相互衬托下,使其轮廓模糊不清,是一种分割色,属于保护色范畴。( 4)适应是相对的,相对性形成的外因是环境总在不断变化中;内因是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的一面, 不会因环境发生变化而立即改变。 从进化的角度分析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尽善尽美。(三)种群密度的变化及预测( 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人和迁出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变化的因素;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首先是年龄组成,其次是性别比例,由此推

7、出出生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2)相同年龄组成情况下,增长型与性别比例的关系( 3)存活曲线是一条反映种群各年龄级的存活状况的曲线。可分为三类:自然重型存活曲线呈凹型,该型的种群早期死亡率高,以后死亡率低而稳定;型存活曲线呈对角线,表示各年龄的死亡率相等; 型存活曲线呈凸型, 该型的种群绝大多数个体均能活到该物种的生理年龄,早期死亡率极低,但一经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在短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四)种群的增长1.种群的增长率:自然条件下,单位时间内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增长率 。理想条件下种群内部潜在的最大增长率 m, m -为环境阻力,它是妨碍生物潜能实现的环境限制因子的总和。3名校名 推荐2.

8、种群指数增长:在无限环境中,因种群不受任何限制因子的制约,种群的潜在增长得到最大发挥,种群呈指数增长格局即:Nt= Not,是种群的周期增长率,它在种群增长中的意义为: 1 种群上升; =1 种群稳定; 01种群下降; =0种群无繁殖,且在下一代中死亡。3.种群的逻辑斯谛增长: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种群密度的增加对有限空间资源及其生活必需条件的种内竞争增加,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降低了种群的实际增长,一直到停止增长,整个增长呈S 型,或称 逻辑斯谛 型。(五)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及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功能同 化 类作用地位类群生物类型型生产 绿色植物 (含捕虫草 )自养型是消费者、 分

9、解者获得能量的源泉,是生态系 主 要 地 位 ( 基者光能和化能自养细菌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成分 )消费 以活体为食的动物、保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畅通;有效地控异养型非 必 需 成 分者寄生生物 (含菟丝予 )制生产者数量, 有助于生产者传粉、 受精和传种(非基本成分 )分解异养型重要地位(必者腐生生物 (含蚯蚓等 )90的有机物都依赖其分解, 归还给无机环境需成分 )2食物网和食物链(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参与捕食链的组成。( 2)食物链的特点: a.一般不超过 5 个营养级; b.一种生物不是固定于一种食物链上;c.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 d.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

10、历史上可以发生变化; e.离基本能源 (如生产者 )越近的生物,受到捕食或取食的压力越大,因而,其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殖能力越强。( 3)食物网越复杂, 最高营养级生物就越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量来源。( 4)取食对象一般选取低营养级生物的原因:a所含的能量多;b不会因有毒物质富集对生物产生较强的毒害作用。(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七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1.生物多样性包括三层含义:即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给我们提供食品、薪柴、木材、药物、工业原料,对人类生存与国民经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间接价值:当生物多样性

11、遭到破坏,人类遭受巨大打击后,我们对生物的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才有更深刻的理解。 如生物多样性对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重大作用, 遗传多样性对农业和环保的重要性等。4名校名 推荐3.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原因来自如下五个方面:(1) 生境的破坏;(2)过度采捕,导致大量动植物灭绝和濒临灭绝; (3) 环境污染; (4)气候恶变,如生物入侵; (5)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是近代以来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到大规模破坏的最主要原因。4.保护生境即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的最主要形式。(八 )关注环保热点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要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一是减少C02

12、 的排放量, 二是提倡植树种草,增强对CO2 的吸引能力。2.臭氧层遭受破坏。臭氧层破坏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排放氯氟烃,如氟利昂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3.水体化富营养化。富营养化发生在池塘和湖泊等淡水中叫做 水华 。发生在海水中叫 赤潮 。4.生态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全面发展、应用现代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和稳定持续发展。如桑基鱼塘生态系统等。5.复合生态系统。在当代若干重大社会问题中,无论是粮食、能源、人口还是工业建设所需要的自然资源及其相应的环境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社会体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所以1984 年我国著名的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提出了把以人类为核心,有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三个系统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统称之为社会- 经济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四、专题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