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561264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216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题库完整(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1、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斯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A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在统一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 自由理性的外化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答案: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B. 主体性的观点C. 反映的观点D. 实践的观点3、下列哪一原理可以解释“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这一社会现象正确答案:B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社会意识对

2、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 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C. 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D. 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4、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强调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正确答案:A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B. 是不可靠的C. 没有客观依据D. 是人的感官自生的6、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 , 在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在社会历史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3、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生产方式D. 物质资料的生产7、“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正确答案:A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的客观性8、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 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C.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认识发展的动力9、马克思主义认为,人

4、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吃喝穿住B.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 社会关系的形成10、在社会形态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 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在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 ,其核心部分是正确答案:B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政治法律制度B. 国家政权C. 政党D. 军队11、经验论的主要特点有正确答案:AB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夸大了感性认识的地位和作用B. 否认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C. 主反映论的基本观点D. 认为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12、有几个盲人 ,从来没有见过大象

5、 ,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 ,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 :“ 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 ”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 :“ 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 ,他说 : “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盲人摸象故事表明正确答案:BC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人的认识结果由主体的观念意志决定的B. 主体在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的作用C. 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D. 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13、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生产方

6、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存在,是因为生产力是正确答案:A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界矛盾的实际能力B. 包括地理环境和人 口因素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 人们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D.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和活动14、指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离不开实践。”这一观点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作用。下列属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观点有正确答案:AB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C.

7、 “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须亲自尝一尝”D. 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15、本草纲目是一部重要的医学典籍。时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在于他批判地总结前人的成果,更主要的是时珍深人实际,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不辞劳苦,十分重视直接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使本草纲目成为中华医学的经典著作。上述事例说明正确答案:AB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C. 在实践中能够获得丰富的理性认识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性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16、1945年之前,人类在能源利用领域只涉及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战后,人类开始将核能运用于军事、

8、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2011年3月12日,受日本震影响,福岛县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附近居民遭受核辐射。这些事例充分说明,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双重性的作用 ,其消极作用产生的原因是正确答案:B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B. 人类对 自然规律和 自然关系认识不够,对科技的消极作用 ,缺乏控制手段C. 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是双刃剑D.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同时,如果处理不好 ,也给全球性带来负面作用17、中世纪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教皇视为“异端邪说”,下令禁止,坚持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被终身监禁,布鲁诺被活活烧死。1979年罗马教皇重宣布为科学家伽利略平反,承

9、认300年前对伽利略的审判是不公正的。这个事例包含哲理是正确答案:AB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真理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B. 真理的容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C. 真理会变成谬误,谬误会变成真理D. 真理往往是少数人先发现,然后为大多数人所承认18、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正确答案:C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围的各种物质系统B. 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层次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C.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D. 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19、天体物理学家对2006年 9月发生的 日偏食的天文现象进行 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

10、事实表明正确答案:AC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 人类已能预测一切 自然现象C.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20、哲学家孔德认为:“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是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越过任何重要的阶段”。对他的这一看法分析正确的有正确答案:ABC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认为人类历史是具有规律的B. 没有认识到历史主体的能动性C. 他否认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D. 他的这一观点具有形而上学的倾向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A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11、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2、实践的客体是正确答案: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 客观物质世界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进人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围的客观事物3、社会意识主要是对正确答案:A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B. 阶级斗争的反映C. 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D. 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4、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

12、讲真理的相对性D. 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吃喝穿住B. 人的自觉意识活动C. 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D. 社会关系的形成6、理解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生产关系的发展史B. 社会意识的发展史C. 生产劳动的发展史D. 阶级斗争的发展史7、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

13、,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正确答案: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 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 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 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8、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选择性是指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所表现的自主性、目的性。这个“可能性空间”正确答案:A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是由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的生产力等既定条件决定的B. 是由社会历史过程中的多种随机现象构成的C. 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偶然因素的重要作用D. 体现了历史发展中必然因素的重要作用9、社会形态是指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

14、选答案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C. 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D. 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1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正确答案: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永恒不变的B. 可随主观意志而任意改变的C. 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D. 随着个性的改变而改变11、科学技术推动社会发展主要表现为正确答案:BC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直接改变意识形态B. 直接改变生产方式C. 直接改变生活方式D. 直接改变政治结构12、马克思主义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规律问题,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正确答案:A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把实践观点引人了认识论B. 把唯物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C. 把人本的观点运用于反映论D. 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1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表明正确答案:ABCD你的选择:没选答案A. 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 、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B. 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C. 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