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1248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学精-复苏术ppt课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苏术,龙华医院胸外科 寿伟臻,.,定义:因某些原因引起心脏的有效收缩和排血功能突然衰竭,全身血液循环停止,血液供应中断,并伴有呼吸停止而致组织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表现为临床死亡状态.,对循环,呼吸恢复所采取的一系列抢救措施,称心肺复苏。,.,随着急诊医学中各种新技术的发展和对猝死病理生理研究的进展,复苏的内容已由70年代的心肺复苏扩充成心肺脑复苏。成功的复苏反映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能否恢复。,.,要点:临床上要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要重视: 1) 循环骤停至开始心肺复苏的时间。 2)循环骤停至给予进一步抢救的时间。 一般认为心跳骤停15秒后意识消失。在4分钟内开始复苏,8分钟内接受进一

2、步救生的存活率较高,超过12分钟开始复苏几乎无一存活。,.,心肺复苏,.,一 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临床上引起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 手术室外 1) 突然意外事故,如:严重创伤、电击伤。 2) 血液动力学剧烈变化,如:休克。 3) 器质性心脏病,如:心梗,心肌炎,传导阻 滞等。 4)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 5) 过敏反应,如:青霉素、血制品所致过 敏。 6)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如:血钾过高或过 低、严重酸中毒。 7) 对心脏直接刺激心导管 手术室内 1) 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 2) 手术因素,如心脏手术,脑手术,突然的大量失血 3) 神经反射-胆心反射、眼心反射。迷走神经反射

3、 4) 麻醉 麻醉药过量、椎管内麻醉太广,补液太多,.,二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 1 意识突然消失,-脑 2 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心 3 自主呼吸停止-肺 4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间接依据 5 皮肤黏膜苍白,手术处血紫色 注意手术时特别上全麻时1,3,4看不到,.,EKG表现,1 心室纤颤:表现为快而不规则的颤动,分为粗颤和细颤,心电图示QRS波消失,代之为颤动波,频率为150500次/分 2 EKG为一直线 3 心脏无效收缩:电机械分离 心电图为宽而振幅低的畸形QRS波,频率在2030次/分以下,而心肌无相应的收缩 以上3种类型不论单独或交替出现,心排量均为0,.,心跳停止后

4、的病理变化,(1)脑占全身的氧耗20,脑细胞所需的能量全部来自 GS的氧化作用,循环停止后,有氧代谢随之停止,只能靠无氧代谢产生能量,而无氧代谢只能提供有氧代谢能量的5。缺氧15秒后脑组织的氧就被耗尽,进入无氧代谢,脑细胞能量不足,脑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改变。,.,(2)心 缺氧1 心肌能量系统中断 2 酸中毒直接抑制心肌 代谢 1 心跳停止氧来源中断无氧代 谢乳酸大量产生代谢性酸中毒 2 呼吸停止CO2滞留呼吸性酸 中毒 3 酸中毒细胞内K向细胞外弥散高K 血症,.,三 心肺复苏的具体措施:,通常将复苏全过程分为三期基础生命支持阶段、进一步生命支持、延续生命支持。 (1)基础生命支持A,B,C-

5、初期复苏 A airway 呼吸道通畅 B 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 重建循环 (2)进一步生命支持-又叫后续复苏 D drugs-药物 E ECG-心电监护 F fibrilation 处理心室颤动 (3)延续生命支持。 G gauge 病情判断 H human mentation 神志判断-复苏后处理 I intensive care 重症监护治疗 1与2 一般同时进行,.,(一) 初期复苏 A,B,C 包括最简单的有效的人工呼吸与循环,以维持必须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和预防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临床上分为三个抢救步骤: 1)步骤A控制气道。关键是保持呼吸道的

6、通畅。 去枕、松开上衣衣扣、取仰头、下颌前挺、清除病人口腔异物及分泌物。 气管插管 2)步骤B呼吸支持。关键是恢复病人的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一般开始时先迅速连续吹入2次,吹气时捏紧鼻子,放气时松开。成年人每次吹气量不少于800毫升,儿童酌减。人工口对口呼吸与胸外心脏挤压的比例,双人抢救时为1:5,单人抢救时为2:15。吹气时不能挤压心脏,否则会发生肺损伤,且通气效果不好。 面罩正压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机,.,.,3)步骤C循环支持。在呼吸支持的同时,应通过心脏按压建立人工循环最常用的方法是 胸外心脏按压,胸内心脏按压法特点 胸外心脏按压: 具体方法是先放按压板,位置肩胛骨至腰部,两边平床。按

7、压部位,胸骨中线、剑突上二横指。以一手的手掌根部按于此处,用另一手压在该手背上,伸直肘关节,借双手臂和躯干的力量,有规律地向脊柱方向下压,使胸骨下限34CM。频率:单人100次/分左右;双人6080次/分。一般胸外心脏按压心排血量仅为正常的3040。,.,胸外心脏按压有效,病人可表现为: a)可触及大动脉搏动。可测到血压 b)瞳孔缩小,出现睫毛反射。 c) 肌张力增强,有吞咽动作。 d)颜面、口唇及皮肤由紫绀变潮红。 e)有挣扎表现。 f) 迅速恢复自主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的优点是能迅速恢复心脏的排血功能,复苏效果较好。但其排血效力比胸内按压差,并且如按压用力不当,可以造成肋骨骨折,肺出血

8、等,需加以注意。 胸外心脏按压不能用于大出血、胸廓畸形、多发性肋骨骨折、张力性气胸、血胸、心包填塞等等。对这些病人,宜改作胸内心脏按压。 胸内心脏按压法特点是血液动力学指标较好,心脏指数大,平均循环时间短,直接按压心脏使血液较易搏出,舒张充盈较快。胸内心脏按压:心排血量可达4060。,.,左胸部第四肋间自胸骨旁2.5CM至腋中线作弧形切口,切开肋间肌、胸膜,将手伸入胸腔挤压心脏。通常是将并拢的四指置于心室后面,拇指及大鱼际置于前面,然后都向室间隔方向挤压心脏,使血搏出。如遇心脏过大,可采用双手心脏按压法,即将右手并拢的四指及手掌置于左室壁,左手置于右室壁,双手同时向室间隔方向作有节律的挤压。应

9、注意避免指端用力过度,将心肌抓破。,.,( 二)后续复苏 D,E,F,指恢复自主循环和稳定呼吸系统的阶段。此期目的在于恢复正常心跳与呼吸,治疗各种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原发疾病,以求病人得到完全康复。 此期复苏所采用的抢救措施包括: a)利用辅助设备,气管内插管机械呼吸等。 b) 建立输液、抗休克、纠正酸中毒等。 c) 除颤。 d) 治疗心率失常。 e) 心电起搏。,.,步骤D:给药与输液。 建立用药途径: 外周静脉途径以供静脉设备和输液。 中心静脉途径设备及测中心静脉压。 气管内途径气管内滴入药物。 心腔内途径一般不主张作盲目的心 腔内注药,以免导致气胸、心包填塞 、冠状动脉和心肌的损伤。抢救效

10、果来 看,静脉、气管内和心腔内三种途径 给药无明显差别。,.,常用复苏药物:使用药物的目的是恢复心跳,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强灌注压力,加速心率,抑制异位心率,纠正缺氧和酸中毒。 1 心肺复苏时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直接兴奋心脏传导系统,提高心肌应激性,加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冠状血管,改善心肌缺氧,为心脏复跳提供能源,刺激心脏起搏点及为自主心律创造条件。还能使心室细颤转为粗颤,有利于除颤治疗的成功。但该药可使外周血管收缩而导致血压升高。 2 碳酸氢钠当心跳停止时间较长时,无氧代谢导致乳酸中毒及呼吸停止引起呼吸性酸中毒,PH明显下降,造成组织酸中毒,使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渗漏,心脏抑制,传导阻滞和室颤阈降低

11、,并会降低肾上腺素的抢救效应,故必须使用碳酸氢钠。,.,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使用其他抢救药物。 多巴酚丁胺心肌无力、心衰。 利多卡因室速、室颤。 阿托品房室传导阻滞。 纳络酮呼吸抑制和停止、抗休克。 多巴胺、阿拉明抗休克。,步骤E:心电监测。血压,SO2,呼吸音,心音,中心静脉压等,.,步骤F:除颤治疗 药物除颤:临床上可采用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胺、溴苄胺或异搏定等药物除颤治疗。 电击除颤: 1 胸外除颤部位:右锁骨下胸骨旁和左 乳头或左侧腋前线第4、5肋间处。 电极板上涂导电膏,除颤器充电,然后放电。第一次200瓦秒,第2次300瓦秒,第3秒360瓦秒,最大放电不得超过400瓦秒。对于电击前

12、心室颤动振幅细小的病人,注射肾上腺素1mg,以增大振幅,使电击后心脏易于复跳。 2 开胸电极除颤,.,(3)复苏后处理 G,H,I 步骤G诊断和治疗病因。 步骤H积极的脑复苏措施,恢复病人 的知觉。 步骤I重点监护治疗。包括维持循环 稳定,加强呼吸管理,治疗脑 水肿,控制抽搐,纠正酸中毒 保护肾功能,抗感染等.,.,终止复苏的指征: i. 复苏包括电击除颤和电起搏等治疗后,心电图上未出现心室收缩波达10分钟以上。 ii.意识丧失及自主呼吸消失。 iii.脑神经的一切反应和反射均已消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达20分钟以上。,.,心跳呼吸骤停后,体内产生一系列病理生理和生化变化,主要为缺氧与酸中

13、毒。,(三)复苏后处理,.,1.有效循环的维持。 2呼吸管理。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3 纠正酸中毒 4 防止肾功能衰竭,出现急性肾衰立即用利尿药(速尿),纠正酸中毒 5 抗感染肺炎,.,脑复苏,脑是维持生命机能和思维、意识活动的器官,脑血流是保证脑组织进行正常功能活动的必要条件。 当今的观点认为,心肺复苏后脑功能是否能恢复,这是衡量复苏成功的关键,脑复苏成功的指标是意识恢复。抢救时要迅速重建脑的微循环,恢复脑血流。,.,主要措施: 1.缩短脑缺氧时间。抢救要迅速,尽快恢复心跳和维持一定的血压。 2 脱水剂使用速尿,甘露醇(3次/天) 24小时尿量大于补液量800到1000cc. 3 大剂量激

14、素使用 4 控制血压.使收缩压在90左右 5低温疗法。低温治疗目的是使脑组织的代谢降低。在脑血循环未恢复正常时,低温可减轻脑的损害。,.,一般认为,体温每下降1度,脑代谢降低6.7%,颅内压降低5.5%,把病人体温降到30度时,脑氧耗减少50,.,a) 降温方法:使用镇静剂,常用氯丙嗪、异丙嗪。 b)降温原则: 早在循环骤停3小时开始头部低温治疗。 足在6小时内使肛温降到30。 久持续到病人听力恢复和肢体协调活动恢复。 c) 注意点:监测体温,对昏迷病人勿使体温下降太多。 降温时心电监测,低温可以引起心律紊乱。,.,谢谢,.,.,呼吸机参数,增强呼吸支持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CPAP) 双水平

15、气道正压(BIPAP) 压力辅助自主呼吸(PSV) 同步间歇强制通气(SIMV) 强制性机械通气(MMV),.,呼吸机参数,机械控制通气(CMV) 间歇正压通气(IPPV) PEEP0 连续正压通气(CPPV) PEEP0 容量控制机械通气(VCV)对健康肺是优先的通气方式。 压力控制机械通气(PCV)是严重ARDS病例选择的通气方法。 压力支持机械通气(PSV)用于病人没有足够肌肉力量(“肺泵衰竭”) 。,.,改善气体交换: 1)加用PEEP呼气末正压。 PEEP水平在515CMH2O水平之间。 PEEP使PaO2增加,是由于: 增加功能残气量(FRC)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 重新打开肺不张区

16、域肺泡恢复通气。 避免呼气末肺泡萎缩。 改善通气/血流比率。 PEEP副作用: 由于减少了静脉血回流量,增加了胸内压减少心排量。 减少肾、肝和内脏循环血量。 减少了由颈静脉的静脉回流量增加颅内压力。 PEEP静脉血回流下降心排量降低血压下降器官血流灌注减少。,.,呼吸机参数,2)增加吸入气氧浓度: FiO20.6 3)反比通气(IRV):反比通气时吸/呼比是逐步颠倒,选择1.51和31之间。 反比通气使吸气时间延长呼气时间减少。 作用:改进氧合作用增加功能残气量气体交换面积。 改进了通气/血流比率。,.,呼吸机参数,压力支持 15CMH2O 压力上升梯度 5060 呼气灵敏度 20 呼气灵敏度 吸气时间 呼气灵敏度 吸气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