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560976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 旋挖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机械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第一章 编制依据一、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强度检查评定标准GBJ50107-20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2、-2007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6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6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 旋挖钻机施工工艺通用规程QSY11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 -125-201121.重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06 22.工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23

3、.旋挖成孔灌注桩工程技术规程DBJ50-156-201224.关于加强桩基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的紧急通知-渝建质监【2008】004号;25.重庆市建设领域禁止、限制使用落后技术通告(第六号、第七号);26.重庆市质监总站关于加强对旋挖桩成桩质量检测的通知渝建质监【2011】53号; 27.地堪报告;28.本单位现拥有的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以及多年工程建设的宝贵经验;等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要求。二、编制范围 图纸提供区域内的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工程。 三、编制原则 施工方案应完全满足业主要求和符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需要以及施工技术规范。确

4、保工程安全、优质、按时完成。 (一)遵守设计 服从甲方、遵守设计,严格执行甲方提供的工程图纸及文件,并且满足国家现行施工规范要求。 (二)确保工期严格按合同所规定的施工工期执行,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在保证质量、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优化施工组织,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地进行,确保施工工期并力争提前完成。 (三)质量第一 确立质量目标、制定创优规划、严格按照质量体系运作,以工作质量确保每道工序和每项工程的工程质量。 (四)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确立安全工作目标、完善规章制度、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强化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狠抓现场各项规章制度、

5、措施的落实,确保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五)科学管理 从实际出发,系统的、合理的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和经济适用;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和新方法。作好人力、物力、机械综合调配,组织均衡生产,降低工程成本。 (六)文明施工 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的全过程进行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方法精心布置和规划施工现场,保护周围环境。严格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活动,做到文明施工,争创标准化施工现场。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工程概

6、况及特征(一)工程名称: 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 (二)工程地点: 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 建设单位:重庆富源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重庆市永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单位:沙坪坝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量目标:合格工程(三)工程概况本项目工程名称: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中学整体改扩建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用地东侧为天星桥正街,南侧、西侧、北侧均为住宅小区。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00m呈 “L”形。本场地区域地貌形态为浅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南侧稍高,整体地势由西南向北东侧呈三级平台台阶

7、状展布,第一级平台为现有西南侧教学楼以及教学楼间的平台组成的一级平台,二级平台为现有学校足球场,三级平台为沿足球场东北侧的原有食堂部分地带,由于拟建场地为天星桥中学校园内,各级平台之间形成的陡坎在土石方开挖完成后采用结构挡墙进行支挡,目前还未开挖完成,现整体稳定,未见明显变形开裂迹象,地面坡度38,一般为5。拟建场地及周边地形最高标高为西南侧288.32m,勘察区北东侧最低标高271.40m,相对约16.92m,地形条件简单。本项目共有3栋多层建筑、地下车库、风雨操场及报告厅组成:两栋教学楼及1栋行政办公楼均为6F,地下有车库、设备间、食堂、风雨操场、学术报告厅、卫生间、体育器材室、看台、消防

8、器材室和其他。建筑类别除车库外均为多层公共建筑。本项目为设计教学楼总建筑面积8628.93m2。本地块无战时人防防护单元。地面建筑属于多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为1级,地上为2级。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与土壤接触的构件为二类;室外外露构件为二类;其它为一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二、工程地质条件: 1、 地形地貌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富源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修建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校工程,为满足施工图设计及施工所需的地质资料,特委托(南江地质工程勘察设计院)对拟建项目进行工程地质一次性勘察工作。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校工程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正街。拟建场地南侧为天星桥正街,东侧,西侧与南侧

9、为居民住宅区。东西长约200m,南北宽约100m呈 “L”形。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2853.76 m平米。拟建筑物特征参数详见下表1:表1 建筑物特征参数一览表 序号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M)结构类型拟采用基础型式荷载(kN/m2)设计地坪标高(m)对差异沉降敏感程度地下室层数及高程1教学楼6F/-2F20.1/7.5钢筋砼框架独立基础/桩基28281.30敏感2F/271.42学术报告厅-1F-9.0钢桁架屋架独立基础/桩基32271.40敏感3行政办公楼6F20.1钢筋砼框架独基99281.3敏感4食堂-2F-9.0钢筋砼框架独基45271.4敏感6风雨操场-1F-9.0钢筋砼框架桩基1227

10、1.4敏感8体育看台1F6.5钢结构桩基30276.8敏感9后勤用房-1F-9.0钢筋砼框架桩基30271.4敏感拟建物安全等级属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一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属甲级。拟建场地南侧为天星桥正街有一栋教师综合楼,东侧、西侧与南侧为居民住宅区,交通条件方便。拟建场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季风明显。气候具有明显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立体规律,是典型的山地气候。气温 绝对最高温度 42.2 绝对最低温度 -1.8 历年年平均气温 17.8 最冷月平均气温 7.2 最热月平均气温 27.4。相对温度历

11、年年平均相对湿度 79% 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 75% 最冷月平均相对湿度 83% 。降雨量历年年平均降雨量 1081.7mm 最大日降雨量 192.99mm 最大小时降雨量 65.2mm 。降雪量历年平均降雪天数 1.2d 最大降雪深度 3.0cm 。气压历年平均气压 98.39kpa。风向全年主导风向及频率 N 13% 年平均风速 2.2m/s 最大风速 28.4m/s 。雷暴日历年平均雷暴 38.6d 。日照 历年平均日照时数 1230h。风压基本风压 30kg/m2 项目拟建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100mm以上,降雨多集中在5-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

12、之二。本场地区域地貌形态为浅丘地貌,地形总体西南侧稍高,整体地势由西南向北东侧呈三级平台台阶状展布,第一级平台为现有西南侧各栋教学楼以及教学楼间的平台组成的一级平台,二级平台为现有学校足球场,三级平台为沿足球场北东侧的现有食堂部分地带,由于拟建场地为天星桥中学校园内,各级平台之间形成的陡坎均采用挡墙进行了支挡,目前整体稳定,未见明显变形开裂迹象,地面坡度38,一般为5。拟建场地及周边地形最高标高为西南侧288.32m,勘察区北东侧最低标高271.40m,相对约16.92m,地形条件简单。2、气象与水文2.1、气象勘察区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具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秋雨连绵,无霜期长特

13、点。多年平均气温17.518.5,最高气温43.5(2006年8月29日),夏季长达4个月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1094.6mm,最大年平均降雨量1378.3mm(1968年),最小年平均降雨量783.2mm(1961年),降雨一般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2/3。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0分钟平均)26.7m/s(1958年5月10日),实测极大风速27.0m/s(1961年8月4日),最大静风频率7%(1月份),平均风速3.4m/s。 2.2、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填土层中,以孔隙含水为主,靠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及含水量受降水影响变化较大。该类孔隙水未形成连续水位,以上层滞

14、水形式、局部潜水形式存在,有就近补给,就近排泄的补、排特征。有利于地下水向场地低洼处排泄,钻孔中未见稳定地下水位。2.3、水文场地附近及临近周边无水塘、河流等地表水体。拟建场地地表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经过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周边修筑有多条排水沟,降雨形成的地表水可通过排水沟排出本场地,故拟建场地地表排水条件好。综上,场地内水文条件较简单。3、 地质构造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属观音峡冲断背斜东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根据场地周边基岩露头观测,岩层产状:倾向130,倾角9,层面裂隙不发育,层间无软弱夹层,结合程度一般差,属硬性结构面。场地内主要发育以下两组裂隙: LX1:29072,裂隙间距约1.2m,延伸1.33.0m,贯通性较差,裂面较平直,多呈微张状,无充填,裂隙中不充水,结合性差,压扭性裂隙,属硬性结构面。LX2:2065,裂隙间距1.22.3m,延伸1.02.0m,贯通性较差,局部有粘土充填,裂隙密度24m/条,裂隙中不充水,结合性差很差,压扭性裂隙,属软弱结构面。4、 地层岩性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