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60916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第四章 机械能和能源阶段验收评估 教科版必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人们有在房前种树的习惯,夏天大树长出茂密的叶子,为人们挡住炎炎烈日,冬天叶子又会全部掉光,使温暖的阳光照入屋内,可以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炎热的夏天,我们在经过有树的地方时,也会感到明显的凉意,关于树木周围比较凉爽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树木把大部分太阳光反射出去,使地面温度降低B树木吸收阳光,使自己温度升高,周围温度降低C树木吸收阳光,将阳光的能量转化

2、为化学能,使环境温度变低D白天大树将热量存起来,晚上再将热量放出来,所以白天在树林里感觉凉爽而晚上感觉到热解析:选C植物发生光合作用,消耗掉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阳光的能量转化成化学能,所以树木下会比较凉爽,故C正确。2.同一个物体,分别沿两个光滑斜面由B、C匀速提升到A。如图1所示,若沿两个斜面的拉力分别为FB、FC。两个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B、WC。则()图1AWBWCFBFCBWBWCFBWCFBFCDWBWCFBFC解析:选B设斜面高度为h,倾角为,物体的质量为m。则根据平衡条件拉力Fmgsin ,由题图知斜面AC的倾角较大,对应的拉力FC较大;根据动能定理Wmgh0,

3、即沿斜面匀速上升过程拉力做的功Wmgh,故WBWC。所以选项B正确。3.如图2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v0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h的海平面上。若以海平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物体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B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mghC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mv02mghD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为mv02解析:选C物体到达海平面时位于参考平面上,重力势能为零,A错;物体运动过程下落了h高度,重力做功mgh,B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mghmv02mv2,即物体在海平面上的机械能E2mv2mghmv02,C对,D错。4一木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将一

4、个大小恒为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P;若将一个大小恒为2F的水平拉力作用在该木块上,使该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位移x时,拉力的瞬时功率是()A.P B2PC2P D4P解析:选C在光滑水平面上,大小为F和大小为2F的水平恒力分别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从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的位移x,速度之比应该是1,根据PFv,可求出拉力的瞬时功率之比应为12,C正确。5如图3甲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通过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则()图3A物体的质量m

5、1.0 kg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0C第2 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4.0 JD前2 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1.5 W解析:选D物体在第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有F3mg2 N;第2 s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有F2mgma,其中加速度a2 m/s2,解得m0.5 kg,0.4,A、B错误。第2 s内的位移为1 m,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mgx2.0 J,C错误。前2 s内拉力做功为3 J,故平均功率为1.5 W,D正确。6.如图4所示,滑块A和B叠放在固定的斜面体上,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沿斜面加速下滑。已知B与斜面体间光滑接触,则在A、B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

6、是()图4AB对A的支持力不做功BB对A的作用力不做功C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DB对A的摩擦力做负功解析:选BCB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A和B是一起沿着斜面下滑的,所以B对A的支持力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以B对A的支持力做负功,所以A错误;B对A的作用力包括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它们的合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向上,与运动的方向垂直,所以B对A的作用力不做功,故B正确;B对A的摩擦力是沿着水平面向左的,与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90,所以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故C正确,D错误。7.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5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的

7、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高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B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minC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D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2解析:选AD小球经过A点的最小速度为0,由机械能守恒得mg(Hmin2R)0,故D点的最小高度Hmin2R,要使小球能从A点水平抛出,需H2R,A对,B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mg(H2R)mvA2,解得vA。而2Rgt2,xvAt,故x2,C错,D对。8.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沿粗糙斜面匀加速下滑h高度,速度由v1增大到v

8、2,所用时间为t。在此过程中()图6A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mghB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mv22mv12C木块与斜面增加的内能为mghmv22mv12D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为t解析:选ABD木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故A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木块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重力势能减少量与摩擦力做的功之和,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变化量,故B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hQmv22mv12,则木块与斜面增加的内能:Qmghmv22mv12,故C正确;木块沿斜面下滑的距离stt,故D正确。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9. (6分)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最短时能储存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

9、在一带有凹槽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7所示,用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最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图7(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为_。(2)计算弹簧最短时弹性势能的关系式是Ep_。解析:(1)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有:钢球质量m、桌面高度h、钢球落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弹簧最短时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钢球平抛时的初动能,Epmv02,而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gt2,sv0t得,v0,故Epmv02。答案:(1)钢球质量m、桌面高度h、钢球落点与飞出点的水平距离s(2)10(10分)某同学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不慎将一条挑选出的纸带的一部分损坏,损坏的是前端部

10、分。剩下的一段纸带上各相邻点间的距离已测出标在图8中,单位是cm。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 Hz,重力加速度g取9.8 m/s2,重物质量为m。图8(1)重物在2点时的速度v2_,在5点时的速度v5_,此过程中动能增加量Ek_,重力势能减少量Ep_。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_。(2)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图像正确的是(其中Ek表示重物动能的变化量,h表示重物下落的高度)()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以求出重物在2点时的速度v2 m/s1.50 m/s和重物在5点时的速度v5 m/s2.075 m/s,所以动能增加量为Ekmv52mv221.03m J,重物从2点到5点,重力势能减少量为E

11、pmgh25m9.8(3.23.64.0)102 J1.06m J,由以上可得出实验结论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重物机械能守恒,应有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增加的动能,即Ekmgh,可见重物增加的动能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选项C正确。答案:(1)1.50 m/s2.075 m/s1.03m J1.06m J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机械能守恒(2)C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36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6分)如图9甲所示,质量m1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t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变力F作用,t1 s时,撤去力F,某时刻物体滑上倾角为37

12、的粗糙斜面;已知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斜面最高点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其他阻力,求:图9(1)变力F做的功。(2)物体从斜面底端滑到最高点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3)物体回到出发点的速度。解析:(1)物体1 s末的速度v110 m/s,根据动能定理得:WFmv1250 J。(2)物体在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x110 m5 m物体到达斜面时的速度v210 m/s,到达斜面最高点的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mgxsin 37Wf0mv22解得:Wf20 J,20 W。(3)设物体重新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3,则根据动能定理:2Wfmv32mv22解得:v32 m/s此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到

13、达原出发点的速度为2 m/s。答案:(1)50 J(2)20 W(3)2 m/s12. (20分)如图10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用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连接A、B两球,悬挂在容器边缘两侧,A球质量为B球质量的2倍,现将A球从容器边缘处由静止释放,已知A球始终不离开球面,且细绳足够长,容器固定。若不计一切摩擦。求:图10(1)A球沿球面滑至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2)A球沿球面运动的最大位移大小。解析:(1)当A球经过轨道最低点时,速度沿切线方向水平向左,这是A球的实际速度,也是合速度,将其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绳子方向的两个速度,如图所示,则v2v1sin 45v1A球到达最低点时在竖直方向上下落R,而B上升了R。对A、B组成的系统,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mgRmgR2mv12mv22解得v12。(2)当A球的速度为0时,A球沿圆柱面运动的位移最大,设为x,A球下降高度为h,如图所示,则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2mghmgx0又hRsin ,x2Rsin 解得xR。答案:(1)2(2)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