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560914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介绍ppt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道河中心小学 赵继凤,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六年级上册 简 介,.,教材的研究与编写,基本原则: 在体现新理念的同时注意具体措施的可行性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特点: 创新、实用、开放,.,主要内容,.,明显特点,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明显特点,改进分数乘、除法的编排,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原通用教材的编排相同,在分数除法单元仍安排“比”的小节,教学比的意义、性质和应用,第一,比和分数有密切的联系,两个整数相除(除数不等于0)可以用分数表示它们的商,也可以说成两个数的比,两个数的比也可以用分数形

2、式来表示 第二,提早教学比的概念,可以为后面教学圆周率、百分数、统计等打好基础,.,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的乘法和除法的教学,同样要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1)不单独教学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意义,而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具体情境和计算过程去理解运算意义。 (2)通过实际问题引出需要用分数乘、除法计算的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理解分数乘、除法算法和算理 (3)借助操作与图示,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乘、除法的算法和算理 (4)不再出现文字叙述式的计算法则,简化了算理推导过程的叙述及解决问题思路的提示 (5)调整了分数乘、除法应用问题的编排,注重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

3、能力,.,明显特点,改进百分数的编排,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了教学的探索性和开放性,.,明显特点,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注意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练习中,教材注意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明显特点,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明显特点,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

4、考问题的思维习惯,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明显特点,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明显特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内容分类,单元分析,第一单元 位置,一、教学内容,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

5、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具体编排,.,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的位置。,教学用数对确定教室的座位的位置。,用“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用数对如何表示位置。 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随意调换。,教学使学生明确:,.,教学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把动物园的各场馆的位置画在方格纸上,两个学生对话给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两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四、教学建议,3. 准确把握教学要求。,1. 注意提升已有的确定物体位置的知识经验。,2. 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注意

6、知识的综合性。,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分数乘法 解决问题 倒数,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会运用分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三、具体编排,分数乘法,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倒数,分数乘整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分数乘分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给出信息提出问题,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探究计算方法,讨论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7、,积一般化成最简分数,积化成最简分数: 1、乘得的积进行约分 2、乘的过程中约分,.,.,.,乘法运算定律 的应用,运用定律进行 简便计算,.,求一个数的几 分之几是多少,稍复杂的 求一个数的几分 之几是多少,.,.,.,.,四、教学建议,1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 2加强分数乘法的意义的教学。 3借助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一、教学内容,分数除法意义与计算; 解决问题(分数除法的应用) 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求比值与化简比,以及比的应用,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2.会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8、。 3.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 4.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二、教学目标,三、具体编排,分数除法,分数除法,解决问题,比和比的应用,运算意义,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计算方法,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稍复杂的),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分数除以整数,分数除以分数,混合运算,比的应用,.,分 数 除 法 的 意 义,.,分 数 除 以 整 数,分子能 被 整数整除,分子不能 被 整数整除,特殊,一般,.,路程时间速度,分数除以分数,.,分 数 除 法 的 混 合 运 算,使学生看到 已经掌握的

9、 混合运算顺序 同样适用于 分数运算,.,已知 一个 数的 几分 之几 是 多少 , 求这 个数,.,稍复杂 已知 一个 数的 几分 之几 是 多少 , 求这 个数,.,同 类 量 比,同 类 量 比,.,.,情境,.,黄金比,1. 注意相关知识的复习。,四、教学建议,3.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分数除法的方法。,2. 让学生感悟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第四单元 圆,一、教学内容,认识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二、教学目标,1.认识圆,掌握圆的基本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相互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率的近似值,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10、。,三、具体编排,圆,1. 认识圆,3. 圆的面积,2. 圆的周长,.,.,用 一般 物体 画圆,认识圆 用 圆规 画圆,.,借助正方形 的对称性,说明圆形物体 具有易滚性,轴在圆心, 可前进中车子 行驶平稳,.,认识圆是 轴对称性 图形,.,围成圆一周 的长度是周长,测量 周长,探索 周长 与 直径 的 关系,.,.,探索圆的面积公式,引出 圆的 面积,推 导 计 算 公 式,面积 计算,.,圆形 面积 计算,通过 乘法 分配律 沟通,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圆的特征。 2.注重让学生感悟“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四、教学建议,化曲为直,.,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是在学生掌

11、握了圆的概念和周长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通过该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椭圆形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研究问题,收集数据,确定起跑线,.,整理数据 确定思路,进行计算 得出结论,确定起跑线,第五单元百分数,一、教学内容,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解决问题,百分数的一般应用,折扣、纳税、利息,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

12、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二、教学目标,三、具体编排,.,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主要是根据小数的含义进行的。如小数化成百分数,由于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因此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最后改写成百分数。百分数化成小数,百分数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直接写成小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1.让学生充分理解百分

13、数的含义。 2.注意对互化的方法进行总结。 3.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五、教学建议,.,第六单元 统 计,一、教学内容,扇形统计图,.,二、教学目标,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知道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能从扇形统计图读出必要的信息。,.,三、具体编排,.,用扇形可 以清楚地 表示出喜 欢各种运 动项目的 人数占全 班总人数 的百分比,.,介绍圆柱形扇形统计图,说明有时为了清楚和美观,统计图在形状上发生了一些改变。教师可课前搜集一些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了解一下。,.,四、教学建议,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对比三种统计图,加深对扇形图的

14、认识。,.,综合应用,合理存款,本活动是在完成了第五单元“百分数”的教学之后安排的,旨在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另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教育储蓄、国债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活动目的,1. 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利率的有关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相关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 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明确问题,收集信息,.,设计方案,选择方案,.,第七单元 数

15、学广角,鸡兔同笼,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三、具体编排,.,教材先说明“ 鸡兔同笼”问 题是我国古 代著名的数 学问题,再 由生动有趣 的古代课堂 情境引出“鸡 兔同笼”原题,对原题给 予解释,小精灵提出“这 个问题你能 解决吗”,学 生冥思苦想 的画面激发 学生解决该 类问题的兴趣,.,先在例1中安 排一道数据 较小的“鸡兔 同笼”问题让 学生探索解 决的方法。,教材首先呈 现了学生最 “朴素”的 想法猜测,.,“假设法”,“列方程法”,.,.,.,四、教学建议,1.采取直观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探讨不同的方法。 2.恰当把握教学目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