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560848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一单元 知能测试(时间:60分钟 分数:7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我国现阶段,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 C )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海外华人华侨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A B C D2.2008年11月8日,著名影星巩俐在新加坡的德义民众俱乐部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并领取了身份证、居民证书,这一决定引来无数网友的争议。巩俐加入新加坡籍她已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她已成为新加坡公民我国公民的权利她已丝毫不能再享有今后她将不能在国内从事演艺事业 A B C D3我们享

2、有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及他人的保障,否则权利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是A、学校保障 B、家庭保障 C、法律保障 D、社会保障42011年召开期间,全国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建言献策,许多群众还通过网络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人大代表通过提出议案行使自己的权利。这说明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大代表可以超越法律行使特权 我国公民可以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言论自由和批评建议权 A. B. C. D.52009年1月14日,山西朔州市中级法院对轰动一时的朔州市二中“学生弑师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李某某被判处无期徒刑。李某某因对班主任郝旭东怀恨在心,便用弹簧刀将其杀

3、害。案例说明法律通过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就是对自身权利的侵害法律是公民权利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A B C D6在我国,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必须做到 ( ) 要依法行使权利 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要采取合法的方式,依据法定程序行使权利 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必须以牙还牙 A、 B、 C、 D、 7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卖菜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小明打电话向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有一个黑网吧 受同学欺负的小刘找自己的哥哥教训那个同学 小梅督

4、促做生意的爸爸及时交足税款A. B. C. D.8. 李亮最近迷上了上网,出于好奇,他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信息。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可以随心所欲 B网络本来就存在大量虚假信息,李亮的行为无可厚非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权利 D李亮是在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9市民李某深夜追小偷,迫使小偷跳入河中溺亡,李某事后被刑事拘留,并要承担刑事责任,些事引发市民的议论纷纷,下列议论正确是 ( ) A.小偷该死,罪有应得 B.李某冤枉,李某追小偷是合法行为 C.李某违法,没有尊重他人的权利 D.李某违法,但违法行为轻微不应受到法律的追究10. 小

5、林的爸爸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收到了这样一条手机信息:一言一行都体现你的文明修养;一举一动,都代表我市形象。下列行为能树立我市良好形象的是 尊重、理解环卫工人的劳动 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主动清扫街道垃圾在公共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在公共场所吸烟A. B. C. D.11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就应该做到( )法律让做的,不让做的也做 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A. B. C. D.12. 2008年12月31日,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石家庄市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原三鹿高管王玉良、杭志奇、吴聚生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8年和5年。这说明法

6、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犯罪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A.B.C.D.13当越来越多的网民在享受博客带来的乐趣时,也有一部分人利用博客发布不良信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污染了网络环境。这要求 A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B公民应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C公民必须远离网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D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14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提倡和鼓励公民实施的行为是( )A. 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有应诉的义务 B. 不得破坏草坪、花卉、树木C. 参加植树劳动,种植和保护树木 D. 不得攻击计算机系统及通信网15云南省交通

7、厅副厅长胡军10年聚敛巨额非法财产,被依法惩处。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和收受他人巨额财物,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上述案例启示我们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事情,我们应坚决不做 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建设和谐社会,每个公民都必须少享受权利,多履行义务 国家机关在执行法律时对公民一律平等A B C D 16小胡同学在上学路上骑车闯红灯。如果让你去劝告他,可以运用的法律知识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都具有自愿性B.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权利,也要自觉履行义务C.立身需自尊,人格不可辱D.要树立诚信意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17.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

8、享。“共建共享”从法律上讲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强制性 B、公民享受权利的广泛性C、公民履行义务要有自觉性 D、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18.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以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违法犯罪分子受到了我国党和政府的严厉打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上述材料说明了 ( )我国社会中还存在极少数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与他们进行斗争,能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A B C D19.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有权( ) A采取任何手段自行就解决 B运用法律手

9、段,按照法定的程序来维护 C采用同样的方式去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D忍气吞声,自任倒霉 20.下列选项中,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认识错误的有 ( ) 只享受权利不愿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履行义务既要增强权利观念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多想享受权利,少履行义务A B C) D 二、快乐简答(共20分)21滨州市某企业扩建厂房强行征用了农民刘刚的土地。刘刚因土地补偿问题与该厂负责人员发生争执。刘刚对其强制征收土地不满,于是将有关情况写了一张大字报贴在该厂的厂门口,造成了不良影响。(1)请你对上述行为进行简要的评析。(2)请你给刘刚想想办法,告诉他应该怎么办?22.(2008衢州市)作

10、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培养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1)感受权利义务现象享受什么权利或履行什么义务为防流感扩散,我校由防疫部门组织实施消毒我们尊重班里不同民族同学各自的生活习俗小惠去超市购物,出门时超市保安人员搜她的包,被小惠严词拒绝。(2)例析法律观点有人认为,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其实,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己也利人的。请举例说明。观点A: 我享受权利也有利他人。举例说明: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有利自己。举例说明: 三、实践与探究(共10分)23(10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008年3月起,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主办,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

11、德实战活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开展。小明所在的学收通过开展“道德小模范”评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下面是小明同学的评选表。请仔细阅读表格,回答问题。(1)你知道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吗?请写出来。(3分)(2)对照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表格中“评价内容”一栏还需要增加哪些方面的内容?请写出一条。(2分) (3)表格中,小明有待努力的是哪一方面?请运用教材知识帮助小明提出改进的方法。(5分) 参考答案:一、 C C C D C C A C C A C D B C C B D A B D二、21(1)由材料可以看出,该企业侵犯了刘刚的合法权益。而刘刚维权的方式也是不可取的,是违法的。公民

12、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2)他应该采用合法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可以向有关部门或媒体反映情况,或到法院起诉,依法解决问题。 22.(1)生命健康权 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人身自由权 (2)观点A::如行使消费者权利,有利于改善消费环境,使其他消费者的权益免受侵害;观点B:如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有利于自身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三、23.(1)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 (3)诚实守信。 改进方法:要遵守诚信守则,坚持实事求是。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 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站在长远利益一边;在情与法冲突中,站在法律一边。讲求诚信的智慧,当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发生冲突时,要坚持原则,权衡利弊,妥善处理;说“善意的谎言”时,不能出于个人的“私利”,而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等。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