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60842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课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孙光德 董克用 主编,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本章学习要点,住房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当前的住房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1 住房社会保障概述,18.1.1 住房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英国是住房保障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就制定了针对城市住房问题的住房法,并开始兴建政府公寓,以优惠价格

2、出租给贫民。二战后,英国积极发展福利性住房。英国政府通过实施灵活、多样的住房保障措施,使许多中低收入阶层实现了“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新加坡从1961年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建成了50多万套住房,实现“居者有其屋”。,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1 住房社会保障概述,18.1.1 住房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 美国政府制定住房保障计划,成立联邦住房金融机构和联邦住房发展机构,采取发展低租金公房、建立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等措施进行政府干预。 西欧的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的住房保障制度都起源于解决住房短缺问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大约20%30%的

3、房屋破坏,使西欧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得到了空前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兴起了由政府采取税收支付、贷款优惠以推动住房私有化的浪潮。,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1 住房社会保障概述,18.1.2 住房社会保障的内涵及制度建构的基本原则 住房保障制度是一种在住房领域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实质是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为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群体及其他特殊社会群体提供适当住房,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水平。 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充分考虑住房保障需求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 2.必须注重形成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手段的多元化

4、3.必须正确处理住房保障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2 住房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18.2.1 政府公房建设模式 公房建设模式出现于住房短缺时期,政府发挥土地、资本等资源优势,在生产环节干预住房市场,直接建造住房提供给居民,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加住房供应总量。但是政府建设公房是在供应环节对住房市场的直接干预,这不仅干扰了房地产市场的正常发展,也给政府带来巨大的财政负担。 英国的议会住房(council housing)、新加坡政府的廉租屋和我国香港的公屋都属于这种模式。,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2 住房社会

5、保障的基本形式,18.2.2 住房建设补贴模式 住房建设补贴模式,即政府通过提供优惠贷款、补偿贷款利息等优惠政策,支持营利性房地产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同时对建成住房的出租或出售做出限制,规定通过享受优惠政策建成的住房必须按成本价出租或出售给符合政策规定的家庭。 德国和美国是向营利性房地产企业提供住房建设补贴的代表性国家。 法国政府为解决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住房问题成立了低租金住房联合会(HLM),其主要职能是直接建设住房,发放低利率贷款,改建旧房为经济适用房后再出租。,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2 住房社会保障的基本形式,18.2.3 租房

6、租金补贴与购房税收优惠模式 租房租金补贴和购房税收优惠目前已经成为各国运用最普遍的住房保障运作模式,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发放租房租金补贴或实施购房税收优惠,以帮助住房支付能力有限的低收入家庭能在住房市场上租到或买到合适的住房。,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3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1.住房制度改革的起步阶段 1980年4月,邓小平提出了住房商品化思路,以此为指导,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开始起步,将“提租和出售公房”作为房改的切入点。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住房消费的最大矛盾是全面短缺,政府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扩大住宅建设和供

7、给上,住房保障并未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没有对此进行专门的研究。 当时全国在许多地区也实行过一些带有住房保障性质的政策。其主要方法是对无房户和特困户实行特殊的住房解困办法。,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3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2.住房制度改革及住房保障制度全面推进阶段 1994年,提出了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行住房商品化、社会化。 1995年,提出了加快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户的居住问题,建立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供应体制。这是在住房制度改革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住房保障的问题。 1998年,提出了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经

8、济适用住房的意见和建立廉租住房供应体系及公房提租减免等政策。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和公房提租补贴政策构成了这一时期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3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3.住房社会保障体系构建阶段 2003年,开始将改革的重点转向对住房供应体系的调整,提出“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的改革方向。 明确经济适用住房为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强调完善廉租住房制度,提出以财政预算为主、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 2005年以来,提出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强化政府对低收入家庭住房的保障责任。 2007年,明

9、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1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1.住房公积金制度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蓄,它是一种互助性、保障性的住房资金,能够有效支持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的解决。 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职工个人每月按规定从工资中扣除缴存的部分;二是职工所在单位每月按规定为职工个人缴存的部分,这两部

10、分只定向用于职工的住房消费支出。,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1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2.廉租住房制度 廉租住房制度是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基本制度。廉租住房制度保障对象一般为最低收入家庭。 目前廉租住房制度主要采取以下四种实施方式: 一是实物配租,即政府为低收入户和住房困难户直接提供低租金的普通住房。 二是租金补贴,即政府向住房困难户和低收入者按规定的标准发放租金补贴,由受补贴者自己到市场上去租房。 三是对租住在现有公房内的“双困”家庭(低收入和住房困难户)实行租金减免。 四是房屋置换。,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11、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1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3.经济适用房制度 经济适用住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目前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覆盖对象主要是具有一定支付能力的低收入家庭。 在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中,各地因地制宜,创造出了多种实施方案: 一是政府直接参与组织实施。 二是在政府统筹规划下,由开发企业建设和销售。 三是由企业和特定组织建设与销售。,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1 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4.

12、限价商品住房制度 限价商品住房制度是在政府提供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或货币补贴的前提下,为满足当地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需求而建立的一种住房保障制度。限价商品住房的供应对象一般不能享受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保障待遇。 限价商品住房又称为“两限两竞房”,所谓的“两限两竞”即“限套型、限房价,竞地价、竞房价”。,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2 当前深化中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住房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 (1)将住房公积金发展成为惠及全社会的政策性住房金融。 (2)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政策性住

13、房金融的职能与作用。 (3)创新住房公积金的使用范围。 2.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 (1)确保廉租住房保障资金来源。 (2)进一步完善保障方式。 (3)多渠道增加廉租住房房源。,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18.4 中国住房社会保障体系与存在的问题,18.4.2 当前深化中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3. 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1)明确经济适用住房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2)明确低收入家庭的划分标准。 (3)严格贯彻落实现行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规定。 (4)建立并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的退出机制。 4. 优先保证中小套型限价商品住房供应,社会保障概论(第

14、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本 章 小 结,(1)住房社会保障作为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是由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解决国民住房困难和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国民居住保障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谋求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是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住房保障需求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必须注重形成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手段的多元化,必须正确处理住房保障与市场的关系。,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本 章 小 结,(3)根据政府对住房保障的干预

15、程度和市场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大小,总体上可以将市场经济国家(地区)的住房保障形式分为政府公房建设模式、住房建设补贴模式及租房租金补贴和购房税收优惠模式。 (4)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起步、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限价商品房制度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这些制度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关 键 词,住房社会保障制度 住房公积金制度 廉租住房制度 经济适用住房制度 限价商品住房,社会保障概论(第三版)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习 题,1.住房社会保障有哪些形式? 2.简述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历程。 3.评述我国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 4.如何进一步深化我国住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