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560618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含答案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中考物理高分一轮复习课时训练 物态变化下列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液化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C.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汽化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升华每年冬季,张家界核心景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山顶都会出现漫山遍野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凇是由于什么物态变化现象形成的()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华夏季,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上与此相同的是()A.夏天,湿衣服变干B.春天,冰雪消融C.深秋的早晨,树叶上挂满露珠D.用久了的灯丝变细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出汗

2、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降低了室温B.石蜡和冰的熔化一样,都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和露珠的形成原理相同D.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雾是飘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C.高压锅内部液面气压增大,液体的沸点升高D.加油时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下图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

3、变,所以不吸收热量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9 时,小华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然后,小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K2-4甲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的气压高于标准大气压B.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4 minC.通过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如图所示,烧杯中有水

4、,水中倒扣着一玻璃瓶,瓶内水面比烧杯内水面低,当烧杯中的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A.烧杯和瓶内的水可能都会沸腾B.烧杯中的水可能会沸腾,瓶内的水一定不会沸腾C.烧杯中的水一定不会沸腾,瓶内的水可能会沸腾D.烧杯和瓶内的水一定都不会沸腾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4 min甲比乙吸热多B.48 min甲不吸热C.010 min甲和乙内能不断增加D.010 min甲和乙温度不断升高如图是研究碘的物态变化的实验装置,当碘_热量后,直接升华成碘蒸气;碘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板会放出热量,_成固态的碘(填物态变化名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

5、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气罐在烈日的暴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如图所示.(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_方法使气体液化.(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中要_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西安世园会使用了一种新型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热泵机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四部分组成.如图是夏天为房间制冷的循环原理图,它可以将室内的热通过循环物质转移到水中,再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冷凝器中循环物质发生了_(选填物态变化名称),要_热量;利用水来

6、转移热,是因为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较_.如图所示,是科技小组设计的酒精提纯装置.该装置利用水浴法给装有酒精的试管加热的优点是_,在提纯过程中,酒精发生了_和_(填物态变化).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可达-88.3 ,依据表格中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温度计。烧开水时,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主要是因为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的。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主要是因为:气泡周围的水不断(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气进入气泡;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如图所示是小明同

7、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来测量温度的。(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此装置从热水中拿出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此时液柱向(选填“左”或“右”)移动,等液柱稳定后,液柱处的刻度应标。(3)小明拿着此装置乘电梯从一楼到达十楼(环境温度不变),发现该气体温度计的液柱向左移动,于是他猜想该气体温度计可能会受到的影响。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一次盐水状态并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

8、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凝固过程用了min。(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温度(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凝固点为。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选填“高”或“低”)了。(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答案解析答案为:D;解析 冰块体积变小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打开冰箱门时,门的附近出现“白气”,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答案为:D;答案为:A

9、;答案为:C;解析 出汗时吹风扇感觉凉快,是因为风加速了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故A错误。石蜡是非晶体而冰是晶体,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断变化;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冬天人呼出的“白气”是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露珠也是液化形成的,故C正确。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凝华放热,故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的谚语,故D错误。答案为:C;答案为:B;答案为:C;解析 由图甲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99 ,低于100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A错误;水从89 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5 min,B错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C正确;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乙所示,水沸腾前气泡上

10、升的情况如图丙所示,D错误。答案为:A;解析 吸热的物态变化有熔化、汽化和升华,由液体吸热的只有汽化。故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吸热的物态变化属于汽化,A正确。答案为:B;答案为:C;答案为:吸收凝华;解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吸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放热.答案为:(1)压缩体积(或增大压强)(2)吸收;解析:液化石油气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水流入土中,在蒸发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答案为:液化,放出,多;解析:本题考查了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对应过程中吸放热情况的理解.据题意可知,该物质在冷凝器中放热,即发生了液化,用水来转移热,是由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液体比较,在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较多.答案为:受热均匀,汽化,液化;解析:水浴法加热的优点是使被加热物体受热均匀.由图可知,该装置给装有酒精的试管加热,酒精先迅速汽化成酒精蒸气,然后遇冷液化为酒精,达到提纯的目的.答案为:2酒精;答案为:汽化减小;答案为:(1)热胀冷缩(2)右(3)0(4)大气压答案为:(1)10(2)不变(3)-2 低(4)变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