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60494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46编号儿科健康教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 一、新生儿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1、新生儿黄疸 2、新生儿呕吐 3、新生儿肺炎 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 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支气管炎 3、肺炎 4、支气管哮喘 5、急性喉炎 四、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1、病毒性心肌炎 五、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1、肾病综合征 2、急性肾小球肾炎 六、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七、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1、化脓性脑膜炎 2、病毒性脑膜炎 3、癫痫 八、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儿童糖尿病 九、免疫性疾病的健康教育 1、过敏

2、性紫癜 2、川崎病 十、 肿瘤病人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急性白血病 一、新生儿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一、新生儿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一) (一)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 【定义定义】 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时期血清胆红素增高,而引起皮肤、黏膜、巩膜发黄的临床现象。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生理性黄疸约 60的足月儿和 80以上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常于生后 23d 开始, 45d 达高峰, 1014d 自然消退。 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可出现较晚、 程度重, 可延至 34 周消退。 2、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特点为:黄疸出现早(生后 24h 内):程度重,血清胆红素 超过 220.5molL(12

3、.9mg/dl),早产儿超过 256.5mol/L(15mgdl),或病情发展快,胆红素 每日上升超过 85molL(5mgd1);黄疸消退延迟,足月儿超过 2 周,早产儿超过 4 周,或黄 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超过 26molL(1.5umol/dl)。 【介绍治疗介绍治疗】 1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 2注意保暖,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热量,保持大便通畅。 3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发生 可采取蓝光疗法、使用酶诱导剂、血浆或白蛋白等 方法。必要时考虑换血疗法。 【住院期间的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 1. 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和患儿病情, 取得合作。 告知其光

4、照疗法是通过荧光照 射使新生儿体内未结合和胆红素转变成水溶性异构体,易于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二次,避免对流风。减少人员探视, 预防交叉感染。 3. 注意保暖:包被穿衣适中,防低温或过热。 4. 合理按需喂养,提倡母乳喂养,保持大便通畅。 5. 若“母乳性黄疸”需暂停母乳喂养 72 小时;期间予人工喂养,注意奶具消毒。 6. 注意观察小儿皮肤黄染程度,黄染过重者需中药利胆退黄、光疗治疗。光疗时注意保护好眼 及会阴部,鼓励其多喂水,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7. 注意观察小儿反应、 哭声、 吃奶及大便情况,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特别是臀部

5、护理, 勤换尿布。 【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1.注意小儿个人卫生,定时更换内衣,做好皮肤护理。 2.抱孩子适当户外活动,多晒太阳,适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3.根据医嘱服药,注意门诊随诊。 4.足月新生儿黄疸一般 2 周内消退,若小儿皮肤黄疸加深或退而复现,需及时就诊。 5.母乳性黄疸者,可鼓励继续母乳喂养,若患儿黄疸严重,可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再恢复 母乳喂养。 6.红细胞 G6PD 缺陷者,应忌食蚕豆及其制品,患儿衣物保管时禁用樟脑丸,避免使用抑制或 竞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药物。 7.发生胆红素脑病者,及时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 (二) 新生儿呕吐(二) 新生儿呕吐 【定义】【定义】 新生

6、儿呕吐:呕吐是指胃内容物和一部分小肠内容物在消化道内逆行而上,自口腔排出的反射 性动作,是消化道机能障碍的一种表现。新生儿胃容量小,发育差,呈水平位容易发生呕吐,是新 生儿时期常见症状。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要早诊断,及时治 疗。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1呕吐 2体重不增 3反流性食管炎:哭闹、拒食 4呼吸暂停:反流引起迷走反射喉痉挛 5吸入性肺炎与慢性肺部疾病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治疗主要是体位治疗,轻者:食后 1 小时保持直立位,右侧卧位;重者:30倾斜 的床上俯卧位,或 60角仰卧。 2饮食疗法:少量多餐,喂以稠厚乳汁。 3指导合理用药,

7、如 H2 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胃肠动力药:吗丁啉、红霉素等;胃黏膜 保护药:思密达等。 (三)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定义定义】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介绍治疗介绍治疗】 1、 控制感染,针对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2、 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合理喂养和氧疗。 【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二次,避免对流风。减少探视及陪护人员。 2.注意观察小儿面色,有呼吸困难及紫绀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3.静脉给药注意不要随意调节滴速;如需口服用药需根据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请勿在小儿哭闹时 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 4.以母乳喂养为佳,少量多餐。人工喂养奶

8、头孔大小要适宜。喂好后将小儿竖直,头伏于母亲肩上, 轻拍其背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避免溢奶和呕吐。 5.多怀抱小儿,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 6.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小儿腹泻小儿腹泻 【定义】【定义】 小儿肠炎多因不洁东西所引起,故预防最要紧的是食物之清洁及保存安全。小孩尽量不要吃街 上贩卖的生冷东西, 在家中吃东西要煮沸以及用其他方法洗净消毒灭菌 。 食器亦要消毒干净, 婴儿 所有奶瓶、奶头都要严格消毒,冲好的奶或吃过一半的奶,不可放置在温室太久。家里有下痢人时, 应将病人隔离,其

9、大便呕吐等排泄物的用具要消毒,排泄物要小心处理,以免传染给其他小孩。 【临床表现】 1.轻度:一天大便次数 58 次,有轻微发热,无脱水现象。 2.中度 : 一天大便次数超过 10 次,大便为水样、泥状、细菌性带有粘液、脓或血液,俗称“痢疾”。 有脱水现象,发高热;因细菌有毒素,常引起痉挛、昏睡、休克现象,严重者甚至死亡。 3.重度:一天大便在 15 次以上,水样大便喷射而出,有重度脱水现象,即皮肤干燥、眼球凹陷、 眼圈发黑、小便减少,口渴、不安,此外尚有血酸症、呼吸不适、虚脱、半昏迷等状态。由于钾缺 乏及水肿的关系,腰部膨胀,有肠麻痹现象。若不及时之治疗,死亡率可达 30%以上。 【住院期间

10、的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 1.不要禁食。吃母乳的婴儿要继续哺喂,只要婴儿想吃,就可以喂。吃牛奶的婴儿每次奶量可以 减少 1/3 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减量后婴儿不够吃,可以添加含盐分的米汤,或哺喂胡萝卜水, 新鲜蔬菜水,以补充无机盐和维生素。已经加粥等辅助食品的婴儿,可将这些食物数量稍微减少。 要根据婴儿口渴情况,保证喂水。 2.早期发现脱水。当婴儿腹泻严重,伴有呕吐、发烧、口渴、口唇发干,尿少或无尿,眼窝下陷、 前囟下陷,婴儿在短期内“消瘦”,皮肤“发蔫”,哭而无泪,这说明已经引起脱水了,应及时通知医 护人员。 3.预防脱水。用口服补液盐不断补充由于腹泻和呕吐所丢失的水分和盐分,脱水便不会发

11、生 4.不要滥用抗生素。许多轻型腹泻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药物治疗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妈咪爱等微生 态制剂,思密达等吸附水分的药物也很快病愈,尤其秋季腹泻因病毒感染所致,应用抗生素治疗不 仅无效,反而有害 ; 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细菌性腹泻,可以应用抗生素,但必须在医生指导之下治疗。 5.家长应仔细观察大便的性质、颜色、次数和大便量的多少,将大便异常部分留做标本以备化验, 查找腹泻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以减少肠蠕动;注意让婴儿多休息,排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防止红臀发生,尿布清洗干净,煮沸消毒,晒干再用。 【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1小儿食器注意安全及清洁。 2避免带小儿到公共场所。 3隔离病人及小心处理其

12、排泄物。 4注意家户卫生、装纱窗、扑灭苍蝇、蟑螂,以及环境清洁。 5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 6个人卫生及卫生教育,尤其带小孩的人,要常常洗手,给小儿换尿布以后即要洗手;在接触 小儿泌物后亦要洗手,以免细菌传染给小儿。 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三、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健康教育 (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因】【病因】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炎症,90%由病毒引起。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轻症患儿表现为流涕、鼻塞、喷嚏、咽部不适、轻咳、不同程度的发热。重者畏寒、高热、 头痛、无力,甚至高热惊厥。 【治疗】【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多饮水。

13、 2.抗生素:细菌感染选用抗生素,但对病毒感染者无效。 3.对症治疗:高热者予以物理降温,咳嗽者予以止咳祛痰药。 【住院期间的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 1.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鼓励多饮水,避免组织脱水。体温 39 度以上者,每小时 测 T,P,R 一次,可行头部冷敷,或给予温水擦浴,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必须测 体温, 2.饮食:给予清淡、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 3.活动: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 【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1.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合理喂养小儿,加强营养。 2.加强对本疾病的防治,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 3.呼吸

14、道感染高峰期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在气候骤变时,应及时增减衣物,既要注意保暖, 避免着凉,又要避免过多的出汗。 4.复查时间及指征:一般不需复查。出现头痛发热、精神不振等症状随时就诊。 (二)急性支气管炎(二)急性支气管炎 【病因】【病因】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多见于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咳嗽,初为干咳,以后有痰,可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呕吐、 腹泻等一般无气促和发绀,喘息性支气管炎除外。 【治疗】【治疗】 1抗生素治疗。 2抗病毒治疗。 3咳、喘可用止咳化痰、平喘药。 【住院期间的教育】【住院期间的教育】 1.密切观察体温、神志、

15、面色变化。鼓励多饮水,避免组织脱水。体温 39 度以上者,每小时 测 T,P,R 一次,可行头部冷敷,或给予温水擦浴,或按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处理半小时后必须测 体温。 2.饮食:给予清淡、富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不要吃太甜、太咸的食物。 3.扣背:五指并拢,呈空心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患儿的背部。 4.活动:发热患儿应卧床休息。 【出院指导】【出院指导】 1.加强体格锻炼,以增强机体耐寒及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随着气候的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防 止受凉感冒。 2.居住室要清洁卫生,空气要流通,多晒太阳,尽量避免少去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口罩。 3.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易继发肺炎的急性

16、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等。 4.注意合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等。 5注意观察婴幼儿的安静时的呼吸次数,若多于 50 次/分,疑肺炎早期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 (三)小儿肺炎(三)小儿肺炎 【病因】【病因】 肺炎是因不同病原体或其它因素(吸入或过敏反应等)所致的肺部炎症,病原体多由呼吸道入 侵,也可经血行入肺。肺炎亦是婴儿时期重要的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一般上感数日后发病, 主要表现为发热 (热型不一)、 咳嗽、 气促、 肺部可闻及固定的干湿啰音。 严重者呈点头样呼吸、三凹征、唇周发绀。重症肺炎由于严重缺氧及毒血症,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 其它系统受累表现。 【介绍治疗】【介绍治疗】 治疗以控制感染、改善呼吸道症状,预防并发症为原则,采取综合措施。 1.抗生素治疗:根据病情或细菌培养结果,针对性地选择抗生素。 2.抗病毒治疗。 3.对症治疗:高热烦躁者给予降温、镇静;咳喘者可用止咳化痰、平喘药;呼吸困难紫绀者可 给氧吸入;腹胀伴低钾血症者,给予补钾;中毒性麻痹者,给予禁食,胃肠减压;并发心力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保健/养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