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560482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202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提升训练含解析学生的精神/陶行知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

2、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为知,那末,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末,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

3、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之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导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

4、面目。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 (选文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今日的学生及一般教员,要有学生的精神。2.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比喻论证。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这一论点,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读者理解。3.下面的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朱棣篡位之时,使他草“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

5、被夷十族。当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迫方先生一笔锥。答:放在第段最合适。因为方孝孺的事例表现了读书人具有坚强的人格,这与第段的论点“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相符。4.请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答:首先由中国学生和一般教员容易自满的通病,引出论题学生的精神;接着运用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学生必须具有三种精神;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人为什么要善良/鲁西西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 ,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我问:“师傅,多少钱?” 他说:“4块。”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

6、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他老婆闻讯而来,纠正道:“5块。”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 战火仿佛一触即燃。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仔细观察了他的店面。不足10平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条件很艰苦。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 ,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我常

7、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我带着旧的充电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不料 ,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 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我把钱递给他。 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

8、钱。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 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憾我内心的善意。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21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浃背。22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

9、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23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24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25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26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的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节选自青年文摘)1.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

10、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高的买;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让他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1)我说4块就4块! 你每次都这样!(品析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个怎样的人?)答:“就”字写出毋庸置疑(无可辩驳、不容商量)的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对别人也一直是这样)。从中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说一不二、不贪婪、质朴实在)的人。(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撼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答:“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

11、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3.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改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答:示例一:不好。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改成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示例二:好。标题改成“人要善良”,直接点明中心(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告诫、勉励作用),原来的标题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态度模糊。4.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答:“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我每次去他店

12、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我”把车放心地扔在大叔店里修),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我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良,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对惯性思维说“不”/冯小松思维是什么?思维是精神世界中最瑰丽的花朵。专家研究表明,左右一个人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智商,而是思维模式,思维和观念才是控制成功的核心密码。为了告诫世人,著名哲学家康德生前给自己写下这样一句碑文:“重要的不是给予思想,而是给予思维。”惯性思维是指人习惯性地因循以前的思维思考问题,仿佛物体运

13、动的惯性。由于这种惯性,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比如说,一张0.1毫米的纸对折50亿次会有多高?一张板凳高,一栋大楼高,还是珠穆朗玛峰高?答案是比太阳与地球的最远距离还要多1亿公里。答案令人诧异,但更令人诧异的是,面对正确答案有的人竟然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惯性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可怕力量。惯性思维力量的强大有时简直令人不可思议: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设计,竟然取决于两千年前两匹战马屁股的宽度。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85英尺。为什么是这个奇特的标准呢?原来美国最早的铁路是由英国人设计建造的,而英国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可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他们习惯

14、性地把马车的轮宽搬到了电车上。据查,英国老路的辙迹是罗马战车形成的,而罗马战车的轮宽恰恰是两匹拉战车的马屁股的宽度。台湾作家吴若权有一句话很耐人寻味:“穷人戴钻石,人家以为是玻璃;富人戴玻璃,人家以为是钻石。”正因为受惯性思维影响,认识不到事情也有变异的时候,于是便有了发生在莫泊桑小说项链主人公玛蒂尔德身上的悲剧。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行为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天的行为大约只有5%是非习惯性的。如果我们奉行所谓“经验主义”,结果必然是“穿着新鞋走老路,违背科学走弯路”!惯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天敌”,但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牛顿是物理学的鼻祖,牛顿定律一向被认

15、为是物理学中不可更改的真理,也从未有人怀疑过,但是华裔科学家李政道和杨振宁却大胆扬弃,提出了“宇宙不守恒定律”,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敢于向权威挑战,勇于对惯性思维说“不”,因此取得常人无法企及的成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爱因斯坦这句名言表明,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毅然决然对惯性思维说“不”。(节选自中国文明网)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对惯性思维说“不”。2.文章第段围绕中心论点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请仿照例子,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1)惯性思维使人们在思考问题时容易产生“盲点”;(2)惯性思维力量非常强大;(3)经验主义是惯性思维的显现定式,是禁锢创新的镣铐锁链;(4)惯性思维并不是不可破除的“魔咒”。3.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答:运用了道理论证(引证),充分有力地论述了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突破自我,打破常规,毅然决然地对惯性思维说“不”。4.阅读下面这则材料,联系本文的论述,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纵观人类科学发展史,一些半路出家的冒险者常会闯入一个个科学新领域,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房地产经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