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427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第3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知识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类型,答案: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 消费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答案: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自养需氧型主要成分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异养需氧型或异养厌氧型有机物无机物,想一想: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何种功能类群? 答案:细菌包含许多功能类群: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营“自养”生活的细菌应属生产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应属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应属分解者。,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生产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议一议:食物网中各类生物间的关系均是捕食关系对吗?“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条食物链中“螳螂”是第几营养

2、级?, 答案:食物网中各类生物间的关系既包括捕食关系,也包括因共同捕食同类生物而引起的竞争关系。这条食物链为:植物蝉螳螂黄雀,螳螂为第三营养级。,判断正误 1生产者都是自养生物,但主要类群是绿色植物()。 2动物都是消费者()。 3细菌都是分解者,但分解者并不都是细菌()。 4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及能量()。 答案:1.2.3.4.5.,答案:,1关注几个“未必”和“一定” 生产者未必都是植物,植物未必都是生产者,消费者未必都是动物,动物未必都是消费者,分解者未必都是微生物,微生物未必都是分解者。 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腐生

3、型生物一定都是分解者;生产者一定处于第一营养级。,2食物链、食物网的综合分析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 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一种生物不是固定于一种食物链上。 食物链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实现的途径。 食物链在一定时间内和进化历史上可以发生变化。,1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的联系 (1)图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2)析图 由上图可知: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物质和能量的最终来源。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贮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因此,可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从理论上讲,消费者的功能活动不会影响生态

4、系统的根本性质,所以消费者不是生态系统必要的基础成分,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因此,从物质循环角度看,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营腐生的动物。 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生物。,高考中对生态系统成分的考查涉及生态系统成分的判断、各成分的功能和联系,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也可结合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命制

5、非选择题。,【典例1】(2011海南单科,28)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 回答下列问题。,(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_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_;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_。 (2)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_(大于、小于、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_(增强、不变、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_(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体内贮存的能量_(能、不能)传递给植

6、物。,解析(1)以植物为起点,鹰为终点的食物链共有4条,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有捕食和竞争,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2)寄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小于寄主天敌对其的影响,由于大量捕杀鼬,导致鼠种群暴发,所以鼠群的种内竞争增强;(3)蘑菇属于分解者,植物体内的能量只能来自于光能,分解者体内的能量是不能传递给植物的。 答案(1)4第三和第四营养级竞争和捕食寄生 (2)小于增强(3)分解者不能,生态系统的成分易混、易错点归纳,【训练1】(2011豫南九校联考)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

7、成一个生物群落 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 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图示中包括了无机环境(光、CO2等)、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蝉等)和分解者(细菌),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A正确、B错误。蝉是消费者,细菌是分解者,两者之间不构成竞争关系,C错误。蛇属于四级消费者,D错误。 答案A,【训练2】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解析原核生物有些为生产者,有些为分解者、消费者,腐生细菌一定为分解者。 答案A,1食物链类型 食物链包括三种类型:捕食链、寄生链和腐生链。高中生物所涉及的食物链,实际上是捕食链,是由

8、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通过食物关系形成的。,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3食物链与食物网作用 (1)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4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减少对其他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 (1)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直接引起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数量依次减少。 (2)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

9、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若某种群处于复杂食物网的某中间环节,其数量减少对其他生物类群的影响状况应视具体食物链而定,大体遵循如下思路: 生产者相对稳定原则,即消费者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相对稳定原则,即当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种群其食物有多种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该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较大变化。,实例: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蚱蜢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蜥蜴减少,蛇也减少,蛇减少则鹰就更多地吃兔和食草籽的鸟,从而导致兔及食草籽的鸟减少。在这里必须明确蛇并非鹰的唯一食物,所以蛇减少并不会造成鹰的减少,它可依靠其他食物来源而维持数量基本不变。,对于

10、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主要考查食物链的判断和食物网中食物链的确定,也常常与生态系统的功能相结合进行考查,题型既包括选择题,也包括非选择题。,【典例2】(2011新课标全国卷)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下列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_。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_(填“增加”或“减小”或“不变”)。 (4

11、)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解析(1)人和狐都以羊、野兔为食物,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而人又以狐为食物,二者又为捕食关系;病毒和兔之间的关系为寄生关系。 (2)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开始时岛屿上栖息着“狐和兔”,推测二者为捕食关系,“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则人和其他三者为捕食关系,狐捕食羊羔,二者为捕食关系,即可画出食物网图。注意题干中的隐含条件为生产者是牧草。 (3)第5年,野兔的数量大增,则野兔之间由于争夺空间和食物等而导致种内斗争加剧。,(4)被捕食者数量多时体质强弱都有,但若捕食者的种群密度增加,则被捕食者中体质

12、较弱的会被捕食而淘汰,则被捕食者中生存下来的个体体质较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强。 答案(1)竞争和捕食寄生(2)见下图,(3)增加(4)减弱,【训练3】(2009广东文基)右图表示某生 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 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 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网的相关知识,食物链有6条。所以A错。 答案A,【训练4】下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数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 B白

13、鲢下降 C水蚤下降 D乌鱼上升,解析花鲢被捕捞,乌鱼吃更多白鲢,使其下降,而绿藻数量变化受水蚤和白鲢的共同影响,数量变化不确定,水蚤应上升,乌鱼相对稳定。 答案B,1(2010海南生物,20)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成分,解析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仅是部分生物,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答案D,2(2008广东生物,15)生产

14、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 解析生产者可能为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的细菌。 答案D,3(2010四川卷,30)某石质海滩的潮间带由大小不一的水坑和水坑间的凸出基质两类环境组成,主要生长着浒苔、角叉苔等海藻和滨螺、岸蟹等动物。岸蟹主要以滨螺等小动物为食,其主要天敌是海鸥。 (1)有人选择大小、深度等相似的两个自然水坑(A、B),把B坑中的全部滨螺(233只)捉出,移入几乎无滨螺的A坑,研究滨螺对海藻及岸蟹种群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图A中浒苔数量下降

15、的主要原因是_,从种间关系角度看,浒苔和角叉苔是_关系。 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_海藻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研究发现,此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而另一种海藻占优势的环境则相反。请据此解释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数量较多的原因_ _。 本研究涉及到的生物构成的最长食物链为_。,(2)通过对水坑和凸出基质这两类微型生态系统中滨螺密度和海藻物种数的调查,绘制成图C。 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如果要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需要优先保护的是_生态系统,这种保护措施属于_。 当滨螺密度长期保持在100200只/m2时,_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学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第(1)题:第小题:图A中移入滨螺后,浒苔数量下降,因此应是被滨螺捕食。浒苔和角叉苔同为藻类,且图中浒苔数量下降后,角叉苔数量上升,因此二者为竞争关系。 第小题:综合图A和图B可见,水坑中岸蟹种群密度与浒苔的种群相对数量呈正相关。浒苔占优势的环境有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因而B坑中的滨螺在移出前,浒苔较少,不利于岸蟹躲避天敌,岸蟹被大量捕食,因而岸蟹数量较少,岸蟹数量少,对滨螺捕食少,因而滨螺较多。,第小题:最长的为:浒苔滨螺岸蟹海鸥。 第(2)题:第小题:在滨螺极稀少的情况下,分析图C,凸出基质生态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