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354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节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课件 大纲人教版(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物质的量(nmol),第一节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复习目标展示 1.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能熟练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问题1: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化学计量有哪些? 1“四种相对原子质量”的含义和关系,注:元素周期表中查得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2物质的量 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n,单位mol, 只表示微观粒子,不表示宏观粒子。 3摩尔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为“mol”,这个单位的基准是 阿伏加德罗常数,即每摩尔物质含NA个微粒。 4阿伏加德罗常数 (1)阿伏加德罗常数表示的意义 阿伏加

2、德罗常数表示: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个数。 (2)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NA,单位mol1,近似值为 6.021023。,5摩尔质量 1 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是g/mol,与式量相比较, 当摩尔 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式量。,【思维延伸】,知识点1气体摩尔体积与阿伏加德罗定律 问题2:为什么说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特例? 6气体摩尔体积 (1)基础: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均相等。 (2)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一定条件下所占的体积。 (3)符号及单位:符号为Vm,常用单位是Lmol1。 (4)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和气

3、体摩尔体积Vm之间的关系: VnVm。 (5)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 环境(温度和压强),在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7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 数目的分子。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即:T、P一定,(特例:在0 ,1.01105 Pa时, 1 mol气体 体积为22.4 L)。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 之比,也等于其密度之比,即。 (3)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思维延伸】 (1)以上概念和定律中的

4、“气体”指的是纯净的气体或混合气体。 (2)标准状况(0、1 atm)是一特定状况,是温度、压强一定 的一种特例。 (3)任何状况下的任何气体均存在一个Vm。,考点1 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 1状态问题: (1)水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2)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 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3)碳原子数大于4的烃,在标准状况下 为液态或固态。 2特别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3某些物质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3、白磷(P4)、S8等。 4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5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如Na2O2与

5、 H2O,Cl2与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6要用到22.4 Lmol1时,一定要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 状况下或是在标准状况下,物质是否是气态。 7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 减小。,【例1】 (2009上海单科,1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等于0.1NA B常温下,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 0.1NA C分子数为NA的CO、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 L,质量为28 g D3.4 g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NA 解析:A项,标准状况下水

6、是液态。B项,Na2CO3溶液中存在反应: CO H2OHCO OH,故100 mL 1 molL1 Na2CO3溶液中 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C项,没有注明是否是标准状况,体积不一定 是22.4 L。D项,一个NH3分子中含有3个NH键,则3.4 g即0.2 mol NH3中含NH键数目为0.6NA。 答案:B,1(2010改编题)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常温常压下,1 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4NA B常温常压下,62 g白磷中的共价键数目为3NA C标准状况下,11.2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氮气和氧气所含的原 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NA个NO分子

7、和0.5NA个O2分子混合后气体 的总体积为33.6 L,变式练习,解析:A项,氦气物质的量确定后,含有的原子、质子、电 子、分子等个数与温度、压强无关,1 mol He气含有2NA个电 子;B项,白磷的分子式为P4,62 g白磷即0.5 mol,含有3NA 个“PP”共价键;C项,标准状况下,11.2 L任何气体均含有 0.5 NA个气体分子,因为氧气、氮气均为双原子分子,所以 它们的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NA个原子;D项,NO与O2发生反应 生成了NO2。 答案:BC,考点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密度与气体摩尔 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计算 1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求法 (1)已知标准状况

8、下气体密度:M22.4 Lmol1。 (2)已知A、B两种气体的相对密度D:Mr(A)DMr(B)。 (3)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MBB(A、B为A、B的体积分数)。 (4)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 (同T、p、V)。,2气体密度和相对密度的求算 (1)标准状况: (2)非标准状况: (3)气体的相对密度: (同温同压下) 3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标准状况下: Vm22.4 L/mol,4平均值法规律 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相对原子 质量、生成的某指定物质的量总是介于组分的相应量的最大值 与最小值之间。 5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 一般思路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

9、积比推导出气体分子 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例2】 (2010山师附中期中考题)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XY2,在一 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XY2(l)3O2(g) XO2(g)2YO2(g)。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 得生成物的体积是672 mL,密度是2.56 g/L,则: (1)反应前O2的物质的量是_。 (2)化合物XY2的摩尔质量是_。 (3)若XY2分子中X、Y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16,则X、Y两 元素分别是_和_。(写元素符号),0.03 mol,76 g/mol,C,S,解析(1)因为XY2与O2恰好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和阿伏加德定律判 断,消耗O

10、2的体积与生成XO2(g)、YO2(g)混合气体的体积相等,即在标 准状况下为672 mL,所以n(O2)0.03 mol。 (2)根据反应方程式可判断n(XY2)0.01 mol,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m(XY2)672103L2.56 g/L0.03 mol32 g/mol0.76 g,那么 M(XY2) 76 g/mol。 (3) ,所以M(X) M(Y)。结合M(X)2M(Y)76 g/mol,判断M(X)12 g/mol、M(Y)32 g/mol,推测X元素为C元 素,Y元素为S元素。,方法总结:气体的物质的量及气体摩尔质量均与气体状况无关, 但通常情况下又是从某一状况下、某气体的体积

11、求得气体的物质 的量、气体的摩尔质量。要注意利用公式 、M 。,*(2010山东省实验中学期中考题)为测定气球内的气体成分,有学生用超 薄材料的气球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气球沉于烧杯底部,打开开关 后,过一会儿气球从烧杯底部慢慢浮起,最后悬于烧杯口。气球内可能的 气体是(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A氯气 B甲烷 C氧气与二氧化硫气体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碳,变式练习,解析:从图示和题干内容可知烧杯内开始有空气,后来有CO2, 所以气球内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小。 根据同温同压下, 即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气体的 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可以判断

12、气球内的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于29(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4(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显然A、B、D均不符合题意。O2与SO2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量大 于32小于64,符合题意。 答案:C,2(2010改编题)标准状况下,在臭氧发生器中装入100 mL O2, 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最后又恢复到标准状况下,其体积为 80 mL,则最终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32 gmol1 B33.7 gmol1 C48 gmol1 D40 gmol1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O2)m(混合气体)。,(2)发生的反应是3O2 2O3,由体积差量可判断发生反 应的O2为60 mL,生成

13、O340 mL, M(混) 答案:D,客观题 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试题在高考中出现的 频率为100%,主要以正误判断型选择题出现。,【考题一】 (2009广东,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 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 原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 电子数为NA D将0.1 mol氯化铁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个Fe3,审题视点:从物质的组成(如K2SO4中阴离子是SO )、状态(是否是气体)、状况(是否为标准状况)、反应的实质(如Cl

14、2与NaOH发生的是歧化反应,1 mol Cl2转移1 mol e)等方面思考分析。,标准答案:C,高分解密 (1)若已知混合气体的总量,而未告诉混合气体间的比例关系,此时应首先想到的气体的最简式或某一元素质量分数确定。这样才能求出物质的量或某一元素的质量等。 (2)当看到“22.4 L、11.2 L、5.6 L”等体积字样时,一定要关注气体的状况或物质的状态,特别是“非气体和非标况”更应慎重思考。 (3)当考题中涉及对溶质微粒数目的考查时,应关注溶质是否为弱电解质、微粒是否水解或发生反应。,主观题 气体体积的测定,【考题二】 (2010天津八校联考)测定1 mol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所 占体积的

15、实验操作的步骤如下: 按下图装配实验装置。,洗净试管然后充分干燥。 向500 mL烧瓶里装满水,向500 mL烧杯里加入少量水,把连接烧瓶 和烧杯的玻璃管A、橡皮管B和玻璃管C中也装满水,在中间不要留下气泡,然后用弹簧夹把橡皮管B夹紧。 称得试管的质量为14.45 g,往试管里加入KClO3和MnO2的混合物, 再称其质量为15.95 g。 打开弹簧夹,把烧杯举起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再关闭弹簧夹,然后把烧杯中的水倒掉。 打开弹簧夹,加热试管的混合物到不再产生气体,即水不再流向烧杯时为止。 反应完毕后把装置放置冷却到室温。 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烧杯中的水面一致,然后再关闭弹簧夹。 用500 mL量筒测量烧杯里水的体积为 285.0 mL,把它换算为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279.7 mL。,再称量冷却后试管的质量为15.55g。 (1)在操作中,装置冷却时,玻璃管C的出口,一直要在烧杯的水 中,不能离开水面,其理由是_。 (2)简述操作的必要性,即为什么要调节烧杯的高度,使烧瓶和 烧杯中的水面一致? 。 (3)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所占的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