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1456026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55 大小:7.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数字高程模型-三角网法介绍(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高程模型,吴杭彬 同济大学 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数字高程模型,一、DEM概述 二、DEM建立 DEM的数据获取 DEM的建立方法 三、DEM应用,一、概述:DEM定义,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s),是国家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表示地表区域上地形的三维向量的有限序列,即地表单元上高程的集合,数学表达为:z=f(x,y)。 DTM:当z为其它二维表面上连续变化的地理特征,如地面温度、降雨、地球磁力、重力、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等其他地面诸特征,此时的DEM成为DTM(Digital Terrain Models)。,概述:DEM 与 DTM的区分,数字高

2、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研究地面起伏。 数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含有地面起伏和属性(如坡度、坡向等)两个含义,是DEM的进一步分析。,概述:DEM的表示方法,使用三维函数模拟复杂曲面; 将一个完整曲面分解成方格网或面积上大体相等的不规则格网,每个格网中有一个点的观测值,即为格网值; 适用于曲面插值来表示地下水或土壤的特性;,DEM的表现模式,不规则三角网模式 等高线模式 点(Grid)模式,概述:DEM的线模式表示,主要依据描述高程曲线的等高线来表示高程模型。等高线的来源:数字化等高线、航空摄影测量、地形测量

3、。 数字化现有等高线地图产生的DEM比直接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产生的DEM质量要差; 数字化的等高线对于计算坡度或生成着色地形图不十分适用。,概述:等高线模式,等高线通常被存储成一个有序的坐标点序列,可以认为是一条带有高程值属性的简单多边形或多边形弧段。 由于等高线模型只是表达了区域的部分高程值,往往需要一种插值方法来计算落在等高线以外的其他点的高程,又因为这些点是落在两条等高线包围的区域内,所以,通常只要使用外包的两条等高线的高程进行插值。,等高线数字高程模型,概述:DEM的点模式表示,高程矩阵(规则矩形格网),与栅格地图相同。 表示方法:将区域划分成网格,记录每个网格的高程; 优点:计算机

4、处理以栅格为基础的矩阵很方便,使高程矩阵成为最常见的DEM; 缺点:在平坦地区出现大量数据冗余;若不改变格网大小,就不能适应不同的地形条件。,概述:GRID模式,规则格网法是把DEM表示成高程矩阵,此时,DEM来源于直接规则矩形格网采样点或由不规则离散数据点内插产生。 结构简单,计算机对矩阵的处理比较方便,高程矩阵已成为DEM最通用的形式。高程矩阵特别有利于各种应用。,概述:GRID模式,然而,Grid系统有下列缺点: 1、地形简单的地区存在大量冗余数据; 2、如不改变格网大小,则无法适用于起伏程度不同的地区; 3、由于栅格过于粗略,不能精确表示地形的关键特征,如山峰、洼坑、山脊等;,思考,如

5、何存储等值线数字高程模型?需要哪些数据? 如何存储点阵数字高程模型?,概述:不规则三角网(TIN),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表示法利用所有采样点取得的离散数据,按照优化组合的原则,把这些离散点(各三角形的顶点)连接成相互连续的三角面(在连接时,尽可能地确保每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或是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Delaunay)。 不规则三角网(TIN)表示法克服了高程矩阵中冗余数据的问题,而且能更加有效地用于各类以DTM为基础的计算。但其结构复杂。 因为TIN可根据地形的复杂程度来确定采样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充分表示地形特征点和线,从而减少了地形较平坦地区的

6、数据冗余。,概述:TIN的三角剖分,概述:TIN模型的存储方式,概述:TIN模型的表现,概述:TIN小结,表示方法:将区域划分为相邻的三角面网络,区域中任意点都将落在三角面顶点、线或三角形内。落在顶点上其高程与顶点相同;落在线上则由两个顶点线性插值得到;落在三角形内则由三个顶点插值得到。 生成方法:由不规则点、矩形格网或等高线转换而得到。 TIN允许在地形复杂地区收集较多的信息,而在简单的地区收集少量信息,避免数据冗余。 对于某些类型的运算比建立在数字等高线基础上的系统更有效,如坡度、坡向等的计算。,二、DEM数据来源,数据源来源: (1)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为数据源,立体测图 (2)以地形图为

7、数据源 :数字化等高线 (3)以地面实测记录为数据源:全站仪测量 (4)其它数据源 :LiDAR 数据源决定采集方法。数据点的采集密度和采点的选择决定DEM的精度和质量。,DEM数据采集,数字摄影测量:利用带自动记录装置的立体测图仪或立体坐标仪、解析测图仪及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进行人工、半自动或全自动的量测。其原理是在摄影图的基础上利用测图仪进行测量。 现有地图数字化:对已有地图上的信息(如等高线)进行数字化。 地面测量:利用自动记录的全站仪在野外实地测量。 空间传感器:利用GPS,结合雷达和激光测高仪采集数据。,数字摄影测量采样点的选取,沿等高线采样:主要用于山区采样。 规则网格采样:按规则矩

8、形网格进行采样,可直接生成规则矩形格网的DEM数据。 渐进采样:根据地形使采样点合理分布,即平坦地区采样点少,地形复杂区采样点多。 选择采样:根据地形特征进行采样,如沿山脊线、山谷线等进行采集。 混合采样。,注意:所有采集的数据都要按一定的空间插值方法转换成点模式格式数据。,DEM的生成,方法: 1、人工格网法(点模式) 2、三角网法(不规则三角网模式) 3、曲面拟合法(等高线模式),人工格网法,在地形图上蒙上格网,逐格读取中心点或交点的高程值。,三角网法,对有限个离散点,每三个邻近点联结成三角形,每个三角形代表一个局部平面,再根据每个平面方程,可计算各格网点高程,生成DEM。,构三角网的要求

9、,应尽可能保证每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或三边的长度近似相等,避免出现过大的钝角和过小的锐角。,曲面拟合法,根据有限个离散点的高程,采用多项式或样条函数求得拟合公式,再逐个计算各点的高程,得到拟合的DEM。可反映总的地势,但局部误差较大。可分为: 整体拟合:根据研究区域内所有采样点的观测值建立趋势面模型。特点是不能反映内插区域内的局部特征。 局部拟合:利用邻近的数据点估计未知点的值,能反映局部特征。,三、DEM的应用,概述应用: 1、三维景观 2、数码城市和虚拟现实 3、DEM在工程上的应用 应用算法: 1、基于DEM的信息提取 2、等高线的绘制 3、基于DEM的可视化分析,三维景观,数码城市和虚

10、拟现实,DOM,DEM,DLG,Attribute RDB,数码深圳,3D 建筑,DEM+DOM+DLG,交通行业:数字公路,(交通部公路勘测设计院),DEM的土石方计算,立体计算线路挖土、石方量,Delaunay三角网的算法,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不规则三角网),是由Peuker和他的同事于1978年设计的一个系统, 是根据区域的有限个点集将区域划分为相等的三角面网络,数字高程由连续的三角面组成,三角面的形状和大小取决于不规则分布的测点的密度和位置,能够避免地形平坦时的数据冗余,又能按地形特征点表示数字高程特征。TIN常用来拟合连续分布现象的覆

11、盖表面。,二、Delaunay三角网,定义:一系列相连但不重叠的三角形的集合,而且这些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包含这个面域的其他人任何点。 性质: (1)每个Delaunay三角形的外接圆不包含面内其他任何点,即Delaunay三角网的空外接圆性质。这是创建Delaunay三角网的一项判别标准。 (2)在由点集V中所能形成的三角网中,Delaunay三角网中三角形的最小角度是最大的。,3、优点:结构良好,数据结构简单,数据冗余度小,存储效率高,可适应各种分布密度的数据。,三、Voronoi图 (泰森多边形),由一组由连接两邻点直线的垂直平分线组成的连续多边形组成。 N个在平面上有区别的点,按照最邻近原

12、则划分平面;每个点与它的最近邻区域相关联。 Delaunay三角形是由与相邻Voronoi多边形共享一条边的相关点连接而成的三角形。 Delaunay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是与三角形相关的Voronoi多边形的一个顶点。 Voronoi三角形是Delaunay图的偶图 。,Delauney三角网生成算法,1、三角网增长法 2、逐点插入算法 3、分割归并法,1、三角网增长法,算法的原理: 当已知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后,利用余弦定理计算备选第三顶点的三角形内角的大小,选择最大者对应的点为该三角形的第三顶点。 最大角度的判断往往以角度的余弦值计算,因此也称之为余弦法三角网生成算法,C1,C2,C3,余弦定理

13、确定待选点,则C为该三角形第三顶点,A,B,构网示意图,与A点距离最近的点,哪个内角最大,A,B,C1,C2,C3,三角形的扩展,对每一个已生成的三角形的新增加的两边,按角度最大的原则向外进行扩展,并进行是否重复的检测。,向外扩展的处理:若从顶点为P1(X1,Y1), P2(X2,Y2), P3(X3,Y3)的三角形之P1P2边向外扩展,应取位于直线P1P2与P3异侧的点,增长法流程,1、首先生成第一个三角形 遍历所有点,计算该点与其他所有点的距离,并选择距离最短的两个点(A、B),作为第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AB) 遍历除了AB之外的所有点,与AB点构成三角形,并计算与AB点构成角度的大小,选

14、择最大角度对应的点(C),从而构成第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增长: 以三角形ABC的三条边开始,每次遍历一条边(AB、BC、CA),组成待扩展的边列表。 以AB为例,遍历时,去除与C点同侧的点,只遍历与C点分处AB两侧点,并计算最大角度,作为AB扩展三角形的点(D) 此时,AB边已经有两侧(C、D)点组成两个三角形,因此在待扩展边列表中去除AB边,增加AD、BD,A,B,C,待扩展 边列表 AB BC AC,D,待扩展 边列表 AB BC AC AD BD,增长法流程,三角形增长: 当A、B边是边缘点时,若不存在与C点异侧的点,则略过当前的遍历,即AB边为边缘边。 此时,待扩展边列表不变,增长法流程

15、,结束算法 当待扩展边列表中的所有边全部遍历一边后,结束算法。,逐点插入法,1、遍历所有散点,求出点集的包容盒,得到作为点集凸壳的初始三角形并放入三角形链表。 2、将点集中的散点依次插入 在三角形链表中找出其外接圆包含插入点的三角形(称为该点的影响三角形),删除影响三角形的公共边,将插入点同影响三角形的全部顶点连接起来,从而完成一个点在Delaunay三角形链表中的插入。,逐点插入法,3、根据优化准则对局部新形成的三角形进行优化(如互换对角线等)。将形成的三角形放入Delaunay三角形链表。 4、循环执行上述第2步,直到所有散点插入完毕。,作业,完成三角网生成算法 针对给定的数据集(文件读取方式,或图形点击方式),读取到数组后,完成三角网的生成 生长法完成后,需要存储的数据包括:这些数据将用于后续的等高线生成 点的坐标序列 三角网中的每个三角形包含的点号 三角形的每条边所在的三角形号,作业,完成三角网生成算法 数据展示: 新建point图层,存储数据点 新建line图层,存储三角网的所有边 新建face图层,存储三角网的面(3dface) 新建Voronoi图层,存储三角网对应的Voronoi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