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101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人教版知识精讲(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心 爱心 专心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拿来主义拿来主义人教版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拿来主义 二. 学习目的: 1. 理解什么是“拿来主义”和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 2. 了解和学习鲁迅先生对待外国文化、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与方法。 3. 理解本文在批判中立论的方法,领会运用比喻论证等方法把深奥道理讲得深入浅出、 生动形象的论证艺术,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 三. 学习方法: 1. 理解内容和学习论证艺术、体会语言特点是学习本文的两大任务。 2. 前半部分是难点,着重认识“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后半部分是重点,理解什么 是“拿来主义”

2、。 四. 文章背景: 要点: 1. 清朝政府实行“闭关主义”,其结果是落后挨打,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和北洋军 阀奉行卖国政策,即“送去主义”;国民党反动政府继承他们的衣钵,政治上投靠帝国主 义,经济上以至文化上继续实行“送去主义”。 2. 当时在文化工作者中间,在对待外国文化问题上,存在两种错误认识,概括起来,就 是“全盘否定”和“全盘西化”。 3. 针对这些错误认识,鲁迅写了这篇文章,提出了“拿来主义”的口号,阐明了对待外 国文化的正确态度。 五. 文章出处: 选自鲁迅全集第六卷的且介亭杂文。有一段时间,鲁迅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 义越界筑路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有很强的民族自尊

3、心,对帝国主义十 分憎恨,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慨之情。“且介帝”标明这 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 暗现实。 六. 解题: 拿来主义:拿来(占有、挑选) 主义: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 七. 段意把握及板书分析: 第一段:从中国日趋没落的封建统治者一向采取的“闭关主义”自然引出所要批判的 “送去主义”。 (运用反面论证法,列举事例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可耻行径) 第二段:进一步指出,现在只有“送去”,没有“拿来”。 (进一步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只讲“送去”不讲“拿来”的反动罪行。) 用心

4、爱心 专心 第三段:进一步批判“送去主义”,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及其带来的严重后果。 (用了类比论证法,拿尼采自诩为太阳,结果落得“发了疯”的下场,同国民党反动 派作比,说明“送去主义”没有好下场。) 第四段:剖析帝国主义向中国“抛给”东西的反动实质。 第五段:承上启下,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六段:举例分析,说明“送来”与“拿来”的本质区别。 第七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用“所以”领起下文,运用了因果论证的方法) 第八段:批判对待外国文化,或我国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九段:阐明实行“拿来主义”应怎样区别对待外国文化,或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

5、华 与糟粕。 (8、9 两段运用比喻论证法,形象化地阐述“拿来主义”的内容,原则和方法) 第十段: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品质及“拿来主义”对于创 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 )( )( )( )( )( 姨太太毁灭 鸦片存放 鱼翅使用 挑选 占有 立:拿来 投降主义废物 虚无主义昏蛋 逃避主义孱头 三种态度破 拿来主义立 媚外送去主义 排外闭关主义 破 拿来主义 (破)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学艺 后果 实质 内容 “走散” “存” “吃掉” 占有,挑选立 废物欣欣然,接受一切 昏蛋放一把火烧光怒 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怕 破 拿来主义立)( 用心 爱心 专心 八. 重、难点:

6、 1. 什么是“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把问题放到历史和现实的背景中去考察) 答:“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闭关主义”;“只是送去,不讲拿来” “送去主义”。 2. 在揭批“送去主义”之前,先提出“闭关主义”二者有什么联系? 答:现在的“送去主义”是由从前的“闭关主义”发展来的,误国的“闭关主义”, 必然导致卖国的“送去主义”。 3. 文章解释什么是“送去主义”时,举了三件事如何理解? 送人 送古画 送古董 学艺 4. 品味 3、4 段,填好下面表格 对象思想特征结果 尼采只是给予,不想取得没有好结果,发了疯 送去主义只想送去,不想拿来中国永远贫穷落后 小结:尼采和送去主义者具有相同思想

7、意识,属于同一类事物。 对比论证: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 类比论证:用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从而阐明观点的方法。 5. 明确“抛来”“抛给”“送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或无代价的送人或施舍。 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统济文化侵略 送来 抛给 6. 阅读 第八段内容,请填表 人物表现(动作) 对待外国文化,文化 遗产的态度 根据特征指出实质 孱头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 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勃然大怒放把火烧 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废物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 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投降主义 7. 阅读第 9 段内容,体会下文与原文的不同 “拿来主义对文化

8、遗产的态度是占有,挑选。对其中的精华要全部吸收,对那些精华、 糟粕互见的,要区别对待的部分,应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中的有害的旧形式应当废除, 只保留很少一部分作为反面有害的教材,文化遗产中腐朽的东西则要彻底抛弃。” 小结:比喻论证就是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种方法是用人们容易理解的,比较浅显的 事物或道理来证明不易理解的,深奥的事物或道理。运用这种方法能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 使人容易接受,增强作品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8. 最后一段设计问题 (1)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文化遗产呢? (2)拿来之后应当怎样区别对待呢? (3)正确对待文化遗产有什么积极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4)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对待

9、文化遗产? (5)实行“拿来主义”有什么重要性和迫切性? 9. 全文中心要点: (1)批判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卖国政策 (2)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3)阐明对文化遗产的正确主张 (4)指出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 一. 学习目标: 联系语境,理解词语的深层含义,比喻含义,揣摩语言的讽刺色彩。 二. 重点难点: 1. 联系语境揣摩深层含义。 2. 比喻的真正含义及所具的讽刺内涵。 三. 相关知识点拨: 1. 有些对事实的列举的描述必须结合对当时背景的了解,方能理解文章的深刻。 2. 广用比喻,使抽象的观点被演绎得生动形象。 3. 语言嬉笑怒骂,犀利幽默,收放自如,显示作

10、者成熟的思想及独特的斗争方式。 A 类 1. 下列句子加点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尼采就自诩(自认为,诩x)过他是太阳。 B. 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吃剩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ji)做奖 赏。 C. 看见鸦片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此指掩盖真相,迷惑人手段) 。 D. 只有烟枪和烟灯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国家文化中精华。粹cu) 2.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国难当头的现在,白天里讲些冠冕堂皇的话,暗夜里进行一些离间挑拨、分裂的 勾当的,不就正是这些人么? B. 雯青顾全同僚的面子,也只好礼尚往来,勉强敷衍。 C. 小吴素来爱故弄玄虚

11、,说话每说到重要的地方便住了口。 D. 张先生一身傲骨,真有抗尘走俗,遗世独立之风。 3. 课文用了许多比喻来说理,下列各个比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鸦片”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废物”喻主张全盘西化的投降主义者; “大宅子”喻文化遗产; “烟枪和烟灯”喻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孱头”喻割断历史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像萝卜白菜一样吃掉”喻吸收精华应有利于“大众化”。 A. B. C. D. 4. 对“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用心 爱心 专心 A. 要具备聪明的头脑、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拿来自己需要的好东西。 B. 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的思想

12、方法,才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拿来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C. 要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要心明眼亮,要自己去拿,而不要别人送来。 D. 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脑筋,放出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眼光, 才能具有实行拿来主义的胆识。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那么,主人是新主 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没 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5. 对这段文字第一层次划分正确的是( ) A. B. C. D. 6. 这段话是围绕下列哪个问题展开的( ) A. 正

13、确继承文化遗产能起什么样的结果? B. 实行“拿来主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何在? C. 究竟怎样对待文化遗产? D. 对文化遗产应怎样区别对待? E. “正确对待文化遗产”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7. 如果原文的五句话是这五个问题的答案,那么这五个问题正确的排列顺序为( ) D C B A E B E D C A D C B E A C D A E B 8. 下面可以概括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的一项是( ) A.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 弃去蹄毛,留其精粹。D. 各取所需,各尽其能。 9. 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A. 引用 B. 强调 C. 讽刺和否定 D. 特

14、定称谓 下面几句话分属于哪一种( )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 光”。( )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推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 传道。( )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 ) 它一下子就令人想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 B 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鲁迅关于治学的一个突出见解是:治学要先治史。这是读书的途径,也是治学的方法。 他说:“无论是学文学的,学科学的,他应该先看一部简明而可靠的书。”这就是说,不 论做什么学问,要先从读史入手。这个看法是继承了清初学者的优良传

15、统的,清初的学者, 虽然也治经学,但他们首先是治史学。登山临水,考古证今,知今知古,知外知内,(1) 很有气魄黄梨洲始终遵守“学者最要紧乃通知史事”这一家法,顾亭林、王船山也都是谙 于历史掌故的专家,“纵论唐宋,搜讨前明遗闻”,他们的学术成就远在单纯穷经的儒者 用心 爱心 专心 之上。但是,到了雍正、乾隆以后,情况变了,有些学者,慑于文字狱的淫威,不敢再治 史了。因此,有清一代的考证之学虽然盛况空前,但那史学成就却还不如宋代。这在中国 文化史上不能不说是一大缺陷,鲁迅提倡治史,是对清初学风的继承,也是对乾嘉学说的 批判,这在当时,是起扭转一代学风作用的。(2)为什么要治史?鲁迅曾经反复说过:读

16、 史可以知今,治史有助于研究现状。他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 运。”又说:“将记五代、宋(3)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现今的状况一比较,就当惊心动 魄于何其相似之甚。”他还说过,治史非像章太炎说的,为了“保存国性”,而是“一治 史学,就可以知道许多古已有之的事”(4)这即是说,治史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 鉴今。 鲁迅治史,特别强调的是野史和杂文。他说过:“官修的史书,涂饰太厚,废话太多 (5)。如看野史和杂记,更容易了然。”从借古鉴今的目的出发,野史和杂史要比官 修的正史更有用处。鲁迅还曾看到,清代学者俞正燮,就是由于“看过野史”而变为一个 “义愤慎膺的人”,不同于咬文嚼字的考证学者。(6) 治学首先治史,治史又侧重野史和杂史,这是鲁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而提出来的一个 十分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