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560037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新设计】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学时13 分离定律课件 浙科版必修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时13 分离定律 考点1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 本节的概念比较多,要注意联系在一起,多作比较,可以采 用如下图解,帮助理解记忆。,1.交配类型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一般用 表示。 (2)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交配。植物体 的自花传粉和雌雄同株的异花传粉都属于自交。自交是获 得纯系的有效方法,一般用表示。 (3)测交:杂种子一代与隐性个体相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 型(属杂交)。 (4)回交:杂种子一代与亲本或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 杂交。 (5)正交和反交:是一对相对概念,如果甲作父本,乙作母 本为正

2、交,则乙作父本,甲作母本为反交。,2.性状类型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 (4)隐性性状: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6)显性的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杂种子一代 中不分显隐性,表现出两者的中间性状(不完全显性)或者 是同时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共显性)。,3.基因类型 (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 着相对性状的基因(若控制相同性状可称相同基因)。 (2)

3、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3)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英文字母表示。,4.个体类型 (1)表现型:具有特定基因型的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控制性状的基因组合类型。 (3)纯合子:由相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 体(如DD、dd、AABB、AAbb)。 (4)杂合子: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 体(如Dd、AaBb、Aabb、AabbCCdd)。 说明:只要有一对基因杂合,不管有几对纯合,该个体即 为杂合子;只有每一对基因都纯合时,才叫纯合子。,5.显性的相对性 (1)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

4、与 显性亲本表现完全一致的现象。如豌豆紫花基因C对白花基 因c为完全显性,即Cc表现型与CC完全相同(都表现紫花)。 (2)不完全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 表现为双亲的中间类型的现象。如金鱼草的花色中CC为红 色,cc为白色,而Cc表现粉红色,F2的表现型不再为31, 而变成121。 (3)共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得的F1同时 表现出双亲的性状。如ABO血型系统中IAIB个体的红细胞 上既有A抗原又有B抗原,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深化拓展:(1)相对性状的概念要同时具备三个要点:同种 生物、同一性状、不同表现类型。 (2)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在因素,表现

5、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 形式。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在相同环境下,基 因型相同,则表现型相同;在不同的环境下,基因型相同, 表现型可能不同。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简单表示如下: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3)等位基因 存在:存在于杂合子的所有体细胞中。 位置: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特点:能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分离的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遗传行为: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 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4)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 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能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

6、子, 也有杂合子。,即时突破 1.(2010金华模拟)下列有关概念之间关系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 A基因型决定了表现型 B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 C杂合子自交后代没有纯合子 D性状分离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 解析:表现型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外在表现,基 因型决定了性状表现(表现型)。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包括一 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杂合子自交的后代有纯合子 出现,如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交,后代有1/4是显性纯合 子,有1/4是隐性纯合子。 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 因分离。 答案:C,2.已知家兔皮下的白色脂肪对黄色脂肪为显性,将纯种的

7、白 脂家兔和纯种的黄脂家兔杂交,生下仔兔,喂以含叶绿素 的饲料时,仔兔的皮脂为黄色,否则为白色,这说明()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不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解析:基因型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内部因素,表现型是生物性 状的外在表现,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因此表现型是 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答案:D,考点2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本方法 确定被研究的相对性状,选择好父本和母本,2.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遗传图解及解释,特别提醒 (1)显性基因(C)对隐性基因(c)有显性作用,即C

8、c表现为C 控制的显性性状。 (2)F1配子的种类是指雌、雄配子分别有两种:C和c,C 和c的比例为11,而不是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为11。 一般生物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如豌豆。,3.孟德尔遗传实验需要满足的条件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不同种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 相同; (2)不同种类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子二代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4)完全显性; (5)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深化拓展: 实验情况中由于以下原因会导致不出现特定的分离比 (1)当子代数目较少时,不一定符合预期的分离比。如两只 杂合黑豚鼠杂交,生下的4只小豚鼠不一定符合3黑1白,有 可能

9、只有黑色或只有白色,也有可能既有黑色又有白色, 甚至还可能3白1黑。 (2)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变化 隐性致死:隐性基因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 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 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皮 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基因。 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 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 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 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 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

10、象。,即时突破 3.如图为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 程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 母本是_。 (2)操作叫做_,操作叫做_;为了确保杂 交实验成功,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 _ ,操作过程中_,操作后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 豆植株开的花为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 白花之比为_,F2代的基因型有_ ,且比值为 _。,矮茎植株,高茎植株,人工去雄,人工授粉,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要干净、全部、彻底,要套袋,红,31,AA、Aa、aa,121,4.用纯种高茎

11、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的F1全 为高茎(Dd),种下F1让其自交得到F2,种下F2豌豆种子, 发现F2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植株,且高茎矮茎 31。关于实现F2中高矮31的条件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 在F1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形成两种配子含 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含不同基因组合的种子 必须有适宜的生长发育条件只需要项条件,而不需 要项条件 A B C D 解析: dd31,必须是F2中有DDDddd 121三种基因型,且都表现出相应的表现型,所以必 须满足条件。 答案:C,考点3 测交实验与基因分离定律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1)图解 (2)概念

12、:让F1与隐性类型相交,2.基因的分离定律,深化拓展: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及实质的理解 (1)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传递图解(体 会分离定律实质) 细胞学基础:同源染色体 分离。 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 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 后期)。,(2)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的独立性:等位基因虽然共存于一个细胞内,但 分别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既不融合,也不混杂,各自保 持独立。 等位基因的分离性:由于等位基因在杂合子内独立存在,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随机组合性:受精作用中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均等,等位 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即时

13、突破 5.(2010丽水质检)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 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 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为11 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 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配 子,比例为11。 答案:B,6.在家鼠中短尾鼠(T)对正常鼠(t)为显性。一只短尾鼠与一 只正常鼠交配,后代中正常尾与短尾比例相同;而短尾鼠 与短尾鼠交配,子代中有一类型死亡,能存活的短尾与正 常尾之比为21。则不能存活类型的基因型可能

14、是() ATT BTt CTt DTT或Tt 解析:由题干可知:Tt(短尾)Tt(短尾)T_(短尾): tt(正常尾)=21;又因短尾鼠正常尾鼠(tt)正 常尾鼠短尾鼠=11,知短尾鼠一定是杂合子(Tt), 所以致死的一定是纯合短尾鼠。 答案:A,考点4 分离定律的实践应用 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 是显性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 中生有”,肯定是隐性遗传病。,2.指导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的理论基础是遗传的基本规律。根据分离定律, 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不会再分离,而显性性状可能发 生分离,不能随意舍弃子一代。 优良性状为显性

15、性状:连续自交选育,直到不发生性状分 离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分离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优良性状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便可留种 推广。 3.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防止或减少某些遗传病的出现,禁止近亲结婚;ABO血型 遗传、Rh血型遗传都符合分离定律。,即时突破 7.如图,表兄妹婚配,子女患隐性遗传病的概率为_。 解析:表兄妹婚配后产生患隐性遗传病子女的概率: 。 答案:,8.(2008海南高考)人的i、IA、IB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 般情况下,基因型ii表现为O型血,IAIA或IAi为A型血, IBIB或IBi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以下有关叙述中, 错误的是 () A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解析:亲代组合为IAIBIBi时可产生A型血子女,而双 亲都不是A型血,所以A项错误。 答案:A,考点5 分离定律的解题思路与有关计算 1.解题思路 分离定律试题的类型 (1)正推类型:由亲代基因型推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概率 根据六种组合中亲代基因型直接推出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 其比例,(2)逆推类型:由子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 方法一: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