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59789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学生道德教育的思考【摘 要】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教育,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根本问题。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培养出高智商的人才,同时还要注意道德素质的教育。只有培育出德才兼备的人才,使其在国家的建设当中发挥才能,服务社会,这才算是一次成功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将德育工作当做首要任务,是新时代的需要。【关键词】道德教育;思想健康;言传身教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存留至今的大国,其文化源远流长,必有其精髓所在。孟子公孙丑上曾提到过:“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我国自古就注重道德的培养,因此,将道德教育作为

2、新时期的重点教学内容,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一、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五)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现今的情况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家庭、学校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问的研究上,以至于有很多人都感慨,现今的青少年都是“垮掉的一代”,虽然这样的形容过于严重,但现实状况也的确不容乐观。调查统计的结果表明,当前中国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以上,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但在这令人咂舌的事实面前,我们不得不进行深刻反思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还有什么没有做到?我们的教育还有哪里有所欠缺?归根结底,是德育的落实不到位。如果道德素质教育能够得到普及,使更多的学生有条件接受最基本的道德教育,也许就不会出现这么多的犯罪现象。毕竟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及时的将他们向积极的方向的引导,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综合道德素养的高低,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刻不容缓。二、排除学生在道德形成时期的干扰因素道德教育的意义之重大自是不必多说,这关系到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学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这一时期,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与诱惑。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青少年所处环境越来越复杂,这也为其道德素质的培育带来了巨大困

4、难。尤其是某些国外的腐朽文化与先进文化相互渗透,鱼龙混杂,极易迷惑青少年的思想。同时,网络的普及也对青少年的道德形成有一定的影响,一些激愤消极的言论,色情暴力性的视频充斥着网络,污染者网络环境,由于青少年涉世不深、缺乏对真善美假丑恶判别能力,且有较强的好奇心,很容易受到这些污秽思想的腐蚀。因此,学校方面,教师应保质保量的上好素质教育课,激励学生想积极的方向发展。家庭方面,家长时刻监督,杜绝网络垃圾污染学生思想。三、丰富德育形式,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单方向的向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自我表现的机会。尤其是这种不加入考核的素质教育学科,教师无法及时的了

5、解到学生的接收效果。常常是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达到理想目标。因此及时的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势在必行。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进行道德的培养,如:开展故事会、演讲、征文、主题班会等。除此之外,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本性,将“填鸭”式教育改变为与学生的互动。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两门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这两门学科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学生接触到关于心理学的知识,也会感到新鲜有趣。德育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法律、道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重点是对于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好的道德素养需要建立在健康的心理状态之上。同时,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不仅拉近了师生

6、距離,还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进行不同的道德教育,这样可以避免一部分同学对德育产生排斥心理。四、加强道德教育,传播良好风气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是德育的终极目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责任重大,因为肩负的是祖国的未来。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学校方面,应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教育学生牢记八荣八耻,对于有良好道德行为或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及时的给予表彰奖励,真正做到言传身教。家长方面,家长应与学校达成教育共识,使学校与家里两方面对学生进行监督教育。一旦发现学生有道德滑坡的现象,立即查明原因,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同时严于律己,做好榜样工作。国家方面,虽然教育部大

7、力号召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素质,但是德育的推广程度仍然不够广泛,许多偏远地区仍然无法开设相应课程,教师资源匮乏,国家可以对此进行重点关注,加派人手,使得德育更加全面,弘扬道德教育的风气进而带动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综上所述,道德教育不容忽视,教育内容也要与时俱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加强道德主义建设,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更好地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都有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赵明江.我国的教育方针解读,2020年10期.2吕国康.教育方针与德育工作,2000年4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