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5597796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地球上的水双基训练金卷(二)学生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 理 (二)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选择题)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

2、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7年,长春市首个“海绵公园”-劳谦公园建设完成,整个公园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渗、滞、蓄、净、用、排等功能。雨水通过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和雨水花园等下渗,再经过地下的过滤装置过滤,实现雨污分开,干净的水被收集储存,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如图为水循环部分环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关于“海绵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雨水花园可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缩短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系统单独运行,与其他系统没有衔接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ABC

3、D2“海绵公园”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是A调节aB调节eC增加fD增加d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416km2,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km2。读该湖水平衡表,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4湖面缩小后A湖面蒸发量增大 B湖面降水量不变C径流补给量减小 D供给下游水量增加5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A气候变得湿润B地下水位升高C水土流失加剧D荒漠化加剧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正确表示海陆间水循环的组合是AAB BFDGCACDE DIDG7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陆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A春季B夏季C秋季

4、D冬季8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图中哪个环节施加的影响AABDCGDE索科特拉岛曾经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相连,岛上有许多奇特的动植物,下图是索科特拉岛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某年七月,一艘油轮在该岛以东附近海域泄漏大量原油,油污带可能漂向A印度西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C非洲东海岸 D越南东海岸10岛上许多植物有瓶状茎、多刺、硬叶等特点,反映了该岛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湿润B温和干燥C高温多雨D高温干燥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题。1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

5、是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1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13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读“世界某海区洋流模式图”,完成第1415题。14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代表纬线,则A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B洋流为西风漂流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D洋流为赤道逆流15若S线为2326纬线,则图中洋流附近可能会形成渔场的是A BC D读下列两幅图,完成第1618题。16图中长粗线表示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

6、17图M、图N分别表示AM7月;N1月 BM1月;N7月CM4月;N10月 DM10月;N4月18关于T岛东、西两岸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M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BN差异明显东岸受暖流影响,西岸受寒流影响CM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DN差异不明显东岸受寒流影响,西岸受暖流影响下图为我国台湾岛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19甲、乙两图中的箭头表示我国东南海域冬夏洋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为夏季洋流示意图B图中洋流都属于风海流C海峡区海水盐度乙季节高于甲季节D海峡区冬夏洋流流向变化是由密度差异引起的20下列关于台湾岛叙述正确的是A台湾岛被称为亚洲的“

7、天然植物园”,是因为河流众多,水源充足B台湾岛东侧等深线密集,因此其东侧没有大陆架C台湾岛的环岛交通发达,是为了延长线路,激活沿线的经济发展D台湾岛西侧海峡,虽有洋流交汇,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渔场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读表,回答2122题。项目甲乙生活用水量/(m3/人年)7020生产用水量/(m3/人年)5401 750农田灌溉用水量/(m3/亩年)4461 352万元GDP用水量/m35704 00021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区水资源短缺 B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C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乙地区生产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22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

8、用,乙地区应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D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浙江是“江南水乡”,但水乡亦愁水。结合漫画挥汗如雨,完成第2324题。23造成浙江省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是A时空分布不均B需求结构不合理C人均拥有量少D生产利用效率低24漫画中人类过度的行为最可能导致A水质下降B地面沉降C降水增多D土壤酸化25下图表示两股洋流和海水表面温度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南半球暖流B乙是大陆东岸的寒流C甲是自低纬向高纬的暖流D乙是暖流,为赤道逆流第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26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

9、1分)(1)写出图中下列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_ B_ C_ D_(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水循环可分为_、_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是_。(3)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对水循环中的 _(环节)的直接影响最大。(4)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_圈、水圈、岩石圈、_圈四个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将图中B、D、E三点的盐度由高到低排列: _。(2分)(2)A、B两点相比,盐度较低的是点_,原因是_。(4分)(3)C、D、E三处相比,水温最低的是_点,因为_。(4分)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1)标出图中a

10、、b两洋流的流向。(2分)(2)a、b两洋流中,_为风海流,_对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2分)(3)图中上海到旧金山的两条航线中,航速较快的是_(填“”或“”)。(2分)(4)A、B、C三海域,盐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温度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4分)(5)b洋流附近有世界著名的_渔场。该渔场成因与北海道渔场的成因有何不同?29实验原理分析。(12分)步骤一:如上图所示,在一个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

11、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观测结果:首先是塑料纸上有水珠凝结,然后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水珠往装沙的小瓶下滴,最后小瓶的沙由干变湿。(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5分)(2)大自然中这种现象的重要意义是:让地球表面各纬度之间发生了_和_的交换。(2分)(3)对于沙子而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2分)(4)假如该实验模拟发生在黄土高原上地表水土流失景观的形成过程,填入字母完成下表。(6分)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单元双基训练金卷地 理 (二)答案第卷(选择题)【答案】1D2A【解析】1依据材料中“海绵公园”的解释可知:雨水花园可降低雨水地表流速

12、、延长汇流时间;生态植草沟可利用沟内的植物和土壤截流净化雨水,具有一定的污染控制功能;渗、滞、蓄、净、用、排等各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缓解城市供水压力和城市内涝。因此、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故D正确。2由材料可知,“海绵公园”主要作用体现在当下大雨时,公园里的蓄水装置就收纳、滞置积水,把雨水汇集到深埋地下的管道内,经过净化后,遇到干旱需要用水时,用于植物的灌溉养护等。因此“海绵公园”可调节地表经流,将雨水收集、储存于地下。图中a为地表径流,c为将雨水暂时储存于地下;为水汽输送,d为大气降水。故A正确。【答案】3C4D5D【解析】3根据水量的收入和支出可以知道,该地降水少,蒸发量大,且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可判断该地区是西北地区。排除ABD,故选C。4根据表格中数值,湖面缩小后湖面蒸发量减小,A错。湖面降水量减少,B错。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补给量减小,地下径流补给增加,径流补给增加,C错。地表流出量增大,即供给下游水量增加,D对。5湖泊的变化,蒸发量减少,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气候变得干燥,A错。湖泊水面下降,说明地下水位下降,B错。流入湖泊的地表径流减少,湖泊流域内水土流失减轻,C错。地表水资源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D对。【答案】6C7B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