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597511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3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1编号江苏省扬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解析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江苏省扬州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江苏省扬州市 2013 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30 分) 1 (2 分) (2013扬州)2013 世界绿色设计论坛在扬州举行下列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的是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B竹篮替代塑料购物袋 C回收利用固体废物D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考点: 绿色化学 专题: 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是指减少化石燃烧的使用,降低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的排 放,防止环境污染,凡是能达到该目的措施均符合这一理念 解答: 解: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会引起水污染,不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故 A 正确; B、竹篮可以

2、多次使用,所以用竹篮代替购物袋能够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所以符合 绿色设计理念,故 B 错误; C、回收利用废物能够减少污染,同时能够节约资源,所以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故 C 错误; D、用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能够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符合绿色设计理念,故 D 错误 故选 A 点评: 能源、信息、材料、环境是当今世界四大首要问题,在能源危机日趋严重的今天,它 既是社会热点, 也是化学考查的热点, 主要侧重能源的分类、 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 新能源开发的技术和前景等 2 (2 分) (2013扬州)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

3、例 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考点: 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专题: 化学与能源 分析: A、根据煤、石油形成特点分析; B、根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分析; C、根据燃烧煤炭会引起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分析; D、根据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应发展的新能源的种类分析回答 解答: 解:A、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由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可知,煤炭占我国能源消费 68%故 B 错误; C、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会引起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应减少使用故 C 错误; D、为了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

4、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同学们对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理解, 同时也检测了同学们对核能 2 的认识,是一道基础题 3 (2 分) (2013扬州)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烟花燃放B光合作用C冰雪融化D食物变质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 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 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烟花燃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有新物质葡萄糖、氧气等生成,属

5、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 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 4 (2 分) (2013扬州)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 考点: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专题: 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 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

6、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如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 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 A、氯化钠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选项错误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正确 C、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 题的关键 5 (2 分) (2013扬州)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矾可用于净水B一氧化碳可用于灭火 C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D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考点: 常用盐的用

7、途;氧气的用途;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 可除去水中悬浮杂质;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液氧能支持燃烧;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 化铁,能与酸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3 解答: 解:A、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可除去水中悬浮杂质, 可用于净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错误 C、液氧能支持燃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 本题

8、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 (2 分) (2013扬州)下列富含蛋白质的是() A大米B青菜C牛肉D苹果 考点: 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专题: 化学与生活健康 分析: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 食物来源, 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B、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C、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D、苹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7 (2

9、分) (2013扬州)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下列不符合该主题 的是() A废气随意排放B净化汽车尾气C大力植树造林D禁止焚烧秸秆 考点: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同呼吸,共奋斗,说的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环境 解答: 解:A、废气随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该主题,故 A 正确; B、净化汽车尾气,减少尾气污染,符合该主题,故 B 错; C、大力植树造林能够净化空气,防止沙尘暴天气的发生,符合该主题,故 C 错; D、焚烧秸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所以禁止焚烧秸秆,减少了环境污染,符合 该主题,故 D 错 故选 A 点评: 解答本

10、题关键是要知道防止空气污染的方法和途径,真正做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8 (2 分) (2013扬州)盛有下列物质的烧杯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总质量会减轻的 是() A氢氧化钠B浓盐酸C浓硫酸D生石灰 考点: 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4 分析: 根据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浓盐酸 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生石灰能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结合题意进行分析 判断 解答: 解:A、NaOH 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的水分发生潮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 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其质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B、

1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使其质量减少,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 量增加,故选项错误 D、生石灰敞口瓶久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使其质量增加, 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盐、生石灰的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 (2 分) (2013扬州)下列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制漂白粉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B高炉炼铁 3CO+Fe 2O3 2Fe+3CO2 C潜艇供氧 2Na2O2+2H2O=4N

12、aOH+O2 D焊接铁轨 2Al+Fe 2O3 2Fe+Al203 考点: 置换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 分析: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据此 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三种,且都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 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

13、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 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2 分) (2013扬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称量 2.50gNaCl 固体 CD 给液体加热 5 滴加液体 考点: 加热器皿-酒精灯;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禁止用一

14、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 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 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 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 且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 0.1g,不能精确到 0.01g,不能用托 盘天平称量 2.50gNaCl 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 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 误 故选 C 点评:

15、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1 (2 分) (2013扬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金属铜C金刚石D干冰 考点: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 气态非金属单质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金属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墨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

16、选项错误 D、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 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2 分) (2013扬州)下列气体能用集气瓶开口向下法收集的是() AN2BO2CH2DCO2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本题考查气体的收集、存放与气体性质间的关系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 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密度大于空 6 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解:能用集气瓶开口向下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A、氮气密度与空气密度太接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要用排水法收集,故 A 错; B、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B 错; C、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C 正确;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 D 错; 故选 C 点评: 气体存放时的倒放、 正放都是为了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