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596969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08.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88编号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期末考试(A)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 分,共分,共 30 分分) 1 承认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A、.是西方哲学的一贯风格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D.、是一切哲学的共同主张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一切科学之科学 B、哲学是各门学科的知识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是( )。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 C、社

2、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真理与谬误的关系问题 4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是( )。 A.、唯物论 B唯心沦 C.、二元论 D不可知 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存在性 B、结构性 C运动 D客观实在性 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范畴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可以被感知 D物质是自然界中具体的物质形态 7哲学上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上的物质形态的关系是( )。 A、.本源和派生的关系 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

3、 2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 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有限的范围”是指( )。 A.物质能否被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C.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D.意识是否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10“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的”。这一论断 是( )。 A.、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意识的“物活论”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解释物质起源的正确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4、的感觉论观点 D、.把意识与物质等同的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11意识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A、人脑的进化 B动物心理的形成 C.语言的产生 D劳动 12否认意识的主观性,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B.各种实物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14毛泽东“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诗句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无限性

5、和时间空间的有限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15实践高于理性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普遍性 B.绝对性 3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16认识论是研究( ) A.世界是什么的科学 B世界是怎样的科学 C.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 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 A.能动的反映沦 B经验论 C.先验论 D.不可知论 18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19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 )。 A.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 B黑格尔哲学的功绩 C马克思主

6、义哲学的功绩 D.康德哲学的功绩 20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 )。 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1实践的中介是( )。 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22“社会上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利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23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

7、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A.可知论学派 B不可知论学派 C.理论学派 D.经验论学派 24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 A.唯理论学派 B经验论学派 C.唯物主义阵营 D唯心主义阵营 25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发展过程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4 C.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D、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26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 )。 A.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B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 C先验沦的认识路线 D唯理论的认识路线 27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 A.马克思主

8、义的认识路线 B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 C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D.经验论的认识路线 2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能动的反映论和被动的反映论的 29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30感觉是认识起点的观点( )。 A.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也可以是可知论的观点 B可以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也可以是唯心主义的

9、观点 , C. 是唯物主义的观点,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D.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认识主体的属性有( )。 A.生物性 B意识性 C.社会性 D实践性 32、认识的客体的属性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多样性 D动态性 3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 A.实践关系 B认识关系 C.价值关系 D主从关系 3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10、 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5 B实践不断为人们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5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 )。 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3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表现在( ) A、正确地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B、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C、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实现了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E、在实践基础上

11、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7、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伟大意义在于( ) A、它结束了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观上的统治地位 B、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 C、它促成了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到科学的转变 D、它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具体规律 E、它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的指导 38、在下列论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A 、存在就是被感知 B、人为自然界立法 C、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D、绝对精神支配世界 E 人是万物的尺度 3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 ( ) A、形而上学性 B、不彻底性 C、不可知论 D、机械性 E 、猜测性 40、下列论

12、断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 、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 、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 、自然规律是绝对观念的表现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E、 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6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4 小题,其中小题,其中 41、42 小题各小题各 7 分,分,43、44 小题各小题各 6 分,共分,共 26 分分) 4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42 为什么说社会性劳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3 如何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 44 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

13、4 分) 45、 7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C 2C 3A 4C 5.D 6B 7B 8A 9B 10.B 11.D 12.C 13.D 14.B 15.C 16.D 17.A 18B 19C 20.A 21A 22C 23C 24B 25.C 26A 27C 28B 29A 30.B 31ABCD 32ACD 33.ABC 34ABCD 35AB 36.BCDE 37.ABCE 38.ABE 39.ABD 40.AD 41. 第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第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42、 第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 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供了物质外壳 43 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依存 第二真的离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互相渗透 第三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 44 第一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 第二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第三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