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5595345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PPTX 页数:11 大小:6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销售心理学 案例(9月11日).pptx(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销售心理学 (案例) 1 小王带著他的女朋友小丽去逛街,小丽看上了一套衣服, 小王一看标价,2800 元,觉得太贵了,可是看到女朋友渴望的眼神,只好跟销 售员杀价了。 小王:“这套衣服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销售员:“不贵(站在顾客的对立面)!这可是意大利名牌,又是今年的最新款,我们 卖得是最便宜的了(这等于告诉小王,别的店还有,你可以到别的店买)!有心买我给你打 个九五折。” 小王:“六折!” 销售员:“不可能!哪有那么便宜,我进货都进不了,如果有那么便宜,你卖给我好了, 我多多都要。这样吧,看你有心,给你最低价,九折!” 小王:“九折太贵了,最多七折,卖不卖?” 结果会怎

2、么样呢?通常是小王带著小丽货比三家去了!好好的一笔生意就这样没了!这 可是每个店铺天天都在发生的事情。 不但是店铺发生,这种场景其实发生在任何销售过程中。在销售过程中,杀价是再正常 不过的事情了,上面这个销售个案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销售员不懂心理学的原故,销售人 员为了不被顾客杀价,很自然地就站在了顾客的对立面,这样的结果,销售过程很自然就变 成了一场战争,既然是战争,就算是销售成功,也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那么遇到顾客杀价怎么办呢?不能跟顾客作对,难道任由顾客杀价? 当然不是,一个懂得心理学的销售人员,永远不会与顾客讨价还价,我们来看看以下场 景: 小王:“这套衣服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

3、 销售员:“是的,这套衣服确实有点贵(与顾客站在同一立场,这叫先跟后带), 像这么名贵的衣服只适合一些高雅的女士穿,你女朋友这么漂亮,穿起这套衣服一定很好看, 先穿上试试(给顾客一个购买的身份,同时引导顾客体验拥有的感觉)?” (当小丽试穿上衣服时) 销售员:“你看,多好看!(对小丽说,其实是说给小王听)你真幸福,有这么好的男 朋友,我在这个店工作已经三年了,以我的经验,只有那些很爱他女朋友的男孩子才舍得买 这么名贵的衣服给他女朋友的。好羡慕你啊(再给小王一个身份,同时用假设成交的语言模 式)!” 话说到这里了,小王能不买吗?如果再不买的话,那后果就很严重啦! 为什么会销售成功呢?因为在这里,

4、销售员用了实用心理学 NLP 里一个很简单的方法, 就是“理解层次”中“身份”层次的运用。NLP 认为,“身份”层次决定“行为”层次。也 就是说,一个人会做出与他身份相符的行为。根据这一原理,在销售中,你要一个人购买产 品,只需要给他一个购买该产品的身份就够了,如果他接受并认可了这一身份,他自然就会 做出你要的购买行为,这就是心理学。 2 如何面对“三欠缺”型顾客?销售技巧,1,学 海 无 涯 销售技巧,简而言之就是把握住以下三个问题:谁在购买产品?顾客为什么购买?怎么 卖给顾客?第一个问题的解决,是解决后两个问题的钥匙。 谁在购买?当然对象就是男女老少顾客,但仅把顾客进行表面化分类,并不能形

5、成系统 的针对性销售来提高成交率。 对终端销售对象,仔细推敲,一共有四类:一是产品知识专业、购买品牌明确的顾客; 一类是购买目的欠缺型的顾客;一类是产品知识欠缺型顾客;一类是购买信任欠缺型顾客。 第一类顾客在终端并不多见,根据笔者对多个行业终端的跟踪发现,这类顾客占比不足 5%。比如产品知识专业,在家电的销售终端很少见到对产品知识的专业程度超过导购员的顾 客,偶尔碰到的“专业”顾客无非是从某厂家出来的研发、生产、销售人员。还有一个品牌 忠诚度,在行业竞争如此剧烈的今天,品牌极度忠诚的顾客十分少见。 排除仅占 5%以内的顾客群体,剩下大部分就是“三欠缺”型顾客。解决顾客的“欠 缺”,那么成交将会

6、水到渠成。 案例: 在国美的一天中午,一对夫妻在 HE 燃气热水器那边徘徊了有十分钟,但 HE 的导购员出 去吃饭了。我的专柜就在他们旁边,他们正在四处张望的时候,正好和我的目光对接,我马 上笑着对他们说:“HE 的导购员出去吃饭了,要不你们在这坐一会。”我顺手拉了一下凳 子(HE 那边没凳子)。他们就很自然的走了过来坐下,还冲我笑了笑。 那个男顾客扫了一圈我们展厅,小声说了句:“SK?也生产热水器?” 我装作没听见,很随意的问他们:“买燃气热水器还是电热水器?”。 男顾客说:“买燃气的。” “HE 的燃气热水器不错”我说。 男顾客笑了笑。 “新房子装修吧?” “嗯”女顾客接腔了。 “您二位一

7、看就是成功人士,新房子一定很大。” “180 多平方”女顾客说。 “哇,这么大。我们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买的起这样的房子啊!”,2,3,学 海 无 涯 “呵呵”女顾客和男顾客相视一笑。 “那至少有两、三个卫生间了?你们要买两个燃气热水器吧,不过也是你们有钱,不在 乎。”我小声嘀咕。 “为什么要买两个?一个不行?”女顾客惊奇的问。 “普通的燃气热水器只能两点供水,多点供水的话水量就不足。而且燃气热水器只能安 装在厨房,你们这么大的房子,厨房离卫生间一定很远,如果洗澡的话,热水要很久才能流 到卫生间,在卫生间洗手也要等很久,有点不方便。 “这样啊,原来以为买一个就行了。” 我接着给他们讲电热水器对比燃

8、气热水器的好处,同时加入了我们的技术创新点,顾客 很高兴的买了一台热水器和一个小厨宝。 案例中的顾客是属于典型的“三欠缺”型顾客。 一、购买目的欠缺: 乍一看,顾客的购买目的很明确,要买燃气热水器。很多终端销售人员就是被顾客的表 象购买目的所迷惑而没达到销售目的。案例中的顾客购买目的是解决大房子的热水供应问 题,但最好的解决方案并不是用燃气热水器来解决。销售人员所需要做的是帮助顾客明确购 买目的,挖掘出顾客深层次的需求,告知顾客怎样的产品才能完全解决需求。 一次在某超市,见到一个本来是要买保温桶的顾客却买了一台电饭煲。因为妻子在医院 生产,要给妻子送饭,需要保温桶。但导购员抓住这点,告诉顾客保

9、温桶是能保温,但保温 时间不够长,凉了就没办法了。电饭煲可以长时间保温,且还可以加热,顾客一听有道理, 就购买了一台升数小的电饭煲。 这个顾客也是属于深层次购买目的欠缺的顾客,这类顾客很多。比如是想来购买油烟机 的顾客,但顾客不一定清楚自己是需要中式的还是欧式,不知道需要排风量多大的烟机,不 知道需要多大尺寸的烟机等。面对如此多的这类顾客,导购员需要解决的就是帮助顾客逐渐 明晰购买目的及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 二、产品知识欠缺: 顾客对产品的了解大多是一知半解,道听途说的多,案例中的顾客就是这样。这类型 顾客容易受到误导,以偏概全。而且很多产品知识欠缺的顾客不愿意在导购员面前暴露自己 的“不专业

10、”,而伪装专家。面对这样的顾客,不是通过专业的术语去“培训”顾客,不是 纠正顾客的观点去“说服”顾客,而是引导,通过产品的动态演示, 现场向顾客证实产品 的好处,与顾客产生共鸣后达成销售。(中国店网最专业的开店创业网) 同时抓住这类型顾客“好奇”的特点,全方位展示产品的优点、特点、利益点。利用 销售道具、顾客档案,像顾客证明该产品的畅销性。 三、购买信任欠缺,学 海 无 涯 顾客都对销售人员抱有戒心,不信任是正常的,如同我们初次遇见一个不知根不知底 的人一样会产生戒备心理。 案例中的顾客就对”SK”这个品牌产品不信任:“SK 也生产热水器?”如果听到这 句话后,导购员针锋相对开始贬低顾客的孤陋

11、寡闻,那么我想后面就不可能有成交, 面对购买信任欠缺的顾客,首先是刚开始的接近方式的处理,不能让顾客感受到你是 在“刻意推销”!常用的有效接近顾客是通过赞美式切入逐渐到产品的讲解。通过题外话的 赞美,拓宽沟通的范畴,在“敞开”的沟通中“稀释”顾客的戒备心理。在案例中,我们明 显看到导购员对顾客的赞美而逐渐加大了沟通了范畴: “HE 的燃气热水器不错”,恭维顾客的选择是对的。 “您二位一看就是成功人士,新房子一定很大。”赞美顾客的外在气质,套出了房子 的大小,同时也在试探是不是自己的新房子装修,判断出了顾客的使用用途。 “哇,这么大。我们要奋斗多少年才能买的起这样的房子啊!”这种有针对性的羡慕

12、式赞美,让顾客在谈笑间降低了戒备心理。 其次是让顾客参与到产品的演示中,让顾客亲身体验产品所具有的特性及带给生活的 利益点,自己说服自己。 根据以上三点分析,汇总如下,3 消费心理集会 名牌-著名-外贸-进口 (等字眼会比较让客人眼前 一亮) 促销手段 4 销售中的技巧 否定反问句 让对方顺着你的思路回答你,4,5,学 海 无 涯 先看贵的再看便宜的 这样的落差才会让客户接 受,而相反的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不买就没了 强调是最后的购买的机会了,利用无 中生有 5 电话营销 禁忌 1 为什么不需要 改为 可以告诉我为什么 吗? 告诉我是什么原因什么缘由吗? 人际心理学 如果怕拒绝就干脆放大要求

13、 例子 1 借钱 2 一味强调事情难办,却又不一口拒绝情况下,是想从你那得到利益好 处。 1 想得到信息等 1 故事试探法 2 假借第三方 OR 假信息 3 请吃饭“三重门” (点菜类别 口味如何 吃相啥样 ) 4 人脉学,6,学 海 无 涯 建立人脉源数据 : 在常规,节假日或对方生日特殊日子 打个电话 或是短信问候关心下,或是邮件 QQ 留言等等(不经意的举动会让对方 倍加感动温暖)一切从人脉挡案与人脉资源数据裤开始! 七大心理错觉提高销量 错觉,又叫错误知觉,是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知觉,包括几何图形 错觉(高估错觉、对比错觉、线条干扰错觉)、时间错觉、运动错觉、 空间错觉以及光渗错觉、整体

14、影响部分的错觉、声音方位错觉、形重错 觉、触觉错觉等。研究错觉规律在商业企业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试列举几例: 一、利用空间错觉,丰富商品陈列,降低经营成本。 一位行人路过一家房顶悬挂各种灯具的商店,各式各样的灯具连成 一片,璀璨夺目,吸引他不由信步走了进去,看着看着才发现这个商店 并不大,只是由于周围全镶上了镜子,从房顶延伸下来,使整个店堂好 像增加了一倍的面积,由于镜面的折射和增加景深的作用,使得屋顶上 悬挂的灯具也徒然增加了一半,显得丰盛繁多,给人以目不暇接之感。 这就是空间错觉在商业中的妙用。 在寸土寸金的商场中,如何陈列商品,直接关系到商品的销售效果。 如果借鉴以上做法,在商品的

15、陈列中充分利用镜子、灯光之类的手段, 不仅能使商品显得丰富多彩,而且能减少陈列商品的数量,降低商品损 耗和经营成本。在一些空间较小的区域,利用镜子、灯光等手段使空间,7,学 海 无 涯 显大,不仅能调节消费者的心情,而且也能使销售人员以好的心情为消 费者服务,避免由于心情不好而造成主顾间的矛盾冲突。 二、利用运动错觉,调整服务手段。 浙江黄岩市长潭水库大坝的码头附近有一家切糕摊,店老板卖糕 时,故意少切一点儿,过秤后见分量不足,切一点添上,再称一下,还 是分量不足,又切下一点添上,最终使秤杆尾巴翘得高高的。如果你是 一位顾客,亲眼见到这两添三过秤的一切,就会感到确实量足秤实,心 中也踏实,对卖

16、糕人很信任。如果卖糕人不这样做,而是切一大块上秤, 再一下二下往下切,直到秤足你所要的分量时,你的感觉就会大不一样, 眼见被一再切小的糕,总会有一种吃亏的感觉这就是运动错觉对顾 客的影响效果。聪明的卖糕人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顾客的这种极其微妙的 心理活动变化,并实实在在地做到了童叟无欺,使糕摊处地利、人和之 优而终日生意红火。可见,总是“一刀准”、“一抓准”也不见得就是 好事,不见得就是良好服务的标志。 三、利用对比错觉,科学制定商品价格。 商品价格是市场中极为敏感的要素,价格学中有两个重要概念:比 价和差价。所谓比价就是指不同商品之间价格的对比。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位农民进城买钟表,买了一个大挂钟后对售货员说:“我买了一个 大个儿的,你给我饶(送)一个小个儿的(指手表)吧”!从理论上说, 不同商品之间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其价格往往不具有可比性,但在 现实实践中,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