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

上传人:lei****085 文档编号:14559518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职业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政策与法律法规课题(项目)1.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法治体系授课时间2020-2021学年第1学期周次1 周 2 次授课地点D406班级2019旅游管理3.启发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展示、讨论、点评等环节,及时发现学生行为、思想、观念不当的地方,并对其进行积极引导与启发,着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4.合作讨论法。通过授课教师教学资源课件、微课、学习通APP、微信等。教学内容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

2、体系教学难点全面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教法学法教法1.问题教学法 :教师设置思考问题,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法: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学生自主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度。 3.理论讲授法学法1.小组探究法:通过组内讨论学习,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位组员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并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2.自主学习法:学生在课前通过超星泛雅平台自主学习微课、完成课前测试等,为课堂学习储备知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类型活动描述课前导入学习(10分钟)教学活动1.通过学

3、习通APP考勤2.点评上次课程的课后小测和历年真题中错误率高的题目。3.回顾上节重点内容学生活动1.登录学习通APP进行签到。2.通过学习通APP完成课前小测。3.反思不足。根据自己课前测试的错误,反思自己课前学习的不足,重新思考测试错误问题的答案,回答教师提问。新课教学(70分钟)教学活动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1一、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为此,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1.健全立法体制为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提高立法质量,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九大都对健全我国立法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健全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

4、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二是加强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和规章的制定权限和程序 建立和完善政府法制机构。三是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制度上防范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四是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协调。立法争议较大时,需要决策机关委托专家或者社会其他机构进行第三方评估,在充分协调和沟通的基础上,及时做出决定。五是加强法律的解释工作,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六是进一步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确保中央方针政策和国家法 律、行政法规在本地区的有效实施。2.强化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立法质量直接关系到法治的质量,而提高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是提高立

5、法质量的根本途径。立法的科学性是指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和体现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以及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立法的民主性是指立法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使法律真正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的各项权利和根本利益。要实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基本要求,就必须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3.进一步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要求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开展重点领域立法工作,把发展改革决策同立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学生活动【课堂提问】完备的法律规范

6、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为此,需要着力解决哪三个问题?教学活动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2二、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尽管当代中国法治实施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执法体系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的公正有效实施,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从而推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进程。为此,需要着力解决四个问题:1.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的

7、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而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是形成高效法治实施体系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先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必须把宣传和树立宪法权威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事项抓紧抓好,切实在宪法实施和监督上下功夫。”2.坚持严格执法这是形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3.保证公正司法在法治实施体系中,司法的作用非常重要,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此必须确保司法机关公正行使职权。 4.推进全民守法全民守法在法

8、治实施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意义。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学生活动【课堂提问】为什么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的公正有效实施?通过学习通抢答功能,第一名回答问题,如果第一名回答错误,邀请下一个名次的同学回答问题。回答正确每题加平时成绩1分,回其答错误0分。其他同学通过学习通APP课堂提问模块线上答题,并获得相应的分数,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的平时成绩。【小组讨论】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法律的公正有效实施,需要着力解决哪四个问题?通过学习通APP小组讨论模块回答问题,每个小组在讨论题目下面建立一个讨论版块。欢迎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并获得相应的分数

9、,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的平时成绩。教学活动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3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以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监督体系由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方面构成。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条件下,加快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对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需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1.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在现代社会,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

10、否做到严格、规范、公正地行使,对于实现国家的公共管理职能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权力不论大小,只要不受制约和监督,都可能被滥用。要强化制约,合理分解权力,科学配置权力,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单位、个人行使,形成科学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2.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中,坚持公正司法,是实现司法功能、维护社会公正的基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人民群众通过司法程序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权利,那司法就没有公信力,人民群众也不会相信司法。法律本来应该具有定纷止争的功能,司法审判本来应该具有终局性的作用,如果司法不公、人心不服,这些功能就难以实现。”因此,为了维护和促

11、进司法公正,就必须切实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这是形成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需要着力解决哪三个问题?通过学习通APP小组讨论模块回答问题,每个小组在讨论题目下面建立一个讨论版块。欢迎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并获得相应的分数,系统会记录得分,作为期末成绩的平时成绩。教学活动教师理论讲解:知识点4四、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必要条件,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宪法、法律得以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缺乏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难以持久的

12、,而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关键是要做好制度保障、组织和人才保障、物质和技术保障。为此,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1.制度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从根基上保障了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建设,更是法治保障体系内容构成的核心所在。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组织和人才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不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治专门队伍,而且

13、要大力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进一步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为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奠定扎实的组织和人才基础。3.物质和技术保障物质保障主要是解决立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的经费不足问题,从而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保障是法治有效运转所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也是实现司法正义的技术基础。在现代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案件事实的认定环节往往具有很强的技术依赖性,甚至需要使用一些先进的、复杂的技术鉴定手段,进而做出令人信服的公正裁判。五、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保障,加强党内法规体系化的建设是推进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方

14、式与保障,也是进一步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在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时代条件下,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互保障的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构建以党章为根本、若干配套党内法规为支撑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为此,需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 1.完善以党章为根本、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是体

15、现中国国情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独特内容。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着力形成一个以党章为根本,涵盖党内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的完整系统、配套协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2.推进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有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坚持以党章和宪法为基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同时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二是坚持党纪严于国法。在我国,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为严格。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因此对党员的要求应该更严。3.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纪律在党内具有规范性和强制性。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严格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