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5591258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小学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总结创建文明校园活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使群众安居乐业、得到实惠的重要举措。在上级创文办、区教育局指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的创建工作顺利开展。从组织机构、创建工作宣传、资料收集、整理等方面都对照标准认真贯彻落实,采取的主要举措和取得成效如下:一、 学校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学校领导对创建文明校园工作十分重视,将“创文”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使我校认真、扎实、全面、有效的开展“创文”工作,我校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2、由廖丽霞校长担任,副组长由董建中主任担任,成员由学校校委会、班主任组成,明确工作目标,落实责任。校领导靠上去亲自抓,协调和安排整个学校的“创文”工作,使“创文”工作的各项任务层层落实,任务明确。学校要求各个机构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评比、有总结表彰,同时将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位教职员工。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创文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全校师生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体师生员工齐动手的态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文工作的落实,保证创文工作的持续发展。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来加大宣传力度

3、,让广大师生能了解创文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创文活动中来。(一)多方位宣传。学校利用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新学期开学礼等时机,校园广播,校园展板,宣传标语,黑板报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向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宣传创文工作的重大意义,促使师生及家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二)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文”实践活动。创建文明校园关键要见行动。通过组织开展丰争创“学习之星”、“文明小标兵”、“文明班集体”、“学雷锋志愿服务”等校园实践活动,更扎实深入的进行创文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反响。(三)分发创文知识宣传材料。如“致全体家长的一封信”、创建文明校园调查问卷,意见征求表等等。通过这些宣

4、传活动,使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对创文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影响他人,积极助力鄂州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三、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为确保创建工作有序、有效的进行,规范广大师生的行为举止,我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充分考虑了本校的具体情况,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完善了多项规章制度,如文明班集体评比制度、余山下小学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等,这些制度、计划把对广大师生行为的要求规范化。学校把这些制度纳入于日常管理工作中,与评先评优工作结合起来,对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四、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工作开展(一)由大队部牵头开展“文明标兵班

5、”、“流动红旗”评比活动,内容涉及环境保洁、文明用语、学生仪容仪表检查等。要求学生穿戴整洁,仪容仪表合乎要求,不讲脏话,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每周评比颁发“流动红旗”,树立典型,以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使其跃上新台阶。(二)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居委会的创文活动,清除“小广告”、公交站点宣传创建知识、参加交通执勤志愿服务等,提高学生及家长文明出行、遵章守纪的意识。(三)在校园内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组织,由纪律检查小组每天定时检查、督促各班级及包干区卫生清洁情况,这样既促使学生自律,也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的意识,校园文明蔚然成风。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新学期,全校师生将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以创建文明校园为着力点,继续深入开展创文活动,加大创文宣传力度,进一步增强师生的创文意识,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做出积极贡献。 余山下小学 2020年11月28日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