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7803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一、选择题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如下图:阅读一幅学生考察时绘制的青藏高原地区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1.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C.大理岩 D.花岗岩2.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的地理环境经历了()A.由海洋环境向陆地环境的变化B.海洋环境比较稳定C.陆地环境比较稳定D.由陆地环境向海洋环境的变化解析:第1题,含有化石的岩石为沉积岩。第2题,古生物的

2、生存环境:三叶虫(海洋)、恐龙(陆地)。答案:1.A2.A 3、科学研究表明,地球原始大气主要成分包括甲烷、氨、硫化氢、水汽。震旦纪大冰期之后的寒武纪,火山大爆发改变了原始大气成分,地球结束了“雪球”时代,原始生命出现。读碳循环示意图,“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A.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B.破坏臭氧层,到达地面紫外线增多C.释放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D.释放巨量热能,直接增加大气温度解析:根据材料,“雪球”时代的结束,是因为寒武纪的火山大爆发能增加大气中CO2浓度,起保温作用。破坏臭氧层的气体是氟氯烃,是工业文明时期产生的气体。火山灰物质,吸收地面辐射,与大

3、气增温关系不大。火山喷发释放巨量热能,对直接增加大气温度影响小。答案:A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回答46题。4下列生物中,出现最早的是()A爬行类 B鸟类C两栖类D鱼类5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A古生代 B中生代C元古代D新生代6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进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爬行动物时代B哺乳动物时代C海生藻类时代D裸子植物时代解析:第4题,四个选项中生物出现由早到晚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第5题,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盛行时期。第6题,新生代为哺乳动物大发展时期。答案:4.D5.B6.B地球有悠久的过去,还

4、有着漫长的未来。生物的出现和进化只是其中的一小段,而人类的历史更是短暂的一瞬。据此回答79题。7原始鱼类出现在()A元古代B古生代中期C古生代后期D中生代中期8含三叶虫化石的地层是()A古生代地层B元古代地层C中生代地层D新生代地层9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物种是()A原始鱼类B古老的两栖类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D蕨类植物解析:第7题,古生代早期是海生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的时期;中期时,出现了脊椎动物鱼类;到了后期,鱼类逐渐演化为两栖类。第8题,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古生代末期灭绝,故只有古生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第9题,古生代末期和中生

5、代末期是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其中,在中生代末期,恐龙和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灭绝了。答案:7.B8.A9.C由于人类的智慧与欲望,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烈。据此回答1011题。10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环境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产物,又是地理环境中非常特殊的要素B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显著变化C人类应停止或减缓发展,帮助自然地理环境恢复原始面貌D人类应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1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有()印度洋海啸长江流域特大洪水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广州等沿海城市地面下沉AB

6、CD解析:第10题,人类面对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不应停止经济发展,而是要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第11题,海啸和特大洪水主要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答案:10.C11.C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 000 m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 mm,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 mm。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3题。12“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对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

7、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C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13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C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D生物多样性增多解析:第12题,山坡开辟梯田,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径流被污染,不具有防止地震的作用,可能会加剧滑坡等灾害,故选C。第13题,大规模种植咖啡会造成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水土流

8、失加剧,野生生物生存环境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蒸发作用减弱,气候会变得干旱,河流汇水速度加快,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故选A。答案:12.C13.A14读某岛屿的文明生态湖区规划图,该图显示人类活动顺应自然规律的有()将林地、草地都开垦为耕地合理开发利用环境资源废弃物排放后再利用培育优良品种,发展高效农业ABCD解析:选D。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应做到因地制宜,在人类生产活动中应尽可能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黄河石林生成于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属于以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下图为黄河石林位置示意图和景观图。读图,回答第15题。15黄河石林生成时期,地球表层动物界进入了()A无脊椎动物时

9、代B爬行动物时代C哺乳动物时代D鱼类时代解析:选C。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由材料可知“黄河石林生成于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动物界进入了哺乳动物时代。16、大面积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空气中CO2浓度增加造成臭氧层空洞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许多物种灭绝A BCD解析:选D。大面积砍伐森林会使森林吸收CO2的能力减弱,导致大气中CO2增加,同时使地表裸露,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会造成臭氧层空洞。二、非选择题17、读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自1650年至1950年物种灭绝速度呈现_的趋势。(2)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_。

10、(3)我国藏北高原上某些不法分子大量偷猎藏羚羊,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是()A土地因此荒芜,导致荒漠化B水土流失加剧C藏羚羊尸体腐烂,污染大气D生态破坏答案:(1)加速(2)人与其他生物种群争夺生存空间(3)D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

11、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 _。(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_环境向_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抬升、下降、水平)运动。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