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

上传人:心*** 文档编号:145577102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梅兰芳蓄须》教学设计(部编版四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梅兰芳蓄须【教学目标】1.认识“蓄、迫”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宁、要”。2.能说清楚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以及他所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读课题。教师谈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说说,读完课题后你产生了什么疑问?(板书课题)预设:梅兰芳唱戏与胡须有什么关系?2.品课题。课题告诉了我们梅兰芳蓄须这件事。你们知道“蓄须”是什么意思吗?我们先来看看“蓄”,“蓄”的意思是积聚,储藏,“蓄须”即积聚胡须。读到这儿,我们不禁要问:梅兰芳是唱什么的?与他的胡须有什么关系?(梅兰芳在戏台上唱旦角,扮演的是女性角色,所以他一旦蓄须,就不能登台演出了。)二、初读课文,

2、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解决。2.课件出示生字。3.学生认读生字,教师相机正音。(1)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2)正音。(3)多音字指导:宁(nngnng)要(yoyo)4.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借用工具书解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思考:(1)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遇到了哪些危险和困难?(2)文中哪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具体描绘了哪些内容?课件出示: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蓄须明志,卖房度日打针装病,险些丢命(3)请学生分别读一读,找出这三件事情分别在文章的

3、哪几个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批注,小组讨论,汇报:课件出示:第一件事(2):藏身租界,远避香港。第二件事(34):蓄须明志,卖房度日。第三件事(57):打针装病,险些丢命。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四、学习第12自然段,理解“藏身租界,远避香港”。1.学生默读第12自然段。2.引入:1919年,梅兰芳应日本帝国剧场之邀赴日本演出,出演了贵妃醉酒黛玉葬花天女散花等剧目。日本人民对梅兰芳的精湛艺术深感佩服。但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后,梅兰芳拒绝了给日本人演出。他是怎样拒演的?把相关句子画出来,并在一旁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想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件出示:藏身租界,避居香港。(1)梅兰

4、芳藏身租界,远避香港,躲避日本人的纠缠。(2)梅兰芳深夜在寓所关紧门窗,拉上厚窗帘,细声吟唱。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一个热爱京剧、有民族气节的京剧大师。3.指导朗读:朗读第12自然段时,要重读“闻名世界”“总是”,体现梅兰芳的艺术成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五、学习第34自然段,深入理解“蓄须明志,卖房度日”。1.学生自主阅读第34自然段,思考问题。课件出示:(1)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梅兰芳蓄须说明什么?(3)梅兰芳“蓄须明志”中的“志”指的是什么?2.学生自读课文,交流汇报问题。(1)第3自然段主要写梅兰芳蓄须明志,但还是不堪日本人骚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第4自然段主要写敌人的威逼使梅

5、兰芳没有了经济来源,他打算卖房度日。(2)梅兰芳蓄须说明他不想为日本人演出。(3)“蓄须明志”的“志”指的是:梅兰芳身处逆境,始终拒绝为敌演出,表现了其坚定的立场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六、学习第57自然段,理解“打针装病,险些丢命”。1.学生读第57自然段。思考:(1)敌人的威逼使梅兰芳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怎么解决的?(2)找出表现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的句子,读一读。2.学生研读课文,同桌互相讨论,读读相关语句。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总结。面对日军的反复邀请,他用自伤身体的方式拒绝演出。3.梅兰芳先生是怎么装病的?预设:打伤寒预防针,连日发高烧。此时此刻,你认为梅兰芳是个什么样的人?课件出示:梅兰芳是一

6、位立场坚定、勇于抗争、勇于献身、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4.学生练习朗读,教师指名朗读。朗读时要把“宁愿”读重一些,语速快一点。七、学习第89自然段。1.学生齐读第89自然段。思考:人们仅仅是喜爱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吗?预设:人们喜爱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同时更敬佩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2.对比。日寇侵华时期,梅兰芳想方设法不为日本人表演。抗战胜利后,梅兰芳却主动要求登台演出。前后态度对比鲜明,更加突出了梅兰芳崇高的民族气节。3.小结:人们不仅喜爱梅兰芳高超的表演艺术,更敬佩他的民族气节。梅兰芳虽承受着无尽的痛苦,但他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击碎了日本侵略者的痴心妄想,使国人不能不为之慨叹!课件出示:句式练习:他宁愿(蓄须),宁愿(卖房度日、自伤身体),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应具备的民族气节。八、升华感情,总结本课。1.茫茫青史写春秋,为了民族大义,为了国家的尊严,一代大师挺直了脊梁,他高尚的情操照耀着万代千秋。2.此时此刻,我们感慨万千,一位艺术家,竟有着如此铮铮铁骨,如此爱国热情。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对梅兰芳先生说,请大家都来说一说吧。【板书设计】梅兰芳蓄须分述藏身租界,远避香港立场坚定蓄须明志,卖房度日勇于抗争打针装病,险些丢命敢于献身强烈的爱国之情崇高的民族气节【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