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574694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系列培训 2013.01.21手术切口分类与愈合分级根据创伤和各种手术中污染的可能性将切口分三类 手术切口分为三类:类为无菌切口,类为可能污染切口,类为污染切口。愈合等级分为三级:甲级为愈合优良,乙级为愈合欠佳,丙级为切口化脓。对于个别分类确有困难的切口一般定为下一类:即不能确定为“”者以“”计,不能确定为“”者以“”计,以此类推。一、分类标准:1、清洁切口,用“”代表,是指非外伤性的、未感染的伤口;手术未进入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即缝合的是无菌切口,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2、可能污染的切口,用“”代表,是指手术时可能带有污染的缝合切口,手术进入

2、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如胃大部切除术、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等。皮肤不容易彻底灭菌的部位、6小时内伤口经过清创术缝合、新缝合的切口又再度切开者,都属此类。3、污染切口,用“”代表,是指临近感染区或组织直接暴露与感染物的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如化脓性阑尾炎手术、肠梗阻坏死的手术、局部含有坏死组织的陈旧性创伤伤口、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等。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3、可能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二、愈合的分级有三级1、甲级愈合,用“甲”代表,是指愈合优良,没有不良反应的初期愈合。2、乙级愈合,用“乙”代表,是指愈合欠佳,愈合处有炎症反应,如红肿、硬结、血肿、积液等但未化脓。 3、丙级愈合,用“丙”代表,是指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三、临床中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易将类(可能污染)切口混淆为类(清洁)切口的手术:剖宫产、宫颈锥切、子宫次全切、输卵管切开和结扎术、骨科开放骨折、断指再植术、泌尿外科输尿管切开术、膀胱肿瘤切除、睾丸鞘膜切除、膀胱造口术、肾囊肿切开、肾取石术、肾切除、包皮

4、环切术、阴茎手术、胃癌根治术、总胆管切开取石、肺切除术、阑尾切除、胆囊切除术。这些手术必须切开或离断与体表相通并有污染可能的空腔脏器,应分为类。另外,凡耳鼻喉、咽、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阴道、阴囊、会阴部不易彻底消毒皮肤的切口也是类。二期缝合、切开再止血的切口以及6h内清创缝合的切口也是类。2、易将类切口混淆为类切口的手术:单纯甲状腺手术、乳腺部分切除术、内限手术(白内障)、单纯骨折切开复位术、疝修补、非创伤性路脑手术、未切开肠腔的肠粘连松解术、妇科剖腹探查术、卵巢手术、盆腔淋巴清扫术、圆韧带悬吊术。这类手术能做好无菌准备。可以做到无菌,应为类。3、易将类切口混淆为类切口的手术:化脓性阑尾炎、窦道切除、肛瘘、与口腔相通的手术如扁桃体、唇、腭裂手术也属于类。 北京京门医院医务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