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

上传人:索马****尊 文档编号:14557417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及时间控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时间控制1.目的为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规定。2.适用范围全院各部门、科室。3标准3.1 预防用药的目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3.2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3.2.1 种类:应选用杀菌剂,不宜选用抑菌剂。原则上应选择一、二代或三代头孢类等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3.2.2 剂量:应给足剂量,静脉快速滴入;药物溶媒量100150ml(成人)为宜,不宜用大量液体长时间慢速滴入。3.

2、2.3 给药时间:应在切皮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参考抗菌药物的达峰时间和半衰期),剖宫产术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3.2.4给药地点:手术室。3.3 预防用药条件3.3.1 清洁手术(I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主要应加强消毒灭菌和无菌操作。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3.3.1.1 手术范围大、时间长(超过3小时)、污染机会增加;3.3.1.2 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会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3.1.3 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3.3.1.4 年龄大于70岁;3

3、.3.1.5 糖尿病控制不佳;3.3.1.6 恶性肿瘤放、化疗中;3.3.1.7 免疫缺陷或营养不良。3.3.2 清洁污染手术(II类切口手术)、污染手术(III类切口手术):3.3.2.1 清洁污染手术,可根据实际情况用药;3.3.2.2 污染手术需要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3.3.3 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术前已经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开引流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于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3.4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原则3.4.1 抗菌药物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3.4.1.1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选用药物;3.4.1.2 针对

4、手术部位感染或全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污染菌种类选用。3.4.2 既往该部位感染细菌的种类及其抗菌药物耐药性;3.4.3 参考抗菌药物药效及药代动力学参数;3.4.4 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应参照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 200938号中“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附件)选用抗菌药物。3.5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操作流程3.5.1 择期手术3.5.1.1 主管医生手术前一日开临时医嘱(注明术前0.5小时用),填写术中临时医嘱单并打印,由病房领药;3.5.1.2 需做皮试者由病房护

5、士完成,并在病历上记录皮试结果;3.5.1.3 手术当日病房护士将药品和已打印的术中临时医嘱单交付手术室接病人人员。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开始前0.5小时(或麻醉诱导期)执行医嘱,同时在术中临时医嘱单执行栏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3.5.1.4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可追加一次剂量(根据药物半衰期)。各科应根据本科手术特点或预计手术时间,提前将第二剂量抗菌药物提交手术室备用(操作程序同上)。若手术中未用,手术结束后随病人带回病房。3.5.2 急诊手术3.5.2.1 急诊手术术前用药由病区医生开临时医嘱,由病房领取。3.5.2.2 需做皮试者由病房做皮试,紧急情况可由手术室做皮试

6、。3.5.2.3 各病区可根据本科特点,必要时保持一定数量术前常规应用的抗菌药物,或建立急诊病人领药绿色通道。3.5.2.4 其余程序与择期手术同。3.5.3 剖宫产手术。为了避免胎儿接受抗菌药物,剖宫产手术应在钳夹脐带或断脐后给药。其余程序同外科手术。3.6 术后预防用药原则3.6.1 术后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宜选择与术前相同的药物。3.6.2 预防用药疗程:I类切口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术前可用药一次即可。I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24小时,必要时可延长至48小时。III类切口手术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3-7天。3.7 术后治疗性用药。术后如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属治疗性用药,应及时采集标本送细菌学

7、检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注:病程记录中应注明所使用的抗菌药物目的如:“预防”或“治疗”,不能笼统的写成“对症”或“抗炎”。4.表单4.1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附件1:手术切口分类I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II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III类(污染)切口: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脏按压)者。类(污秽-感染)切口:有失活组织

8、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根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附件2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手术名称抗菌药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

9、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林或头孢拉定。2、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林1-2g;头孢拉定1-2g;头孢呋辛1.5g;头孢曲松1-2g;甲硝唑0.5g。3、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可用克林素霉+氨基糖苷类,或氨基糖苷类+甲硝唑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磷霉素或氨基糖苷类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医学试题/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