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557402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4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11编号周界防盗报警系统施工方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界防盗入侵报警系统周界防盗入侵报警系统 (1)施工工艺 (2)管路敷设 1)暗配管用硬质 PVC 管管材明配选用金属管。 2)暗配管管路宜沿最短的路由敷设,尽量减少弯曲。在相邻拉 线 盒之间,禁止 S 弯或 U 形弯。埋入墙体或混凝土构件内的暗配管,其 保护层不应小于 15mm。 3)所有管路接头、管口、进出箱盒处,均应做密封处理,以防 混凝土、 砂石进入暗配管内。 4)暗配管不宜穿越电气设备基础,必须穿越时,应加穿金属保 护 管并就近可靠接地。 5)如为 PVC 管,应绑扎稳固。 6)PVC 管明配安装时,每 6m 长的直线段做一个补偿接头。 7)当管道长度大于 30m 或拐弯处多于 2

2、处时,应加装拉线盒。 8)保证管道平滑无毛刺。 (3)线缆敷设 1)布放线缆前应对其进行绝缘测试,电线、电缆线间和线对地 间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 0.5M,测试合格后方可敷设。 报警主机安装设备接线、调试 验收 管路敷设支架及摄像头安装 线缆敷设 2)布放线缆应排列整齐,不拧绞,尽量减少交叉,交叉处粗线 在下,细线在上. 3)管内线缆不得有接头,接头必须在盒(箱)处连接。 4)所敷设的线缆两端必须做好标记。同轴电缆的屏蔽层均需单 端可靠接地。 5)线管不能直接进入设备接线盒内时,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 之间,必须采用金属软管过渡连接,软管长度不得超过 1m,并不得 将线缆直接裸露。 (4)红外对射

3、探头安装 1)将不锈钢支架固定于墙上,将预留在盒内的导线从管内穿出 用剥线钳剥去绝缘外皮,露出线芯 10mm15mm(注意不要碰掉线号套 管),将盒内的线缆引出,压接在探测器的接线端子上,将余线缆盘 回盒内,将探测器底座用螺钉固定在盒上。固定要牢固可靠。 2)主动红外探测器在安装时,收、发装置应相互正对,且中间 不得有遮挡物。 3)一台防停电电源可带 10 对红外对射接口,若传输距离超过 200m 应分段加装电源;红外对射探头需单独供电。其他有关要求见 产品说明书。 4)系统中每个边界接口应有惟一的编码与之对应,按照产品说 明书进行编码;在系统正常使用前必须对接人系统中的边界接口进行 注册。

4、(5)报警主机安装 1)报警控制箱安装位置、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于较隐蔽 或安全的地方,底边距地宜为 14m。 2)暗装报警控制箱时,箱体框架应紧贴建筑物表面。严禁采用 电焊或气焊将箱体与预埋管焊在一起。管入箱应用锁母固定。 3)明装报警控制箱时,应找准标高,进行钻孔,埋人金属膨胀 螺栓进行固定。箱体背板与墙面平齐。 4)报警控制箱的交流电源应单独敷设,严禁与信号线或低压直 流电源线穿在同一管内。 (6)设备接线、调试 1)接线前,将已敷设的线缆再次进行对地与线间绝缘摇测,合 格后按照设备接线图进行设备端接。 2)报警主机及控制器采用专用接头与线缆进行连接,且压接牢 固。设备及电缆屏蔽层应

5、压接好保护地线,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 1 3)按照施工图纸及产品说明书,连接系统打印机、UPS 电源等 外质量验收要点围设备。 4)在计算机管理主机上安装入侵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并进行初 始化设置。 5)分别对各报警控制器进行地址编码,存储于计算机管理主机 内,并进行记录。 6)对探测器进行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防拆卸功能检测、 信号线开路或短路报警功能检测、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检测、现场 设备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等。 7)检测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能,报警系统管理 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8)应配合安全防范系统联调,检测报警信息传输及报警联动控 制功能一 (7)质量验收要点 1

6、)周界防盗报警系统应进行功能与软件检测,检测内容如下: 探测器的盲区检测,防动物功能检测。 探测器的防破坏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器的防拆卸功能;信号线 开路、短路报警功能;电源线被剪的报警功能。 探测器灵敏度检测。 系统控制功能检测应包括系统的撤防、布防功能;关机报警功 系统后备电源自动切换功能等。 系统通信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息的传输、 报警响应功能的检 测。 现场设备的接入率及完好率测试。 系统的联动功能检测应包括报警信号对现场相关照明系统的 触发、 对监控摄像机的自动启动、 视频安防监控与视画面的自动调人, 相关出入口自动启闭,录像设备的自动启动等。 报警系统管理软件(含电子地图)功能检测。

7、 报警信号联网上传功能的检测。 2)系统功能和软件全部检测,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 率为 100时为系统功能检测合格。 3)报警系统报警事件存储记录的保存时间应满足管理要求。 4)对射式红外探测器要求使防水型,安装时必须严格按设计图 要求加以区别。必须达到红外对射探测器周边无破损和污染,并采取 防尘和防潮措施。 要保证接收器在有效范围内接收到发射器发射过来 的线束,并要求同组红外对射探测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安装,还要 保证每一对红外对射探测器反射接收范围内不允许有障碍物, 以免造 成误报警。 5)同组红外对射探测器在同一水平线上每 lOmm 允许偏差 1mm; 全长允许偏差 5mm; 同

8、一垂直面上每 lOmm 允许偏差 1mm,全长允许偏 差 5mm。 (8)成品保护 1)安装探测器时应注意保持墙面的整洁。安装后应采取防尘和 防潮措施。 2) 安装应牢固, 如有不合格现象, 应及时修理好。 导线编号混乱, 颜色不统一:应根据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按编号进行查线,并将标注 清楚的异型端子编号管装牢,相同回路的导线应颜色一致。 3)导线压接松动,反圈,绝缘电阻值低:应重新将压接不牢的 导线压接牢固,反圈的应按顺时针方向调整过来,绝缘电阻值低于标 准值的应找出原因,否则不准投入使用。 4)显示屏上应设避雷装置。 5)压接导线时,应认真摇测各回路的绝缘电阻,如造成调试困 难时,应拆开压接

9、导线重新进行复核,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6)柜(盘)、箱的平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及时纠正。 7)柜(盘)、箱的接地导线截面不符合要求、压接不牢:应按要 求选用接地导线,压接时应配好防松垫圈且压接牢固,并做明显接地 标记,以便于检查。 8)运行中出现误报:应检查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 虚接现象,直到调试正常为止。 9)探测器被油漆砂浆等污染:应将其清理干净。 安装要求安装要求 承担有线电视机房内机架及所有电视设备的安装及线缆接驳, 要求线缆走向 清晰,走线整齐,设备排列合理美观。 充分利用提供的管道和电缆支架敷设 CATV 干线电缆并有效地接续。所有接 口均在地面上,不得留在地下管道处,系

10、统设置放大器箱及分支分配 器箱。 充分利用甲方提供的各垂直, 水平电缆走线槽桥架, 引下线铁管, 进行电缆 穿敷。 负责对大楼内的有线电视分接箱内所有设备的安装和线缆接续以及 终端盒 的安装和接续。 2 2 、 安装施工工艺安装施工工艺 1) 按有关标准的施工工艺要求施行。 机 房 设 备 连 线 排 列 整 齐 有 序 , 以 利 调 试 、 维 修 、 除 尘 保 养 等 。 信 号 线 与 电 源 采用正交排列, 避免干扰。 各线缆严格按照规定的曲率半径换向过渡。 同类型线缆用扎带捆扎固定。 严格规范连接器接头工艺,接头制作后及时测试并记录,并采用监督 审查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密封。 2

11、)分配器与分支器的安装 .明装: a 安装方法是按照部件的安装孔位,用 6mm 合金钻头打孔后,塞进塑料 膨胀管, 再用木螺丝对准安装孔加以紧固。 塑料型分支器、 分配器或安装孔在盒 盖 内 的 金 属 型 分 配 、 分 支 器 , 则 要 揭 开 盒 盖 , 对 准 安 装 盒 钻 眼 ; 压 铸 型 分 配 、 分 支器,则对准安装孔钻眼。 b 对于非防水性分配器和分支器, 明装的位置一般是在分配共用箱内或 走 廊、阳台下面,必须注意防止雨淋受潮,连接电缆水平部分留出长 250 300mm 左右的余量,然后导线向下弯曲,以防雨水顺电缆流入部件内部。 . 暗装: 暗装有木箱与铁箱两种, 并

12、装有单扇或双扇箱门, 颜色与墙面相同。 在木箱 上装分配器或分支器时,可按安装孔位置,直接用木螺丝固定。采用 铁箱结构, 可利用二层板将分配器或分支器固定在二层板上, 再将二层板固定在 铁箱上。 3) 用户终端安装 . 检查修理盒子口: 检查盒子口有不平整处, 应及时检修平整。 暗盒的外口应与墙面平齐; 盒子 标高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明装盒应固定牢固。相邻两个用户盒安装 见图 3-74 所示。 . 结线压接 先将盒内电缆接头剪成 100 150mm 的长度, 然后把 25mm 的电缆外绝缘层剥 去, 再把外导线铜网套如卷袖口一样翻卷 10mm , 留出 3mm 的绝缘台和 12mm 芯线, 将

13、线芯压在端子上,用 卡压牢铜网套处见图 3-75 所示。 . 固定盒盖 一般用户盒插孔的阻抗为 75 (也有 300 ) ,彩色电视机其天线输入插孔 阻抗为 75 ,把固定好导线的面板(即盒盖)固定在暗装盒的两个固定点处, 同时调整好面板再固定牢固。 3 3 、 调试和试运行调试和试运行 在系统所有设备安装完毕基础上 , 负责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调试及试运行工 作。 3.1.3.1. 前端设备调试前端设备调试 1) 各频道天线信号接入混合器 接入有源放大型混合器输入端,调整输入端电位器,使输出电平差在 2dB 左右。 2) 接入无源混合器输入端(在强信号频道的混合器输入端加接衰减器) ,调 整混

14、合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差控制在 2dB 内。 3) 调整交、互调干扰: a 混合器输出端与线路放大器输入端相接,以提高电视信号的输出电 平。 b 放大器输出端接一电视接收机观察: ( a ) 放 大 器 产 生 交 、 互 调 干 扰 , 可 适 当 减 少 放 大 器 输 入 端 电 平 , 消 除 干 扰 。 ( b )放大器输出端各频道电平应大于 105dB ;如果过小,此放大器的抗交、 互调干扰性能差,输出最大电平达不到线路电平的要求,则应更换放 大器。 4) 按设计系统要求, 送入自办节目, 逐个检查设备的正常工作情况及输出电 平的大小,将前端设备调试到正常工作状态。 5) 前端设备

15、调试完毕后,送信号至干线系统。 3.2.3.2. 调试干线系统调试干线系统 1) 调整各频道信号电平差(用频率均衡方法) 。干线放大器输入端串入一只 频率均衡器,根据放大器输出信号电平差的情况,分别串入 6dB 、 10dB 、 12dB 等均衡量不等的频率均衡器,调整到正常工作。 2) 同时调整干线放大器输入端电平大小, 当产生交、 互调干扰时, 适当减少 输入端电子,可直接串入衰减器,调到输出电平符合原设计要求。 3. 3.3. 3. 调试分配系统调试分配系统 1) 无源分配网络调试 按设计要求, 在无源分配网络的输入端送一个电视信号 (一般选用 UHF 频道, 或用电视信号发生器产生)

16、,调整输出端电平,使与原设计的输入电平相等。用 场 强 计 ( 或 电 平 表 ) 测 量 电 视 接 收 机 在 分 配 、 分 支 器 各 输 出 端 的 电 平 , 观 察 分 析 信号电平和重影现象,判断安装质量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有源分配网络调试 a 首先不接入电源给放大器,用万用表检查分支线路有无短路和断路, 经 检查无误后,才能通电调试。 b 调整网络中,各延长放大器的输入电平和输出电平、各频道信号之间 的 电平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输入电平过低或过高,应调整放大器增益。 交、互调干扰调整。在系统的输入端送高、中、低三个频道信号进行 试验。 有交、互调干扰时,调整延长放大器的输入衰减或前端放大器的输出 电平解决。 低频道电平过高时,调整斜率控制电路,达到“全倾斜”或“半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