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2892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8.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学案中图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一讲自然条件对城市及交通线路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1地形对城市的影响(1)平原(2)山区:多形成于河谷两岸较平坦区域,地形条件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2气候对城市的影响(1)影响城市区位:有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温度的地区适宜建设城市。(2)影响城市的内部结构和布局。3水对城市的影响(1)水的意义4矿产对城市的影响矿产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开采水平影响很多矿业城市的形成、发展规模及发展前景。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1影响线路的走向:就铁路线而言,地形的影响最为明显。2影响线网密度和分布格局:线路多选建在自然条件较为有利或

2、便于修建的地形单元和地形部位上。3影响交通运输方式。三、全球气候变化1变化特点一直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2阶段特点 时间特点地质时期(距今22亿年到1万年)温暖期和冰期交替出现历史时期(近1万年)有时为温暖时期,有时为寒冷时期近代(近一二百年)世界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四、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1)影响古代文明和经济的兴衰。(2)影响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动植物分布带的迁移。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活动领域影响农业有利气候变暖使北半球温度带北移,利于作物生长不利热带半干旱区,作物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粮食生产潜力降低;植物病虫害爆发,农业

3、受害范围扩大工业能源利用降低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技术发展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等技术获得广阔的市场人类健康夏天持续高温,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增加;增加疾病的发病率,扩大疾病传播范围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上升,给沿海地区带来极大影响生态系统使原生态系统内的物种遭受重大损失;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加剧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影响聚落区位的自然区位条件有哪些?河流对城市分布提供什么功能?2城市空间形态有哪些类型?3影响交通线布局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哪些?4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以考纲为纲1.

4、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真题为范 考题精妙典例1(2014全国卷)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1)(2)题。命题出发点我国区域交通线和聚落布局的特征。命题落脚点交通线与聚落分布的自然区位因素。试题评价 (1)背景材料趣味化:兰新铁路建设外国专家的设计与我国专家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不同的观点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助于考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利于激发探索精神。(2)地理事物区域化:两道试题以我国新疆吐鲁番附近和华北燕京地区为载体,所呈现交通线、城镇等地理事物在空间分布上一

5、目了然、清晰可辨,利于考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联系。(3)信息呈现多样化:两个地区都有相同的地理要素,但呈现方式不同,如地形特征以等高线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呈现;经纬网一个有经纬线,另一个只有经纬度;同一幅区域图中有多种图例呈现不同的地理信息。更有助于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聚落C耕地D地形(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解析第(1)题,外国专家所选铁路线路位于天山山麓地带,地势平坦,修建难度小,成本低,考虑的主导因素为地形。第

6、(2)题,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线路比较平直,线路较短;铁路经过地区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但是距离城镇过远,客、货运输不便,没有考虑到与城市的距离。答案(1)D(2)B典例2(2012北京高考节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解析读图可看出,图中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和高原,平原地区城镇的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而山地和高原地区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答案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考点(一)自然条件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学法:通知识提能力融会贯通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

7、河流、矿产等,具体表解如下:影响原因影响结果举例地形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建设成本低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大多数城市分布于平原地区沪宁杭城市群,五大湖城市群,中欧、西欧平原上的城市群高原热带地区的高原较为凉爽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巴西高原上的巴西利亚谷地地表起伏城市沿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渭河谷地中的西安气候气候适宜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农业发达,人口集中,城市多,规模大中低纬度沿海地区城市众多气候恶劣干旱、寒冷或过于湿热都不利于居住城市少,规模小干旱区、热带雨林区、寒冷地区城市很少水(河流)河运起点和终点货物在此转运,促进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易形成城市,一般规模较大

8、赣州河流交汇处人流、物流量大,便于货物集散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常与海运相连,交通位置更加重要上海、广州矿产资源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其开发带动采矿业、制造业、商业等的发展矿产丰富地区出现新兴工业城市煤城:伯明翰、匹兹堡、大同、抚顺铁都:鞍山、攀枝花石油城:阿伯丁、大庆结合某区域地形图,完成(1)(2)题。(1)仅从自然条件考虑,图中四聚落中受泥石流威胁最大的是()A甲B乙C丙 D丁(2)四聚落中()A甲聚落位于河流交汇处,取水最方便,形成最早B乙聚落地势最高,洪涝灾害少,但发展缓慢C丙聚落在河流凹岸,水深易建码头,发展最快D丁聚落地形平坦,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慢学审题析题(在“_”上填关键点)题

9、号(1)(2)题干解读限制词是“仅从自然条件考虑”。 信息词是“泥石流”,可知应在河谷处四聚落条件比较知识迁移泥石流形成的自然条件河流地貌与聚落、区域发展的关系思考方向图中四聚落与河流的相对位置关系;四聚落处等高线疏密状况四聚落的规模大小和相对河流上下游的地理位置信息获取位于河谷地区,且等高线密集,河流落差,发生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甲聚落位于河流上游,规模较小,不是形成最早的。乙聚落位于河流上游,地势,洪涝灾害少;受地形、交通限制,发展缓慢。丙聚落位于河流中游的干、支流交汇处,发展较上游城市快,但比下游城市慢。丁聚落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位于河流交汇处附近,水陆交通便利,最有利于城市发展,形成最

10、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答案(1)C(2)B题点1自然条件影响聚落的选址和布局1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点。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A东南西北 B东西C东北西南 D南北(2)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地形C交通 D气候解析:(1)D(2)A第(1)题,山脉走向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图中河流由西向东流,故图中主要山脉大致是南北走向。第(2)题,由图可知,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2下面的左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

11、说法正确的是()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相对于河岸a、b和c,河岸d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A BC D(2)古人对该镇街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A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B疏风防寒C通风散热D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使交通便利解析:(1)B(2)C第(1)题,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

12、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盛行东南风,街道呈西北东南走向,可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题点2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城镇的变迁3如图为我国某区域(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2)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避免被风沙

13、掩埋背风坡 B避免被风沙掩埋迎风坡C避免水灾高地 D避免水灾远离河流解析:(1)A(2)C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较多,图示区域的海拔整体升高,主要原因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堆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市是向高地搬迁的,是为了避免水灾。4新疆哈密盆地内有很多古城堡和古墓群,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该地的古迹为研究地理环境变迁提供了证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形成照片所示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2)说明该区域地理环境变迁及其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中天山及荒漠提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理环境,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照片所示景观是

14、典型的雅丹地貌。第(2)题,图中出土大量木器、陶器、青铜器等文物的古墓群、古城堡现在地处荒漠区,结合该区域现代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段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风化作用、风力侵蚀作用。(2)变迁:河流干涸或变短,土地荒漠化。影响:河流下游聚落减少,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考点(二)自然条件对交通线路的影响 学法:练全悟透快速通关1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据此完成(1)(2)题。(1)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A气候因素B居民点分布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2)现在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经济实力的增强汽车性能的改善科技水平的提高为节省投资A BC D解析:(1)C(2)A第(1)题,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