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2279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蒙古杭锦后旗2018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奥地利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曾经提出“领地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 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来源,一部分来自国王自己的领地,一部分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则无权直接对诸侯领地进行征税。根据这个概念,对古代中国处于“领地国家”时期叙述 正确的是A构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文化心理认同B形成了地方绝对效忠中央的制度C确立了以土地国有为基础的社会公有制D实现了以家天下为核心的集权机制2.“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2、。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B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C反映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3.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是( )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削减节度使的实权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4.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默许人民

3、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5.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6.在西方史学界,有人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

4、。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照这一论断,你认为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西安B天津C上海D广州7.明太祖宝训指出,“我国家赋税制度已有定制,樽节拥堵,自有余饶。减省徭役,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使游惰皆尽力田亩,则为者疾而食者寡,自然家给人足,积蓄富盛。尔户部政当究心,毋为聚敛,以伤国体”。明朝政府推行的这一政策( )A推动了全国统一税制的形成和长期稳定B适应了当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C有利于培植明朝政权的经济基础D推动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的兴旺8.下表是某同学发现的一张某年的历史大事记,甲乙丙丁四位同学根据其记载的事件对这张大事记的年份进

5、行了推断。其中推断最为合理的是( )1月14日,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秋瑾、陈伯平任编辑。6月15日,第二次海牙和平会议召开,通过了禁止从气球上投掷投射物和爆炸物宣言等14个国际公约。7月30日,日本与俄国签订日俄密约,把中国东三省分为南北两部分,分属日俄的势力范围。10月中旬,美国爆发银行危机,危机波及世界许多国家,德、英、法竭力向自己的殖民地转嫁危机。A甲:中国女报创刊说明辛亥革命后妇女社会地位提高,时间在1911年以后B乙:海牙和平会议上通过的这个宣言表明飞机尚未发明,时间在1903年之前C丙:日俄密约内容体现了典型的帝国主义特征,时间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D丁:美国爆发银行危机波及多国

6、及各国向殖民地转嫁危机,时间在19291933年9.人口的流动往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下面表格是部分地区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表(%),下列对变化原因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年份欧洲美国和加拿大非洲1750年19.20.113.11850年22.72.38.11900年24.95.17.4 欧美国家的近代化有利人口的增长 新交通工具促进了人口迁移 欧美新增人口主要来自于非洲移民殖民屠戮和黑奴贸易,使非洲人口大量流失A BC D10.苏格拉底是保守派的代表,当时不存在明确的生活准则使他深为忧虑(他)发起一套辩证科学用这种方法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或者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

7、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因为它会为人生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 )A.人是万物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 B.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 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政治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下列属于启蒙思想家在这些方面的建议的是( ) “开明专制” “因信称义”“三权分立” “社会契约”“阶级斗争”AB CD12.天津开埠后,直隶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农

8、民开始在农闲时结伙赴陕甘蒙等地贩运皮毛,冬去春回。到20世纪初,收购的皮毛除大量转运到天津供出口外,部分生皮在顺德加工成皮袄、皮褥等向国内销售。在皮毛运销和加工业带动下,从事非农业生产的人越来越多。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中国内地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提高 B近代天津是北方重要港口城市C外国资本主义全面冲击中国传统经济D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3.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会议,对工商业政策作出新的规定:“要用比较过去宽大的政策对待民族工商业资本家,在双方有利的条件下,欢迎他们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领土内投资,开设工厂与商店,保护他们生命财产之安全,尽可能的降低租税条件,以发展

9、中国的经济。”中共中央改变工商业政策主要是基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开始调整 B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 D发展苏堆埃共和国经济的需求14.历史课上,讨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甲说: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乙说:总统为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丙说: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丁说:内阁由议会中的多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其中涉及美国政治体制的说法是( )A甲说B乙说C丙说D丁说15.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阶级在普遍激动的时代、在推翻封建社会的时期直接实现自己阶级利益

10、的最初尝试,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失败”下列历史事件,能为这一观点的科学性提供依据的是( )中共领导第一次工人运动的失败“七月流血事件”中国民主革命的“两步走”策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ABCD1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说:“财者,国之宝也、民之命也,宝不可窃,命不可攘。因其自然之利而无一扰之,而财不可胜用矣。”下列与唐甄思想相似的一项是( )A制定经济计划 B国家干预 C建立福利制度 D自由主义17.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

11、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18.“民主化的波浪及其回潮是政治中的一种更普遍现象的表现。在历史上,在不同的国家或不同的政治体制中间不时地或多或少发生类似的事件”,下列符合材料所述现象的是( )A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 B尊孔复古与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与袁世凯专权 D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9.美国新闻记者约翰里德在其采访录震撼世界的十天一书中真实记录了“亲眼所见的一段剧变的历史”。其中有“反对政府”、“反对战争”、“要和平”、“要面包”、“要

12、土地”、“分娩之前的阵痛,正在生育出一个新的世界”等内容。此书反映的是()A巴黎公社 B俄国十月革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苏俄(联)一位国家领导人曾说:“在一个经济遭到空前破坏的国家里,在一个破产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国家里,如果没有资本的帮助,要保持无产阶级政权是不可能的。”下列选项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经济遭到空前破坏”主要是由于经历了卫国战争B“资本的帮助”直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为得到“资本的帮助”,国家实行“加速发展战略”D“资本的帮助”有利于突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21.“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

13、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22.下图是一幅“赫鲁晓夫在窥探西欧共同市场”的漫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讽刺了苏联面对西欧共同市场的矛盾心态 反映了美苏两极格局下欧洲社会的分裂窥探的原因是希望加入欧洲一体化发展模式窥探的结果是纠正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A B C D23.1936年6月至1937年6月法国以布鲁姆为首的人民 阵线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调整劳资关系;改组法兰西银行;成立国家

14、小麦局,控制农产品销售,并规定农场抵押偿付办法;扶植企业发展,举办公共工程;改革税收制度等。这种做法( )A使法国步入“人民资本主义”时代 B与凯恩斯主义相吻合C防止了经济滞胀局面的出现D意味着政府全面管制经济24.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 )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25.“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