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1143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杭锦后旗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一、选择题(24题,每题2分,共48分)1战国时期,法家思想成为各国的统治思想,是因为法家思想包含了()A.“兼爱”、“非攻”的主张 B.“民贵君轻”的认识C.人定胜天的思想 D.君主集权的理念2.汉书儒林传中写道:“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材料表明汉代儒学地位的迅速提高主要得益于( )A儒家学派重视教育B儒家学者对儒学的新发展C汉政府的大力提倡 D研习儒学的士人阶层壮大3.古代某学者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是

2、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此种主张()A奠定了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B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C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D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4.明末清初,出现了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来源于( )A儒家思想 B法家思想 C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 D古代希腊的民主思想5宋朝宫廷画院曾出过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应试的画作多为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或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获得第一名的画卷上画的却是一个船夫悠闲地躺在船尾,独自吹笛。这反映了宋代绘画注重 ( )A.山水景物 B.真实情景 C.情趣意境 D.人物形象6.

3、史家认为:“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A.达到古典文化的顶峰 B.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兴起C.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D.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文化7.“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C“己所不欲,勿施于

4、人” D“人生而平等”8.“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下列言论与此思想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D美德归根结底会给人带来好处,邪恶则总会带来坏处。9.绘画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思想文化的变迁,右侧绘画最早可能作于( )A古典时代 B中世纪前期C文艺复兴时期D启蒙运动时期10.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 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对梁启超的话理解准确的是( )A自然哲学是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 B智者学派树立了人的尊严C文艺复兴打破了中世纪的神

5、学桎梏D宗教改革挑战了教皇的权威11、16世纪的改革家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种观点对当时社会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A.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依据和宗教动力B.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C.有利于人们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D.是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12.“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此话最有可能出自(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莎士比亚 D孟德斯鸠13.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

6、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C批判宗教神学 D促进思想解放14.康德在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一切事物都必须接受批判。”这里的“批判”的准确含义是( )A批驳错误,判断是非B独立思考,理性判断C自我批评,相互批评D批斗异端,打倒反动15.有人认为:现实主义按照“本来如此”的面目再现生活,浪漫主义按照 “应当这样子”表现生活。由此可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共同之处是()A将社会生活理想化 B反映社会现实问题C否定现行社会制度 D情节怪诞离奇虚构16.某历史研究机构在研究中国近代史上某

7、一运动时对该运动做出了如下描述,该运动( )1.是对维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弥补了辛亥革命缺少思想启蒙的最大缺陷3.开启了由“价值重估”到“社会改造”的政治化转向 A是中国最早的思想解放运动 B铲除了封建正统思想C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平衡D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17.美国华裔历史学家徐中约写道:“纵观四百年来中国近代史,其最大特征即是中西文化冲击、适应及和平共处。”以下思想解放运动中不能体现中西文化和平共处的是( )A洋务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18.1911 年春,毛泽东阅读新民丛报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批语:今日之中国,应像英日等同一样,“宪法为人民所制订,君主为人民所推戴”,“而

8、不应像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一样,“法令由君主制订,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这表明,毛泽东当时主张在中国实行 ( )A资产阶级君主立宪 B人民民主专政 C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D社会主义制度19.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发展和成熟的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论人民民主专政C新民主主义论 D论十大关系20.“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曾被攻击为“砍旗”;“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曾被攻击为“贬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个人崇拜及教条主义 B共产国际的干扰C毛泽东思想 D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与破坏21.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近现代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9、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1865年)章太炎“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1903年)毛泽东“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1956年)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1992年)A实行民主政治 B推动中国现代化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22.“(它)是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使人们对微观世界有了革命性的认识;带动技术创新,为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和激光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下列适合这段文字的标题是(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B广义相对论的影响C牛顿力学体系的作用 D

10、量子理论的影响23.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l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促进了信息传播的平等性 B将取代传统的传播媒体C成为思想解放的主要手段 D激发了信息技术的革新24.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

11、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二、材料解析题(二题,共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他们的对策是所谓的“自强”运动。用当时一位改革者的话来说,“中国应获得西方在武器和机械方面的优势,但仍保持中国的儒家道德至尊地位。”这一“自强”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

12、料二士大夫阶级都以为法制是祖宗的法制绝不可变更的。康有为知道非先打破这个思想的难关,变法就无从下手。所以在甲午以前,他写了一篇孔子改制考。他说孔子根本是个改革家,孔子作春秋的目的就是要改革法制康有为这本书的作用无非是抓住孔子做他思想的傀儡,以便镇压反对变法的士大夫。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三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从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孙中山全集材料四说到和平统一,是

13、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 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年11月) 请回答:(1)材料一中“自强运动”及其指导思想各是什么?请简要评价这一指导思想。(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对孔子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6分) (3)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三有何明显进步之处?(4分)据材料四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进步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6分) 26、阅读下列材料材

14、料一 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数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 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如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 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材料二完成英国工业革命核心人物是工匠的儿子瓦特,是铁匠的儿子法拉第,是农夫的儿子焦耳。他们自小就生活在生产实践第一线,他们勤奋好学,并能自觉接受科学对技术的指导。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三位平民出身的发明家都有自己从事科学实验的实验室。他们“自主创新”的精神赢得全社会的普遍尊敬,这也是技术和科学相互交融最光辉的典范。摘编自范良藻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自主创新材料三对于世界来说,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文明同世界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