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5571027 上传时间:2020-09-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中卫市海原县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年级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全成熟 B.贵族爵位等级萌芽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 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2.晚唐时期,朝廷授予众多节度使同平章事的头衔,与宰相并称,号为使相,但并不行使宰相权力。北宋前期,被授予使相头衔的官员类型增加,包括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 )A

2、.宰相权力的扩大 B.藩镇问题依然较严重C.君主专制的强化 D.重武轻文的基本国策3.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罪以后,他的学生已经为他打通所有关节,可以让他从狱中逃走。并且劝说他,判他有罪是不正义的。然而,苏格拉底拒绝了学生们的建议,选择了服从判决,慷慨赴死。这表明苏格拉底A.以死证明判决是错误的 B.以死警醒世人反对当局C.以死证明自己道德高尚 D.极力维护民主法制精神4. 一位罗马政治家说:未经考验的人们,完全没有经验的人们,支持了有害的战争,让那些制造麻烦的人负责公共事务,从城邦中驱逐最能为他们服务的公民。由此可知,这位政治家( )A主张法治而非经验 B批判民主政治的弊端 C赞同少数人的统治

3、D主张扩大公民权5.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A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B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C敌后战场在抗战中起了重大作用 D国共合作即将实现6. 1713 年英国内阁会议通过了一份结束欧洲战争的条约,安妮女王将条约提交枢密院,枢密院院长克蒙德里勋爵告诉女王说,枢密院需要一段时间讨论,并强调了枢密院决策权的独立性。安妮女王为此大发雷霆,克蒙德里也丢了官职。这件事反映了A英王权力仍在强化 B内阁与国王共同进退C国王的权力削弱 D君主

4、立宪制尚不完善7. 华盛顿邮报资深副主编莱利韦茅斯对蔡英文进行了专访。在采访中,韦茅斯两次提到“大陆(mainland)”,蔡英文始终用CHINA一词指代大陆。蔡英文还批评美国政府自1979年后“不公平地”将台湾定义为“政治实体”,宣称“我们是一个国家,一个民主国家”。这说明了蔡英文当局( )A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 B反对美国的对华政策C赞同“一国两制”的方针 D拒绝承认“九二共识”8. 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

5、中央的威胁 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 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 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9. 明朝初年,政府为解决边疆驻军的粮食供应问题,规定盐商若赴边塞纳粮,可由官府酬给盐引(取盐的凭证),商人持盐引到官府控制的盐场支盐,然后贩卖取利。晋商抓住这一机会,获得了一次大发展。这一事例()A揭示了官商结合是商人获利的主要途径 B开创了封建国家官营商业发展新路径C说明了商帮的发展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 D表明明朝初年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0. 苏轼在论养士中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主要说明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世

6、卿世禄制逐渐衰微 B门第族望成为人才选拔重要标准C选官和考试有机结合 D选拔人才由中央下放到地方11. 据统计,苏联制定“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0.97倍、1.4倍、1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1.4倍、1倍、0.54倍。这说明( )A.苏联国民经济平衡发展 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 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12. 1933年10月,罗斯福政府将长期以来法定的每盎司黄金等于20.67美元改为31.26美元。1934年1月又定为每盎司等于35美元,并以国家债券为担保,增发30亿美元通货。这表明罗斯福政

7、府急需( )A. 提高商品价格 B. 缓解债务危机 C. 恢复银行信用 D. 促进工业复兴13. 1958年,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后与西德总理阿登纳举行了第一次会谈。阿登纳强调:“法国和德国必须进入一个经常对话的时代。”此后四年中,阿登纳与戴高乐之间的通信达40余次,会晤15次,总计进行了100多个小时的会谈。这一系列举动( )A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 B完全消除了法德之间的意见分歧C促进了欧洲一体化发展趋势 D提高了法德两国的国际地位14.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引发全球关注的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脱欧”阵营赢得超过半数民众支持,这意味着英国在加入欧盟43年之后将正式与这个大家

8、庭说“再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欧洲区域一体化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欧洲区域一体化与英国具体利益存在冲突C区域集团化始终不利于世界贸易的自由化D区域集团化不利于国际经济政治形势稳定15. 根据教育部规定,1952年下半年高校开始进行教学改革:一是学习苏联高等教育学校的模式设专业。二是组织教师翻译苏联教材。旧学校所用的欧美教材连同欧美教一育体系完全被否定。材料说明这一时期A欧美教育不适应新中国需要 B中国开始建立高等教育体系C苏联教育较适合新中国需要 D中国教育深受意识形态影响16.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人欣喜若狂,“人们纷纷谈论我们这次可是一举而要为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需要效劳了”。然而,“

9、假想市场的美景冲昏了商人的头脑,使他们看不见障碍”。英国人之所以估计过于乐观,是因为A受到过去的殖民“经验”的蒙蔽 B认为中国人乐意接受他们的效劳C忽视了中国人民抵御外侮的决心 D忽视了中国自然经济的排斥力量17. 到1987年,上海金融保险业提供的GDP由1980年的7.02亿元,增长到34.04亿元,占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0.87%上升到了21.34%对此,上海通史认为,上海金融保险业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是制度释放。“制度释放”的具体表现有()经济特区的设立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浦东的开发开放。A B C D18. 民国初期,有学者曾说:“革除一个王朝的天命是

10、可以的,为什么要革除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天命呢?现在的教育革命、纪纲革命、立国思想的革命如同大火焚烧房屋,使人失去了灵魂,让人无所适从。”这表明该学者A反对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 B思想较为保守落后C希望以传统文化稳定秩序 D主张改造儒家思想19. 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塑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 )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 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 D外在的美胜过内在的美德20. 公元前415年初,雅典公民大会就是否出兵远征西西进行表决,在大多数赞成少数反对的情况下通过了出兵决

11、议,结果大败而回,帝国从此由盛而衰,这说明 A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 B希腊民主制在雅典的完美体现 C直接民主易导致群体非理性决策 D决议有利于雅典向海外扩张21. 三民主义是国民党一直标榜的政治符号,从发动反清革命到反抗北洋军阀建立国民政府,再到领导全国抗战,三民主义是联合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和知识分子的重要思想基础。这显示出三民主义 A.成为中国反侵略的指导思想 B.为国民党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 C.是近代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 D.符合了中国革命的阶段性需求22. 1861年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理纲常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的主张。1894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中国遗其体

12、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下列对两人观点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认同向西方学习 B前者没有进步意义,后者进步意义显著 C两者都与洋务运动有关 D后者突破前者局限,探索近代化的新路23.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由此可见,孟子主张 A. 推行仁政以德服人 B. 仁义教化德威并施 C. 加强集权扩充地盘 D. 武力称霸统一天下24. .学术界公认中国山水画所蕴含的独特境界在宋代的山水画中体现的最为纯粹、充分,这

13、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正是中国山水画区别于西方风景画的根本所在。这表明中国传统绘画的一个突出特点是 A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意在笔先,以形写神 C笔意奔放,体势连绵 D真景实现,返璞归真25. (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3

14、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商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批准年份企业名称专利内容1882年上海织布局十年专利1893年重庆聚昌火柴厂在重庆、川东地区专利经营二十五年1900年浙江利用公司在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