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 司棋之死

上传人:gege****666 文档编号:145569008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渠 司棋之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问渠 司棋之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问渠 司棋之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问渠 司棋之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问渠 司棋之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问渠 司棋之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渠 司棋之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司棋之死 雁雁于飞在红楼梦里,司棋算不了什么重要人物,在十二钗又副册里的排名,也是十分靠后。但是,司棋之死,我倒觉得是死得最轰轰烈烈的。司棋是迎春的大丫头,长得“品貌风流”“高大丰壮”,与做小厮的表弟潘又安相爱。在一次园内幽会时,被鸳鸯无意撞见。潘又安害怕鸳鸯会说出此事,吓得连家也不敢回,逃走了。从第七十一回起,渐渐掀起司棋命运的高潮。第七十二回写到司棋因被人撞破私情抑郁成病。第七十三回写司棋的春宫锦囊被傻丫头拾到,为后来搜园留下因由。第七十四回搜园,司棋被搜出与表弟传情之物,事败。第七十七回,司棋被逐。其后,第七十八回,借宝玉之口,提及司棋,曲终人散之意越来越明显。王夫人带人搜查大观园,在司

2、棋房中看到一件写有文字的定情信物,如果换在现代社会,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两情相悦的人互送礼物很正常,但是在封建社会那种连脚都要包裹的年代,这种事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了。其实,司棋的光彩恰在抄检大观园时方得以显露。突然的搜查,她和情人之间的定情之物与书信都被公之于众,先前被鸳鸯撞见吓得发抖的同棋这时反而倒是一脸的无愧和平静。 就冲她这份镇定,自己做的事自己担当的无畏勇气,也足以让人由衷钦佩了。然而,在司棋即要被赶出大观园的关健时刻,她的主子居然视而不见,让自己的丫头被任意辱骂,而司棋在向其求情时,迎春仍然无语,平时热呼呼的主仆之情在这一刻居然是那么地冷漠,结果导致司棋被逐出了紫菱洲。这里,无疑

3、为司棋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其实以迎春的身份地位,她只要稍微向王夫人说一下情, 司棋就完全可以留在府中,大不了答应不再跟表弟来往就是了。然而,当时的结局对司棋来说却是那么地绝望,使得她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于是,在表面道貌岸然,暗里比比皆是污秽的是非之地,司棋被威逼着含泪收拾起包袱,- -步三回头地走出了荣国府。回到清贫的家中,本想得到其母的安慰,但爱钱的母亲却对其大骂,还说什么让你到大户人家当Y头,原指望着赚钱,谁知出了这样的事,既丢家里人的脸,又少了不少的收入。甚至说再不让司棋出门了,如果她表弟来。更要把他脚都打断。因为她妈这时认定自己的外侄儿现在在司棋出了事的情况下,居然都没来看司棋一下

4、,说明他根本就不值得司棋爱。痴情的司棋这时仍然没有后悔,心上人没来看自己,她还帮着说好话。其实,少女的心此时应该说是彻底碎了,毕竟自己被主家逐出来不是什么光鲜的事,可那人却没有第一时间赶来看看, 你说这不令人伤心至极吗?听着母亲狠心的话,面对长辈面带狞笑地咆哮,司棋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封建社会的桎梏对司棋是残酷的,虽然她有心追逐自己的幸福,而且难能可贵地有过表白自己爱恨情仇的作为。但是,在那个历史背景条件下,仅凭-一个弱女子的力量,想要获得恋爱与婚姻的自由,无疑是难以想像的。本来,红楼梦整本书都充斥着悲剧色彩。病死的黛玉、守寡的宝钗、遭中山狼折磨死的迎春、以青灯古佛为伴的惜春、魂归他乡的熙凤、远

5、嫁的探春、遭受流言蜚语而致死的晴雯。可以说人人都有各自悲惨的一-面,可是,司棋的命运与她们相比,显得犹为痛心。因为前者毕竟都有过富贵的时候,其出身不是大小姐就是宫宦人家,而且最后的结局几乎都是因为家族利益或联姻不当引起的,换句话说她们的命运是自身能力不可抗拒的。司棋却不同,司棋本可以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结果呢?她并未逃过悲惨的结局。应该说,她的悲剧其实早已注定。从书中的描写来看,司棋与表弟在花光柳影的园內幽会,她是失身于潘又安的。换句话说,司棋是大观园内,唯一一个敢于 用行动实践自己爱情的女子。试想,-一个敢于在大观园内偷尝禁果的家奴,其性情是何等的反叛和火辣,故而后来敢于拼死抗命,可见乃是性

6、情所至,性格始然。另外,从人性获得解放和爱与被爱得以实现程度来看,司棋与大观园内其她女子相比,她又是值得的。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她的爱是轰轰烈烈的,也就注定了她的死必然也是轰轰烈烈的。果然,在绝望的境遇中,终于发生了她以求用死来解脱的举动。具有刚烈性格特质的女子在悲剧大环境下,使她成为了更悲剧的人物。是的,水面尚有一根稻桔,谁愿了却生命。最络塑造完成司棋性格特征的,是她死前最能体现时代悲剧的一句话:“一个女人配一个男人。我时失脚上了他的当,我就是他的人了,决不肯再失身给别人的。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若是他不改心,我在妈跟前磕

7、了头,只当是我死了,他到哪里,我跟到哪里,就是讨饭吃也是愿意的。”说这话时,她母亲气得了不得,哭着骂着说:“ 你是我的女儿,我偏不给他,你敢怎么着!”这时的司棋,知道最后一丝希望已被斩断,于是毅然决然一头往墙上撞去。就这样,一个有着美好向往、脾气刚烈的丫鬟,当着世上两个唯一的亲人, 含恨而去。之后,潘又安的死又把这一一悲剧掀到了高潮。本是发了点小财回来找司棋的潘又安,见此惨状,抬来两口棺材,“忙着把司棋收拾了,也不啼哭,眼错不见,把带的小刀子往脖子上一抹,也就抹死了”。每读至此,这个双双殉情而死的情节,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无不从內心深处,为封建礼教下的殉难者们感到叹惜。许多评论者都说,司棋是反抗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婚姻、光彩照人的正面形象,我看这个评价一点也不为过。同路问渠,同心筑梦。尊重原创,转发共享。本次上传的材料或不是您需要的。君如需问渠系列阅读材料word文档,或高考各个专题课件及配套word练习题,可加微信lncyms入“问渠群”获取。公益上传,梦飨未来,我们在路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