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5568846 上传时间:2020-09-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中风脑梗塞的针灸穴位治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中风的针灸治疗v 中风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语言不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或仅有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为主症的疾病。v 现代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属中风范畴。v 出血性中风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缺血性中风 脑栓塞、脑血栓形成。(脑梗塞)v 小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包括TIA发作。 病因病机简述 中风的产生原因及机理复杂,多为风、火、痰、瘀、虚所致。且与心、肝、肾三脏失调有关。 肝主风,肾主水,心主火,脾主湿,气血经络易瘀,五脏易虚。 中风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亦称“卒中”。又称“大厥”,“薄厥”,“偏枯”,“风痱”。 作为病因,金匮要略认为“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根据病位深浅和病症轻

2、重表现不同,分为中经络,中脏腑。“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唐宋以前多以外风是论。唐宋以后逐渐认识到急性脑血管病为内风所致,称为“类中风”,以区别外风。多以风、火、痰、虚论。清代王清任中风则以血瘀而论。中脏腑病情急重 ,病位深。 闭证 :卒然昏倒,意识障碍,半身不遂。 阳闭:属阳症。兼见面赤身热,气粗口臭,颜面潮红,躁动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等。用药至宝丹,安宫牛黄丸。 阴闭:属阴症。兼见口噤不开,两手紧握,肢体强痉,静而不言。用药苏合香丸 。 脱证:属阴阳离决。兼见面色苍白,瞳孔散大,四肢厥冷 ,手撒口开,二便失禁,汗出如油,舌

3、苔白滑,脉沉细缓。用药参附汤加生脉饮。 中经络型病情较轻,病位较浅 无神志意识改变,表现为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视物模糊等。 肝阳上亢:兼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烦躁、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风痰阻络:兼头晕目眩,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 。痰热腑实则腹满,便结。痰粘不爽,脉弦滑有力。 气血两虚:肢软无力,手足浮肿,面色萎黄,暗淡无华,心悸气短,腰膝痠软,健忘,口干不欲饮。脉细无力,舌苔白,质淡。 血瘀气滞:半身不遂,言语不利 ,肢体疼痛。脉涩,舌质黯紫,舌苔白。针灸治疗1、 中经络 治则 :醒神开窍 疏通经络 主穴:百会 人中 内关 极泉 尺泽 足三里

4、配穴: 肝阳上亢:太冲 太溪(复溜)百会放血 痰热腑实: 曲池 内庭 丰隆 风痰阻络: 丰隆 合谷 气虚血瘀: 气海 三阴交 口歪: 颊车 地仓 上肢不利 : 肩髃 合谷 下肢不利: 环跳 阳陵泉 尿失禁: 关元 阴陵泉 三阴交2、中脏腑 治则 :醒神开窍 启闭固脱 主穴:百会 人中 内关 配穴: 闭证:十二井穴(放血)合谷 太冲 脱 证:关元(灸)气海 神阙(隔盐灸)中风单症治疗 假性球麻痹:上神经元损伤,三主证:(言语困难、发声困难、进食困难)。情感障碍,强哭强笑,表情淡漠。 咽反射存在,软腭反射消失。 取穴:百会 风池 风府 金津 玉液(放血)完骨 通里 照海 痰证:丰隆 肾虚:复溜单纯

5、偏瘫 取穴:上肢:极泉 肩髃 肩髎 曲池 外关 合谷。 下肢;环跳 髀关 伏兔 阳陵泉 太冲 肢端神经血管营养障碍: 局部火针点刺或放血 上肢:八邪 下肢:八风 患肢肌张力高 取穴: 上肢:尺泽 曲池 腕骨劳宫 下肢:血海 太溪 阳陵泉阴陵泉 足内翻:丘墟照海王乐亭经验 1手足十二针 取穴:曲池 内关 合谷 足三里 阳陵泉 三阴交 适应证:中经络半身不遂 2老十针 取穴:上脘 中脘 下脘 气海天枢 内关 足三里 适应证:脾肺不足半身不遂3手足十二透针 取穴:肩髃臂臑 腋缝胛缝 曲池少海 外关内关 合谷劳宫 阳池大陵 环跳风市 阳关 曲泉 阳陵阴陵 绝骨三阴交 丘墟 申脉 太冲涌泉 适应证:后遗症半身不遂。 后背五脏俞 取穴: 心俞 肝俞 脾俞 肺俞 肾俞 隔俞 适应证:气血亏虚半身不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